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味旅 > 108
108
书名:味旅 作者:余静雨 本章字数:2631字 发布时间:2025-09-14

书院门扉在身后沉重合拢,将古榕浓荫下的沉静和那霸道辛香隔绝开来。眼前豁然开朗,明晃晃的日光泼洒在火山石路面上,蒸腾起微尘的气息。巷子里的声浪瞬间涌来——自行车铃铛的脆响、阿婆用儋州话讨价还价的高亢尾音、孩童追逐嬉闹的尖叫、远处隐约的海涛…… 鲜活、嘈杂、带着阳光的温度和海风的咸润,像一张巨大的、充满烟火气的网,瞬间将顾笙裹住。鼻腔里残留的那点药香被彻底冲散,胃里被那辛烈搅动的暖意重新沉潜下来,安稳地坠在腹中。


她辨了辨方向,循着最鼎沸的人声和更浓郁复杂的食物气息,朝镇子另一头走去。脚下的火山石被无数脚步磨得光滑如镜,倒映着匆匆人影和两侧低矮石屋斑驳的墙。巷子渐宽,尽头豁然开朗——一片依着缓坡展开的露天市集,人头攒动,喧嚣鼎沸!


这才是中和古镇跳动的心脏。


市集的地面依旧是灰黑色的火山石,却被踩踏得有些泥泞,混杂着菜叶、果皮和水渍。空气里那股复杂的、属于海岛生活的原始气息扑面而来,浓烈得几乎凝成实体:浓重的、带着咸腥的海货气味是底调——成筐堆叠的银色小鱼在阳光下闪烁着刺目的光,散发出新鲜海鱼特有的腥甜;大盆里蠕动着的青色螃蟹吐着泡沫;竹匾上晾晒的深褐色咸鱼干,在日光下渗出油亮的盐霜,散发出霸道持久的咸腥。这浓烈的海腥之上,又叠加着活禽的骚气(笼子里挤着咯咯叫的鸡鸭)、新鲜蔬菜的泥土青涩气(带着露水的绿叶菜、沾着湿泥的根茎)、热带水果熟透后甜腻的芬芳(金黄的芒果、深紫的山竹、火红的荔枝堆成小山),还有各种熟食摊档飘来的、极具诱惑的油烟气、炭火气、蒸腾的米面香…… 各种气味在炽热的阳光和拥挤的人流中翻滚、冲撞、发酵,形成一种极具冲击力的、属于生活的交响曲。


顾笙的脚步不由自主地慢了下来,像一条鱼汇入了奔腾的溪流。她的感官被这汹涌的市井气息彻底激活。目光掠过琳琅满目的摊位:卖渔网的汉子赤着膊,黝黑的皮肤油亮,正用力抖开一张巨大的、散发着浓重海腥和盐渍味的绿色尼龙网;卖竹编的阿婆手指翻飞,细长的竹篾在她枯瘦的手中灵巧地穿梭;卖热带水果的姑娘皮肤是健康的小麦色,热情地吆喝着,拿起一个熟透的芒果,指甲掐开一点皮,浓郁的甜香瞬间爆开;卖酱菜的摊子上,粗陶坛子敞着口,深褐色的酱汁里浸泡着各种瓜菜,散发出浓烈的咸鲜和发酵的酸气……


她在一个卖活虾的摊子前停下。竹筐里,青灰色的大虾挤挤挨挨,透明的长须在水中划动,虾壳在阳光下闪着彩虹般的光泽,散发出极其鲜活的海水腥甜。摊主是个精瘦的老头,见顾笙驻足,咧嘴一笑,露出稀疏的黄牙,随手抓起一只活蹦乱跳的大虾递到她眼前,虾尾剧烈地弹动着,溅起几点冰凉的水珠:“小妹!看!生猛得很!白灼、椒盐,鲜掉眉毛咯!” 那浓重的本地口音和虾尾弹动的活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诱惑。


胃里洛基粽的暖意和糖饼的轻盈感还在,但这鲜活海货的气息,像一根羽毛,轻轻搔刮着味蕾深处那根探索的神经。她笑着摆摆手,目光却被旁边一个不起眼的小摊吸引。


摊子就在虾摊的斜后方,支着一把破旧的大阳伞,伞下是一张蒙着厚厚油垢的木桌。桌上摆着几个敞口的玻璃罐子,里面是深褐色、切得薄如蝉翼的物事,浸润在同样深褐、泛着油光的酱汁里。那股霸道咸鲜的酱菜气息,正是从这里最强烈地散发出来。但吸引顾笙的,是摊主——一个穿着洗得发白、同样靛蓝色粗布短褂的老汉,正低头专注地切着什么。


