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不可饶恕》,西部片的颠覆之作
书名:裴三说电影:个人电影阐述集 作者:裴三 本章字数:3110字 发布时间:2025-09-10

p2533126746.jpg

《不可饶恕》(Unforgiven)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美国),1992年

观片指数:★★★★★

伊斯特伍德的这部《不可饶恕》明显有点另类,尤其是拿它去和那些传统的西部片作比较。我相信不少人对这这部电影的初步印象可能并不怎么样,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部电影初看之下的确很容易让人摸不着头脑。在我前面那篇关于徐克的《刀》的文字中其实对这部《不可饶恕》已经有所提及,但当时因为篇幅的原因我并没有详细展开,现在我就详细展开来好好讲讲这部电影。

就如我前面那篇文字中曾粗略提及过的一样,那些专业媒体和影评人对这部《不可饶恕》评价极高,而且这部电影还拿下了当年奥斯卡最重要的双奖(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奖)。虽说奥斯卡的肯定并不一定就是一部电影优劣好坏的标准,但这部《不可饶恕》的拿奖无疑是当之无愧的。

那么这部《不可饶恕》到底好在哪里呢?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来回顾一下那种传统西部片的基本特征。大部分此类电影基本上都有一个通用的故事模板,那就是正义战胜邪恶,好人不是在除暴安良就是在替天行道。这样的电影偶尔看看肯定好看,但如果所有此类电影都是这种套路的话,那看多了自然就难免让人审美疲劳。仔细想想,真实世界怎么可能会有那么多善恶分明的故事,也怎么可能会有那么多的孤胆英雄,这样的电影说到底无非就是在迎合我们个人的英雄主义情结罢了。

有人热衷于墨守成规套用模板制造虚假浪漫的故事让人沉溺于幻想中,也就有人敢于打破常规对其进行颠覆。这也正是伊斯特伍德这部《不可饶恕》的真正价值之所在。这部作品不但是扒去了传统西部片那种虚假浮夸的包装,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更是彻底摧毁了传统西部片所构造的那个内在世界。这是一部真正颠覆性的作品,而且它的这种颠覆性不但体现在了故事情节上,同时它也体现在了人物形象的构造上。

一、就故事情节而言,这部《不可饶恕》可以说是完全颠覆了传统西部片那种模板化的设定。在这部电影中我们能看出来任何除暴安良或者是替天行道的东西吗?显然不能。小镇上一个年轻妓女接客时因为一句口无遮拦的羞辱之词导致脸被其中一个嫖客用刀划花,为了息事宁人,当地的警长让嫖客用五匹马给妓女赔罪。但妓女们不服,于是她们就凑钱找杀手要杀了这两个嫖客。而闻讯赶来的三个杀手显然根本就不是为了什么伸张正义,他们纯粹就是为了赏金。这从那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来找主角和后面主角去找他好友时的那些谈话就能明显看出来。这个故事的起因可以说完全就与任何的正邪善恶无关,它只不过个人间的私怨和金钱的诱使罢了。起因不是为了正义,而后面事件的发展明显更与伸张正义无关。三个杀手杀第一个嫖客时完全就是一次无情的猎杀,而警长抓到其中一个中途退出的杀手(摩根·弗里曼饰)并把他折磨致死也只不过是一种以命抵命的做法罢了。后面主角为了替好友报仇孤身一人回到小镇杀死那么多人更是毫无任何的道理可言。你说这些人真的该死吗?那个酒店的老板,警长的那些手下,甚至也包括警长本人,说实话这些人完全都算不上该死。就如警长死前两人的对话所说的一样,警长的被杀对主角来说完全就不是应不应该的事情。所有的这些事情明显的既不合理也不合法,但这其实才是所谓的西部世界最真实的样子。虚构的西部世界只不过是文字作品或影视作品夸张渲染的产物,这和我们众多武侠片构造的那个江湖其实如出一辙。而真实的西部世界其实根本就是当时受淘金热和西部大开发的影响那些荒蛮之地突然汇集了各种各样的三教九流之辈,这些人为了争食夺利而互相打打杀杀。这样的世界既不问是非也无关对错,一切只不过是缺乏法治监管之下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罢了。这部电影展现给我们的也正是这样的一个世界,这样的世界才真正接近了历史的原貌。

