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孟姜女哭长城
书名:中国神话故事传说 作者:邪神风雨 本章字数:2884字 发布时间:2025-09-16

澧水河畔的姜花年年开得繁盛,白瓣黄蕊像撒在绿绸上的碎月光。孟姜女蹲在河边浣纱时,指尖总不自觉地拂过水面浮着的花瓣 —— 村里老人说,她出生那年,河畔姜花一夜之间开遍十里,连河水都浸着清甜的香气,是河神送的吉兆。可孟姜女总觉得,那香气里藏着一丝说不清的牵绊,像有人在远方轻轻唤她的名字。

这年秋光最浓时,一个书生模样的青年跌跌撞撞跑到河边,身后跟着几个手持棍棒的官差。“姑娘,求你藏我一藏!” 青年声音发颤,青布长衫上沾着泥土,却掩不住眉眼间的文雅。孟姜女见他神色恳切,又瞧官差凶神恶煞的模样,急忙拉着他躲进了河畔的姜花丛。

姜花丛密得像绿色的屏障,官差搜寻时,花瓣簌簌落在两人肩头。青年压低声音道谢:“在下范喜良,因不愿被抓去修长城,才逃到此处。多谢姑娘搭救。” 孟姜女这才看清他腰间系着一块玉佩,玉佩上刻着一朵姜花,纹路竟与自己从小戴的银簪一模一样。

“这玉佩……” 孟姜女指尖碰到玉佩的瞬间,忽然想起三岁时做的梦:梦里有个穿青衫的少年,把一块姜花玉佩塞到她手里,说 “等你长大,我就来寻你”。

范喜良也愣住了:“姑娘的簪子……”

“是我娘临终前给我的,说戴着能寻到命中人。” 孟姜女脸颊发烫,把银簪从发髻上取下,与玉佩并在一起 —— 两朵姜花恰好拼成完整的一朵,边缘的纹路严丝合缝,像天生就该成对。

那天之后,范喜良暂住在孟姜女家。他帮着修补漏雨的屋顶,教村里的孩子识字,孟姜女则每日浣纱织布,傍晚时总会多做一碗热粥。澧水的月光下,两人常坐在姜花丛边说话,范喜良讲天下大势,孟姜女唱河畔的民谣,玉佩与银簪偶尔相碰,发出清脆的声响,像在应和着他们的心意。

秋末的一个清晨,鸡叫头遍时,村外突然传来马蹄声。孟姜女被惊醒时,看到几个官差踹开了家门,为首的监工满脸横肉,手里的鞭子甩得噼啪响:“范喜良,朝廷征兵修长城,你还想躲到何时?”

范喜良将孟姜女护在身后,攥紧她的手:“我跟你们走,但求你们别伤她。” 他解下腰间的玉佩,塞到孟姜女掌心,“等我修完长城,一定回来找你。这玉佩你戴着,就像我在你身边。”

官差推搡着范喜良往外走,孟姜女追出门时,只看到他回头望来的眼神,像澧水的秋波,满是不舍。她攥着玉佩跪在地上,看着队伍消失在山路尽头,泪水滴在玉佩上,竟晕开一层淡淡的青光 —— 那光顺着指尖漫到心口,像有个声音在说:“去寻他,去寻他。”

冬雪飘零时,孟姜女把织好的棉衣叠进包袱,又装了些干粮和草药。村长劝她:“长城远在千里之外,路上艰险,你一个女子怎么去?” 孟姜女摸着胸口的玉佩,眼神坚定:“他说会回来找我,我便要去等他。就算走到天边,我也要见他一面。”

出发那天,河畔的姜花早已谢尽,只剩光秃秃的枝干。孟姜女走了没几日,脚上就磨出了血泡,寒风像刀子似的刮在脸上。夜里宿在破庙里,她把玉佩放在枕边,总能梦到范喜良在长城下挥着锄头,额头上的汗像珠子一样往下掉。

行至一条湍急的河边,渡船的老艄公见她孤身一人,叹着气说:“姑娘,往前就是太行山,山中有精怪,好多去寻夫的妇人都没走过去。” 孟姜女从包袱里取出一块织锦,那是她织了三个月的姜花纹样,“老伯,这织锦给您,求您渡我过去。我夫君在长城等我,我不能半途而废。”

老艄公接过织锦,忽然眼睛一亮:“这姜花纹…… 你是澧水河畔的孟家姑娘?” 他指着河水中央,“去年我渡一个书生,他也戴着块姜花玉佩,说要去澧水寻一个姑娘。” 孟姜女心口一紧,原来范喜良早就在寻她,两人的缘分早有天定。

船到河心时,水里突然冒起一团黑雾,化作一个青面獠牙的怪物,掀起巨浪要打翻渡船。老艄公急忙喊道:“是山魈!它专吃寻夫的妇人!” 孟姜女想起范喜良的模样,忽然握紧玉佩,心口的青光再次亮起 —— 她把玉佩举到身前,大喊:“我要去见我夫君,谁也拦不住我!”

