第91章 坦荡少年 顺势改命
对于李中阳的突然到访,王效祖没了以前的那种激动,平静询问:“你怎么来了?”
这一次他没有称呼“大哥”,足以说明心存芥蒂。
李中阳并未觉察什么,他将一个精美的匣子递给王效祖,笑着说:“我来送官印啊。”
王效祖接过匣子,当场打开,端详一番,说道:“原来官印是这个样子啊?你要是早一步来就好了。”
“怎么了?”李中阳疑惑问道。
王效祖将官印重新放进匣子里:“刚才林大人拿来一摞公文需要盖章,我说没有官印,他刚走,你就来了,让人家白跑一趟。”
李中阳略带歉意说道:“呃,宫中负责刻印的匠人们刚刚在南行宫安顿下来,耽误了几天,刻好后,我马上就给你送过来了。”
王效祖接着问道:“宫中的事情都处理好了?”
李中阳微微叹了口气:“基本恢复正常运作了,能用得到我的地方也不多了,所以就回来了。”
王效祖问道:“你是打算、、、、、、?”
李中阳说道:“回茶馆,继续当我的老板,另外,还有一件事情,需要你帮忙。”
王效祖不解地问:“需要我帮你做什么?”
李中阳眼神中流露出一种不可捉摸的神情:“召开武林大会,选出武林盟主。”
长久以来,武林一直由四大门派共同掌管,如今他们没落了,已经无力主持大局,朝廷也没有多余的精力管理各门派,当务之急就是选出一个能统领武林的人。
之前在青蔓宫举行的神鞭大赛,因为朝廷的干预半途而废,如今朝廷的公信力受到了各门派的质疑,就算朝廷出面召开武林大会,响应者估计也是寥寥无几。
李中阳与太子商议之后,决定由王效祖出面。
选王效祖的理由很简单,一来,他是江湖新秀,年纪轻轻创建了自己的门派,更是身怀绝技;二来,他忠于朝廷,不用担心他会有异心。
当然,这是李中阳他们单方面给出的合理理由。
但是,王效祖却说:“我的好大哥哎,我万分感激你的好意,但是,我觉得自己能力有限,担不起这个大任。”
李中阳笑笑,说:“自信点,我相信你可以的!”
王效祖眉头紧皱:“你又说这样的话,我发现自从跟你在一起,你就习惯性强迫我干一些事情。”
李中阳拍拍王效祖的肩膀:“那不叫强迫,叫督促,其实你的爆发力很强,只是你不知道如何激发它,我能发现你的过人之处,并帮你激发,难道不是好事吗?”
王效祖顿时无言以对,李中阳说的没错,很多时候,若不是他督促,自己也许就一直散漫无所作为。
但是,他还是将自己心中的不悦说了出来:“其实你应该知道,我并非真的想做大官,你们突然将侯爵的帽子扣在我头上,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总共没读过几本书,又怎么懂为官之道呢?这不纯纯难为人吗?”
李中阳呵呵笑了:“安县,巴掌大的地方,一个林晏清就够了,不用你操太多心,你只管把你的野猪帮管理好便是。”
李中阳自然知道王效祖不适合为官,这个所谓的侯爵之位,说白了就是一件华丽的外衣,作为皇家对王效祖的奖赏,并没有对他有过多要求和厚望。
王效祖的志向一直是成为武林盟主,从未变过。这一次,李中阳希望他出面召开武林大会,他内心其实是非常兴奋的,可是他又担心身上绑定了朝廷封赏的爵位,便不能做武林盟主了。
所以他想卸掉侯爵之位,安安心心争夺武林盟主。
他把自己的担忧讲了出来,李中阳却说道:“这并不冲突,有侯爵职位做加持,你便多了一些号召力,要不然,你一个寂寂无名的小帮主,凭什么能召开武林大会?谁会买你的账?虽说朝廷的公信力不如从前,但是因为你的双重身份,或许那些门派更倾向于买你的账。”
李中阳的一席话,似乎打消了王效祖的疑虑,不管能不能成功,他决定试试看。
在此之前,王效祖决定以自己的力量改变他们王家人的命运,于是他将自己是王仁寿后人的身份公开了,并且将自己从父亲明空那里听来的事情基本告诉了李中阳。
王效祖说:“作为王氏唯一的后人,我不想继续先辈们逃亡的生活,现在我把所有事情据实相告,希望你们皇族也不要再追杀我们,让我们王氏一族从此以后能安安稳稳生活。”
虽然之前李中阳猜测王效祖与《暮春赋》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万万没想到他是王仁寿后人,更没想到他会把这个秘密公开。
这就像是玩游戏,李中阳一直暗地里做各种小动作,目的就是将王效祖作为棋子,通过他找到《暮春赋》,从而解开传国玉玺之谜。
可是如今王效祖选择毫无保留明牌了,这一步棋走得出其不意,令李中阳无法接招。
先前李中阳找“万通帮”调查师父明空的事情,也只获取了部分消息,得知他与王效祖母亲有过婚约,谁能想到他们之间还涉及了《暮春赋》。
按照王效祖的说法,当年明空亲手将真迹交给秦兰月后选着出家。
而后秦兰月死于火灾,《暮春赋》又不知所踪。
现在,王效祖坦言相告,说可以协助皇家找到《暮春赋》真迹,并尽力帮忙寻回传国玉玺,让他们安心坐在皇位上,治理好国家,为老百姓谋福祉。
二人一对比,向来以正人君子自称的李中阳,突然觉得自己是个小人,而王效祖才是真正有气度的君子,李中阳自愧不如。
说话间,家丁来报:“侯爷,门外有人求见,说是姓霍。”
王效祖心里一惊,姓霍的?难道是伏虎山的人?他不想过多泄露伏虎山的秘密,于是便对李中阳说:“大哥,我这边有客人来访,你看、、、、、、?”
其实李中阳也猜到是伏虎山的人,既然王效祖不想他们有过多接触,那只能回避。
于是,李中阳从后门离开侯府,去了茶馆,与师父分别多日,甚是挂念,他对明空的感情,不会因为其是王仁寿后人而有所改变。
王效祖待李中阳离开后,匆忙去门外迎接客人,只见霍千山与霍听雪以及十几个随从站在门外。
“师父!”王效祖一个箭步冲上去,对霍千山行跪拜礼。
霍千山淡淡说道:“快起来吧,如今你是侯爷,对我行如此大礼,不合规矩。”话虽如此说,但霍千山依然笔挺的站着,显然是没有把侯爵一职看的有多重要。
霍千山的表情让王效祖有些胆战,没有经过师父允许,私自脱离伏虎山队伍,还自立门派,这都算得上大逆不道了吧?
王效祖虽然有好几个师父,但是只有霍千山是正经收他为徒的,其他师父并没有举行收徒仪式,是王效祖一厢情愿那样称呼,算是一种尊称罢了,所以,霍千山在王效祖的心里,地位是高高在上,不可撼动的。
王效祖跪在原地没敢动弹,他在等,等师父责备他。
霍听雪见王效祖久久不起身,似乎明白了他的意图,于是上前将他搀扶起来:“阿祖,爹不会怪你的,快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