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训练日常】
十一月的校园尚未完全苏醒,天色是冷调的蟹壳青,路灯在雾里晕出一圈奶白色的光。田径场看台下,沈予把秒表归零,抬腕看了眼时间——6:15。
远处铁门“吱呀”一声,姜寻裹着藏蓝色运动外套钻进来,拉链拉到下巴,鼻尖被冷风刮得微红。
“到!”她喘着白气,声音像被冰过滤过,清脆却带着颤。
沈予点点头,把一瓶淡盐水递过去:“先热身,两圈慢跑,再跑4×400,配速控制在1分40。”
姜寻接过水,指腹不小心碰到他冰凉的指节,心跳莫名快半拍——这是“一对一帮扶”延续的“加练契约”,没有老师盯,也没有同学围观,只有雾,只有风,只有他手里的秒表。
慢跑第一圈,姜寻刻意落后半步,想保持“安全距离”。可沈予的脚步像有磁力,每当地面水洼映出两人的影子,她就会不知不觉贴上去——肩线对齐,摆臂同频,呼吸节奏也被悄悄带动。
第二圈过半,沈予突然加速,鞋底踏过跑道接缝,发出轻而均匀的“哒哒”声。姜寻被迫提速,却惊奇地发现自己的呼吸并未紊乱——像是有人提前为她调好了节拍器。
“注意摆臂幅度,肘关节别外扩。”沈予侧头,声音不高,却刚好被风送进她耳里。
姜寻默默照做,余光里,他白皙的腕骨上下晃动,秒表在指间反射出冷光——每一次“滴”响,都像给心跳加盖一个时间戳。
4×400结束,两人并排走在草坪上放松。雾气被阳光撕开,天空呈现出柔软的蛋壳青。
沈予把秒表递给她看:“最后一圈,配速1分38,比上周快3秒。”
姜寻喘得说不出话,却忍不住弯起眼睛——原来每一秒的进步,他都替她记着。
“为什么……陪我加练?”她问得小心翼翼。
沈予低头拧水壶,声音散在风里:“想让你跑接力时,有人接棒也不慌。”
一句轻描淡写,却像石子落进湖心,涟漪层层荡开。姜寻把脸埋进毛巾,挡住突然发烫的耳根。
周三清晨,天气预报有雨。操场看台下,沈予却照常出现,手里多了一把深灰折叠伞。
“如果下雨,还跑吗?”姜寻问。
“跑。”他答得干脆,“雨战更能练节奏。”
果然,第三组400米跑到一半,雨点砸了下来,伞还放在看台,两人瞬间湿透。
雨水把刘海黏在她睫毛上,视线模糊。沈予却在这时放慢速度,与她并肩:“别闭眼,看前方白线。”
她照做,脚步竟奇迹般地稳在湿滑的跑道上。
最后一百米,他伸手,轻轻托了一下她后背,掌心温度透过湿衣烙在皮肤上,像一枚无形的加速器。
冲线那秒,雨声、心跳、呼吸,全都混在一起——她只听见他低声说了一句:“节奏很好,保持。”
训练进入第四周。天越来越冷,清晨的跑道蒙着一层薄霜。
结束4×400后,两人并肩压腿。太阳从东边升起,橙光洒在草坪,像给霜镀了一层糖霜。
沈予忽然开口:“下个月接力赛,如果我接棒失误,别慌,把棒直接往我掌心塞,不用抬头找。”
姜寻点头,却忍不住问:“那……如果我失误?”
“我会减速,等你。”
四个字——减速,等你——像四颗小石子,一颗颗投进她心湖,溅起温暖的浪花。
她垂下眼,看自己的影子与他的影子在跑道上并排拉伸,肩线几乎重叠,像两条平行线终于找到交汇的节拍。
周五晚,训练结束。沈予把秒表递给她:“最后一组,自己按。”
姜寻按下归零键,却发现表盘背面贴着一张极小的绿色便签:
「节奏同步完成,下一目标——心跳同步?——S.Y.」
她愣在原地,血液轰地涌上耳尖。
沈予却像往常一样收拾背包,冲她挥手:“明早六点,别迟到。”
背影渐渐远去,晨雾重新聚拢,像给答案蒙上一层纱。
姜寻攥着秒表,指间残留着便签的薄荷香——
心跳同步?是要她先调准,还是他先靠近?
而秒表“滴”地轻响一声,像是某个未被按下的倒计时,已经开始走动。
雾色深处,她只听见自己心跳鼓噪——一下,又一下,与远处尚未响起的晨钟,奇妙地重叠在同一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