青光顺着玉佩扩散开来,水面突然平静下来,山魈发出一声惨叫,化作一缕黑烟消散了。老艄公惊得张大了嘴:“姑娘,你身上有仙气!” 孟姜女这才明白,村里老人说的吉兆是真的,她或许真不是普通女子。

过了太行山,长城的轮廓渐渐出现在远方,像一条灰色的巨龙横卧在山脊上。可走近了才看到,城墙下堆着不少白骨,监工的鞭子抽在民夫身上,惨叫声此起彼伏。孟姜女拉住一个瘸腿的民夫,急切地问:“大哥,你见过范喜良吗?他是个戴姜花玉佩的书生。”

民夫叹了口气,指了指不远处的一段城墙:“上个月有个书生,不肯屈从监工,被活活埋在城墙里了。他死前还攥着块玉佩,说要等他的姑娘……”

孟姜女只觉得天旋地转,她跌跌撞撞跑到那段城墙前,伸手抚摸着冰冷的砖石,仿佛能摸到范喜良的温度。“喜良,我来了,你出来见我啊!” 她的声音嘶哑,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砸在城墙上,竟渗进了砖石的缝隙里。

监工听到哭声,提着鞭子走过来,对着孟姜女的背狠狠抽了一鞭:“哪来的疯婆子,敢在这里哭哭啼啼!长城是天子修的,哭塌了要你偿命!”

这一鞭抽得孟姜女浑身发抖,可她看着城墙,忽然想起范喜良的笑容,想起两人在姜花丛边的约定。她站起身,泪水越流越急,心口的青光顺着泪水漫到城墙上 ——“范喜良,你说过会回来找我,你不能骗我!这长城压着你的尸骨,我便哭倒它,带你回家!”

她的哭声越来越大,像澧水涨潮时的浪涛,震得地面微微发抖。城墙上的砖石开始松动,缝隙里渗出红色的水,像民夫们的血。监工吓得脸色惨白,大喊:“快把她拉开!她要哭塌长城了!”

可没人能靠近孟姜女,她身边的青光形成一道屏障,泪水滴在地上,竟长出了一朵朵姜花,顺着城墙蔓延。忽然,“轰隆” 一声巨响,那段埋着范喜良的城墙轰然倒塌,尘土飞扬中,一具尸骨露了出来,手腕上还戴着半块玉佩 —— 正是范喜良的!

孟姜女扑到尸骨旁,把自己的玉佩与那半块拼在一起,两朵姜花再次合为一体。“喜良,我找到你了,我们回家。” 她抱着尸骨,哭声渐渐轻了,心口的青光慢慢褪去,化作点点荧光,落在尸骨上。

就在这时,天空中飘来一朵祥云,一个身穿白衣的仙子现身:“孟姜女,你本是澧水姜花仙子转世,因与范喜良有三世情缘,才落入凡间。如今你以真情哭倒长城,感动天地,天帝特许你们魂魄相守。”

仙子挥了挥衣袖,范喜良的尸骨化作一道青光,与孟姜女的魂魄缠在一起。“你们可化作河畔的姜花,年年盛开,永不分离;也可化作天上的星辰,照亮寻夫之人的路。”

孟姜女看着那道青光,轻声说:“我想化作姜花,长在澧水河畔,看着村里的人平安喜乐,再也没有分离之苦。”

仙子点头微笑,青光落在澧水河畔,瞬间长出一片姜花,比往年更盛,香气飘了十里。从此,每年秋光最浓时,澧水河畔的姜花都会开得格外鲜艳,路过的人总能看到两朵并蒂的姜花,风吹过时,花瓣相碰,像在说着悄悄话。

而长城那段倒塌的地方,再也没能修好。百姓们说,那是孟姜女的眼泪化作了护城河,守护着过往的行人。后来,有人在夜里看到,天上多了两颗靠得极近的星辰,一颗像玉佩,一颗像银簪,人们说,那是孟姜女和范喜良,在天上看着人间,再也没有分离。

每年孟姜女寻夫的日子,村里的妇人都会到澧水河畔,对着姜花许愿,希望自己的夫君平安归来。河面上的姜花花瓣漂向远方,像带着她们的思念,飘向长城,飘向每一个有爱的地方。而那朵并蒂姜花,永远开在最显眼的地方,提醒着人们,真情能跨越山海,能感动天地,能让爱永远流传。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中国神话故事传说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