二、就人物形象而言,这部电影不但没有了那种形象高大的孤胆英雄,同时它也完全没有了好人与坏人的区分。你能说主角和另外两个杀手是好人吗?显然不能,他们只不过是三个为钱而来的赏金猎人而已。与传统西部片中主角那种英雄形象相比,这部影片中的主角根本就算不上是个好人,就如影片开头和结尾借用主角已故妻子的母亲的话所说的一样,主角完全就是一个无恶不做有暴力倾向的杀手。而且从警长对主角过往累累罪行的描述来看,这位主角根本就是一个连妇女小孩都不放过的冷酷杀手,这样的人显然称不上是什么英雄。而那个警长算得上是代表对立一方的恶人头目吗?明显也不是。这位警长为了维护小镇治安而禁枪,在处理妓女和嫖客的纠纷时他所提出的方案其实就当时实际情况而言也算得上是公正合理,这样的人显然根本算不上是什么大反派。同时影片中那两个嫖客明显也算不上是什么十恶不赦的坏人,这样的人在当时那种社会环境下完全可以想像并不少见,他们根本就与普通人无异。而且第一个被杀的嫖客明显更像是个无辜的好人,他不但在一开始阻止了同伴的进一步施暴,后来更是主动提出来多加一匹最好的马作为对妓女的补偿,这样的人无论怎么说都没坏到该杀的程度。而至于那些妓女,她们想要讨回公道是没错,但这样的公道却要用两条人命来抵偿,这就明显有点过头了。所有这些人物我们明显就能看出来他们并没有任何的好坏善恶的区别,他们只不过就是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一些真实的人物而已,这样的人物显然与传统西部片中那些类型化的人物有了明显的区别,这也正是这部电影另一个层面上的独到之处。

与此同时,这部电影另外还有两个地方值得一提。首先就是对另外两个杀手的刻画相当的真实,那个好友在猎杀第一个嫖客时很快意识到自己明显已经老到不适合干这个了,于是他就选择了中途退出。而另外那个初出茅庐的小伙甚至是个根本看不清远处东西的近视眼,他在杀了第二个嫖客后最终意识到杀人并非想像中的光彩之事,于是后面他也就没有陪主角回去为同伴报仇。这样的人物设定与传统西部片中那些身手不凡的杀手相比简直是大相径庭,但不得不说这样的设定却反而增强了真实性。另外这部电影中作家这个人物的设置也挺有创意,一定程度上他既是整个事件的目击者也是这部电影的代言人,伊斯特伍德借用他的视角通过两个事件彻底扒去了传统西部片那种充满英雄主义的浮夸包装。第一个是当另一个所谓的著名杀手吹嘘他的光辉事迹时被警长揭穿,而另一个就是他作为目击者旁观了这部电影整起事件的全过程,这无疑是在告诉我们所有那些所谓的英雄事迹其实只不过是添油加醋的吹嘘罢了。

所以这部电影其实并不是看不懂,这是一部完全能看懂的电影,只不过我们一时半会可能理解不了它好在哪里。这一点也不难想像,毕竟我们大多数时候看的都是那种模板化的西部片,看得多了我们自然就会下意识地按照传统西部片那种模板化的故事逻辑去理解这部电影了,这样自然就难免会觉得这部电影哪里都不对。但要是我们能忘掉那些传统的西部片,设身处地的把自己放到类似的环境中去想像一下这种所谓西部世界的真实样子应该会是什么样的。如果你能这样做的话,那这部电影理解起来自然就不难了。而这其实也正是伊斯特伍德的用意之所在,这同时也正是这部电影真正的价值之所在。

任何时代的文艺作品,只会一味的默守成规模仿套用显然不行,任何时代的文艺作品总是需要有人站出来对其进行置疑和颠覆,要不是这样的话那任何的艺术形式就只会变成毫无生命力的一潭死水。这样的例子其实挺多,就比如凯文·科斯特纳的那部《与狼共舞》,又或者是法国著名导演梅尔维尔的那部《影子部队》。传统从来都不应该被用来一味死守,传统真正需要的是有人去打破和颠覆。

另外说到西部片,这里其实还有一部比这部《不可饶恕》要早上四十年的老电影也值得一看,那就是弗雷德·金尼曼1952年的那部《正午》。这部电影其实就当时来说也具有相当的颠覆性,这部电影除了正反双方的人物还有绝对的善恶对立之外,它的整个故事其实也完全是一种对传统西部片的反讽,有兴趣的可以去找来看一下。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