老汉的侧影,那靛蓝色的粗布短褂,还有那微偻的姿势…… 顾笙心头猛地一跳!书院古榕树下那个捣药的背影瞬间闪过脑海!她下意识地屏住呼吸,仔细看去。


老汉低着头,露出的脖颈皮肤同样是酱紫色的,布满深壑般的皱纹,被海风和盐分侵蚀得粗糙。他手里握着一把细长的、刀身黝黑发亮的薄刀,正按着一块深褐色、质地紧密的块状物,手腕极其稳定地、一下一下地推切着。刀锋过处,那深褐色的块状物被切成几乎透明的薄片,带着一种奇异的韧性和弹性,一片片整齐地码放在他手边的芭蕉叶上。


他切得极其专注,仿佛周遭的喧嚣与他无关。额头的汗珠顺着深刻的皱纹沟壑流下,他也只是用沾着酱汁的手背随意一抹,在酱紫色的脸颊上留下一道深色的油渍。那专注的姿态,那靛蓝色的短褂,那酱紫色的皮肤…… 与书院里那个捣药的身影惊人地相似!只有他面前的不是陶罐和木槌,而是酱菜和薄刀;散发出的不是霸道辛烈的药香,而是浓烈咸鲜的酱菜气息。


顾笙不由自主地走近几步。那深褐色、被切得薄如蝉翼的物事,在芭蕉叶上码放得整整齐齐,呈现出一种半透明的质感,边缘微微卷曲。浓烈到化不开的咸鲜酱香,混合着发酵的微酸和某种难以言喻的、类似海藻的底味,霸道地钻入鼻腔。这气息不再像药香那样具有攻击性,却同样带着一种原始的力量感,一种属于时间沉淀和手工劳作的厚重。


老汉似乎察觉到了近前的目光,切刀的动作微微一顿。他缓缓地抬起头。


一张同样被海风和岁月刻满深壑的脸,酱紫色的皮肤,深陷的眼窝。浑浊的眼珠看向顾笙,眼神里没有书院里那种近乎偏执的专注,只有一种长年劳作留下的疲惫和……一丝被打扰后的茫然?那茫然只是一闪而过,迅速被一种市井摊贩特有的、带着点木讷的客气取代。他咧了咧嘴,露出同样稀疏发黄的牙齿,用浓重的儋州腔问:“小妹,买点咸瓜皮?下粥,香得很!”


声音沙哑,带着长期被海风和烟火熏燎的痕迹。


顾笙的目光在他脸上和他手下那薄如蝉翼的深褐色“咸瓜皮”之间来回扫视。那靛蓝色的粗布短褂,那酱紫色的皮肤,那深刻的皱纹…… 是巧合?还是……?


“阿公,”她指着那薄片,“这是什么瓜的皮?切得这么薄。”


“土种的老黄瓜,”老汉拿起一片,对着阳光展示它的半透明,“老了,皮厚筋韧,酱透了,才有这个味道,这个嚼头。”他说话时,额头的皱纹随着表情微微牵动,露出底下更深的酱紫色皮肤。


那股浓烈的咸鲜酱香,带着发酵的微酸和隐约的海藻底味,持续不断地冲击着感官。胃里那点沉静的暖意似乎被这浓烈的气息勾动,发出细微的鸣响。眼前的景象——酱紫色的脸庞,靛蓝的短褂,薄如蝉翼的深褐色咸瓜皮,浓烈到化不开的酱香——与书院古榕树下那个捣药的沉默背影,在顾笙的脑海中形成一种奇异的叠影。辛烈的药香与浓咸的酱气,沉静的古意与喧腾的市井,仿佛被这相同的靛蓝色和酱紫色串联起来,构成这片海隅古镇最真实、也最令人迷惑的肌理。


她看着老汉那双沾着酱汁、骨节粗大的手,又拿起一片咸瓜皮,轻轻放入口中。牙齿咬下,一股极其浓烈、极其纯粹的咸鲜瞬间在口腔炸开!带着发酵的微酸和难以言喻的韧劲,在齿间拉扯、咀嚼,释放出更复杂的、属于时间与盐分的深沉滋味。


额角在炽热的市集阳光下微微发烫。她咽下口中那浓烈的咸鲜,对着老汉点了点头:“阿公,称一点。”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味旅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