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隶首作数
书名:中国神话故事传说 作者:邪神风雨 本章字数:2126字 发布时间:2025-09-12

黄帝统一华夏,划野分州,设官立制。然有一事困扰:部落贡赋无准,仓库出入混乱;军士计数不清,赏罚常有怨言;甚至日月星辰运行,四时节气推移,皆无精准测算。

黄帝忧之,问于风后:“天下事物,何以量之?”
风后曰:“事物之量,在乎数也。然数之玄奥,非臣能解。”

黄帝乃命天下:有能明数理、定规矩者,封为上大夫。

时有隶首者,原为仓吏,因仓库混乱被黜,隐居具茨山中。其人貌不扬,目常眯,然指掌灵巧,心算如神。

闻黄帝求贤,隶首不应,自语曰:“数者,天地至理,非爵禄可酬。若真心求道,当亲来问。”

黄帝果亲往。见隶首于沙地画格,内置石子,移动不休。
问:“此何物?”
隶首答:“此算盘之祖也。横格为位,竖格为阶。石子左移则数增,右移则数减。”
黄帝观之,果明简易:“妙哉!然只能计小物,安能算天地?”

隶首又引黄帝观天:“陛下请看:日升月落,是一日;月圆月缺,是一月;寒来暑往,是一年。此天数也。”
指地:“山有高低,水有深浅,地有广狭。此地数也。”
指人:“人有男女,寿有长短,力有大小。此人数也。”

黄帝悟:“然三数如何相通?”
隶首取绳,打结记日:“此结绳记事,然易误。”又画痕于木:“此刻木记事,然有限。”
最后取竹,制筹棍:“此算筹,可计万千。”演示加减乘除,黄帝称奇。

然夜观天象,北斗旋转,黄帝问:“星辰之数,可能计乎?”
隶首蹙眉:“臣正困于此。观星三十载,知星辰运行有度,然无合适数器测算。”

是夜,隶首梦玄女降临:“吾授汝三法:一曰十进制,满十进一;二曰方圆术,周三径一;三曰九九歌,算术之基。”
醒后,果记三法,遂制十进制,画圆方,编九九口诀。

然计大数时,仍常出错。隶首苦思三昼夜,忽见蚁群搬家:大蚁扛大粒,小蚁扛小粒,井然有序。
悟曰:“数当有位,位各有值!”遂创位数法:个十百千万,位位分明。

黄帝复来,隶首演示新法:计星辰、量土地、算仓储,无不精准。
黄帝大喜:“卿真神人也!请为天下制数。”

隶首却道:“数者,公器也,非为一人一国。需防后人以数欺人。”遂定规矩:
“数必求实,不可虚假;
数必公开,不可私藏;
数必为民,不可害人。”

黄帝从之,命隶首教数于天下。然学者多困于九九歌,谓太难。
隶首叹:“非数难,乃心不专也。”改教以游戏:孩童投石,计数以竞;妇人织布,计缕以较;兵士操练,计步以齐。数道遂广。

然有诸侯嫉之,谗于黄帝:“隶首以数惑众,恐生异心。”
黄帝笑:“数若可惑众,则雨雪亦可惑众矣。”

隶首闻之,感黄帝信任,更精研数理。观龟背纹路,悟纵横图;察鸟爪痕迹,创分数法;观鱼鳞重叠,得乘方术。

晚年,隶首病重。黄帝问:“数道可传乎?”
对曰:“数在天地,无处不在。然臣忧后世:或有以数盘剥百姓者,或有以数欺瞒世人者,或有以数造杀伐之器者。”
黄帝曰:“朕当禁之。”
隶首摇首:“禁之不及。唯望后世用数者,常怀三心:公正心、仁爱心、敬畏心。如此,数方为祥瑞,而非灾祸。”

言毕,取最新著作《算经》献黄帝:“此臣毕生所得,托付陛下。”溘然长逝。

黄帝厚葬隶首,颁《算经》于天下。然诸侯多阳奉阴违,仍用旧法。

至大禹治水,遇难题:洪水滔天,如何测量?忽梦隶首授以“勾股术”:勾三股四弦五。依此测山量水,终成治水之功。

禹感其德,令人铸“规矩方圆图”于鼎,纪念隶首。

商周时,数道渐衰,唯巫祝用之占卜。周文王囚羑里,演周易,重发现隶首“九九八十一”之数理,叹:“此天地之道也!”

孔子编六经,特重数教:“君子六艺,数居其一。”然弟子多不解:“数乃小道,何足重哉?”
孔子曰:“非也。数中有义:如三三得九,九九八十一,乃阳极之数,示物极必反;如天圆地方,乃规矩之道,示做人准则。”

后秦始皇统一,隶首算法尽焚。幸有民间口耳相传,保留火种。

汉初,张苍整理遗篇,复现《算经》。至《九章算术》出,隶首之道大明。

然真危机在三国:诸葛亮造木牛流马,需精密测算;曹操筑铜雀台,需精算工料。数成争战之器,隶首之忧初现。

唐设算学馆,以数取士。然学者多追逐名利,忘隶首“数为民用”之训。

宋元之际,秦九韶、李治等大家辈出,数理精进。然有奸商以数盘剥,贪官以数欺民。

明末,西学东渐。徐光启见西方几何,惊曰:“此与隶首方圆术相通!”遂译《几何原本》,欲融通中西。

然最深考验在近代:列强以坚船利炮来犯,皆赖数术。国人方知“师夷长技以制夷”,重拾算学。

至今,数字时代,算法无处不在。或有巨头垄断数据,或有算法歧视众生,或有AI超越人智——隶首之忧,竟成现实。

传说每至数理危机时,必有异象:具茨山中有白光冲霄,隶首算盘自鸣;或见古籍无风自动,翻至“数必求实”之页。

而有缘人或得奇梦:一眯目老人演示算法,最后总问:“尔用此数,为何?”

故老相传:隶首未死,乃化入数中。圆周率π无尽之数里,有他的身影;二进制0与1间,有他的呼吸;甚至量子计算机的量子比特中,也有他的低语——始终追问着那个古老的问题:

数为何用?
数为谁用?
数如何用?

此三问,便是隶首作数留给世间最宝贵的遗产,比一切算法、公式、定理都更加深远。

正如那首传唱千年的《数谣》:
隶首作数,非为计数。
为量天地,为正人心。
数失其正,虽精无益;
数得其义,虽简通天。

而今学子学数,若能于公式定理外,感受这份古道热肠,则数非冷冰之符,乃温暖之光矣。

这便是隶首作数的真谛:数者,非技也,乃道也;非器也,乃心也。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中国神话故事传说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