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天仙配
书名:中国神话故事传说 作者:邪神风雨 本章字数:2124字 发布时间:2025-09-14

天庭有七仙女,乃玉帝幼女,名紫衣,最是聪慧灵秀,然厌倦天宫清冷,常望人间烟火。

时值蟠桃盛会,群仙赴宴。紫衣借机私逃南天门,拨云窥视人间。但见董家村樵夫董永,卖身葬父,孝感动天。

紫衣心动,暗思:“天宫万年,不如人间真情一日。”遂私降凡间,化落难村女,拦董永之路。

董永方葬父,身无分文,唯余柴刀一柄。见女子衣单身寒,问:“姑娘何故独行?”
紫衣泣曰:“奴家投亲不遇,流落至此。”
董永叹:“吾亦贫寒,然岂可见危不助?”遂将仅有的干粮分之。

紫衣感其诚,更生爱慕。见董永往傅员外家为奴,遂生一计。

傅员外乃当地富豪,刻薄寡恩。见董永至,立卖身契:佣工三年,偿葬父债。
董永画押毕,忽闻女子声:“且慢!吾与董郎已订姻缘,当同佣同偿。”
员外见紫衣容貌绝世,暗生歹念:“可。然需织锦百匹,三日为期。成则婚约可认,败则女归吾有。”

董永急阻:“此不可能!吾宁独佣十年,不累姑娘。”
紫衣笑曰:“董郎勿忧。”竟应允。

是夜,柴房之中,董永愁眉不展。紫衣暗发信号,六仙女姊姊感应的,私降凡间。
大姊惊曰:“七妹疯矣!若父王知,必遭天谴!”
紫衣泣求:“董郎孝义,妹情已定。求姊相助!”
众姊终被真情感动,共施仙法:取云为丝,采霞为色,一夜织就百匹云锦,霞光灿烂。

员外见锦大惊,知非凡品,只得认约。然贪念又起:“需再织百匹,方准完婚。”
紫衣怒曰:“尔不守信!”忽召天雷,劈碎员外冠帽。员外惧,始允婚。

董永与紫衣成亲,虽茅屋柴门,然相敬如宾。日间董永砍柴,紫衣纺织,夜则共读诗书。紫衣授董永天文地理,董永教紫衣人间百态。

然好景不长。百日後,玉帝终知七女私逃,震怒,遣天兵擒拿。

雷雨之夜,天将破门而入:“七公主速返天庭!”
董永惊护妻前:“尔等何人?”
天将曰:“此乃玉帝七女,岂配凡夫?”
董永如雷轰顶,然紧握妻手:“无论仙凡,既为夫妻,生死与共。”

紫衣泣告身世。董永曰:“吾早疑娘子非凡,然相爱岂因仙凡?若娘子愿留,吾虽死相护;若须归去,吾宁削仙骨相随!”

天将动容,然天命难违。忽王母驾临,冷面如霜:“紫衣私配凡夫,触犯天条。即刻押返,董永永世不得相见!”

紫衣忽摘簪划地:“母后!天条若禁真情,要之何用?女儿愿剔仙骨,永为凡人!”
王母更怒:“冥顽不灵!”强摄紫衣升天。

董永追奔哭号,跌撞流血。紫衣于云中抛下金钗,化银河一道,隔断天人。

自此董永守候银河畔,日夜呼唤。王母终不忍,许每年七月七,鹊桥一会。

然紫衣被禁瑶池,终日泪垂。王母罚其织云锦,锦皆泪痕。

六仙女姊姊求情:“七妹真情,何罪之有?”
玉帝叹:“非朕无情。仙凡相配,阴阳失衡。昔有例在先,皆酿灾祸。”

原来上古曾有仙凡相恋,致天地失序:冬雷夏雪,江河逆流。故立天条禁之。

大姊忽曰:“然董永孝感动天,七妹情真意切。若强拆,岂非违天道本心?”
玉帝默然。

王母曰:“或有两全法:使董永修行成仙,可乎?”
玉帝摇首:“成仙需机缘,岂可强予?”

忽太白金星献计:“臣观董永,本有仙根。若经考验,或可飞升。”
遂命设三难试董永。

第一难,金银诱。化美妇携巨富,诱其弃妻。董永拒曰:“糟糠之妻不下堂。”
第二难,权势惑。许以高官厚禄,只需否认婚约。董永斥曰:“富贵岂换真情?”
第三难,生死试。幻紫衣病危,需董永心血为引。董永即剖胸取心,毫无犹豫。

三关过,玉帝动容:“真情可嘉,然仙凡仍有别。”忽闻下界悲声动天:百姓感董永之诚,万户祈愿。

原来董永平日助人为乐,乡人皆受其惠。今闻其事,自发设坛祈福,香火氤氲,直达天庭。

玉帝叹:“民心即天心。今民意如此,朕岂可逆?”
遂改天条:许仙凡相配,然需经三世考验,真情不渝者,可成正果。

敕封董永为“情仙”,与紫衣共守鹊桥,主管人间姻缘。

然董永拜辞:“臣愿永为凡人,与妻耕织人间。仙凡之恋,当由世人自择,非吾等特权。”

玉帝感其公,遂允:董永夫妇居人间,寿终后可自主仙凡。更赐宝镜一面,可照人心真假,助世间真情者终成眷属。

自此,董永与紫衣重返人间。傅员外已改过自新,赠田宅。夫妇拒受,自建茅屋,开荒种田。

紫衣以仙术助农:辨天时,治虫害,育良种。然约法三章:不炫神通,不违自然,不助懒惰。

董永则办学堂,教孩童识字明理。尤重教授:情义非独儿女私情,更含孝亲、友邻、爱国之大义。

每年七夕,夫妇登台观星,为有情人祈愿。慕名而来者众,夫妇皆劝:“真情在日常,非独七夕。相濡以沫,胜鹊桥相会。”

后董永寿终,紫衣竟一夜白发,弃仙身同逝。百姓合葬之,墓生连理树。

玉帝闻之,叹:“今方知真情可超仙凡。”遂令重修天条:仙凡非禁,唯心是问。

今人间有夫妻树,并生共死,传为董永夫妇所化。而“天仙配”故事,亦成佳话,提醒世人:真情无界,贵在坚守;仙凡非遥,只在心诚。

然最深奥义,在紫衣临终所言:“妾为仙时,不知情重;为人后,乃知真情需经柴米油盐,非仅风花雪月。天仙相配,非仙配凡,乃心贴心也。”

故后世姻缘,非求天仙之美,但求同心之实;非羡鹊桥之会,但重日常之恩。

此乃天仙配真谛:真情不在身份地位,而在心灵相通;不在天长地久,而在朝夕与共。

正如那首民谣所唱:
天仙配,非仙凡,
心相印,手相牵。
柴米油盐情愈厚,
胜过瑶池蟠桃宴。

而每当七夕鹊桥会,不仅是牛郎织女相聚,更是对天下有情人的祝福:愿真心者终成眷属,愿相伴者白首不离。

这,便是“天仙配”穿越千年,依然动人的奥秘。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中国神话故事传说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