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之滨的望渔村,世代靠捕鱼为生。每当晨雾漫过滩涂,总能看见渔船如银梭般划过海面,渔网撒下去,收上来的是带着海腥气的欢腾。可自从三年前独角龙出现,这片海就成了吃人的虎口 —— 那恶龙长着水桶粗的身躯,青黑色鳞甲硬如铁石,头顶一支螺旋状的金角,能喷出水柱冲翻渔船,吐出海雾迷晕渔民,每年中秋还要村民献上一对童男童女,否则便掀起海啸淹了渔村。
阿海的父亲就是在三年前的海啸里没的。那天他刚把最后一网鱼拖上船,就见远处海面翻起黑色的浪柱,独角龙的金角刺破云层,父亲为了把落海的少年阿明推回岸边,自己被浪头卷走,再也没回来。从此,阿海每天都坐在父亲留下的旧渔船上,望着大海磨渔叉,渔叉的尖刃被磨得发亮,却始终没敢真正靠近恶龙出没的 “黑漩涡”—— 他知道,凭蛮力,十个他也打不过独角龙。
这年中秋越来越近,渔村的气氛像浸了水的棉花,沉得让人喘不过气。村长站在晒谷场上,花白的胡子抖个不停:“今年…… 该选谁家的孩子?” 村民们低着头,没人说话,只有海风卷着沙粒,打在破旧的渔网架子上,发出 “哗啦” 的哀鸣。阿海突然站起身,渔叉在手里攥得发白:“不用选了,我去。”
母亲一听就哭了,拽着他的胳膊不肯放:“傻孩子!那是去送死啊!你爹已经没了,娘不能再没你!” 阿海扶住母亲颤抖的肩膀,声音却很坚定:“娘,我不是去送死。这三年我天天在海边看,早就摸清了独角龙的习性 —— 它不是无敌的,它有弱点。”
原来这三年,阿海没白费功夫。他发现独角龙每次出现前,海面都会飘来一股淡淡的硫磺味,那是它从深海巢穴里带出的;它喷的水雾虽能迷人眼,却怕渔村后山的海桐树皮 —— 去年他砍柴时,不慎把海桐树皮汁溅到眼睛里,正好遇上独角龙喷雾,反而觉得眼睛清亮了不少;最关键的是,他看见独角龙每月十五的夜里,都会游到村东的月牙湾浅滩,将金角对着月亮,像是在吸收什么 —— 老渔民说,那金角是独角龙的命门,靠月华滋养,没了金角,它就成了没牙的老虎。
村长半信半疑,村里的老木匠却站出来:“阿海这孩子心细,他说的有道理。我这就给你打张结实的网,用百年麻绳混着鲨鱼筋编,再涂上海桐树皮熬的汁,保管能缠住那恶龙!” 草药阿婆也点头:“我把海桐树皮和断肠草磨成粉,装在竹筒里,你撒到它眼睛里,保管它晕头转向!”
中秋前夜,阿海穿上父亲留下的渔服,腰间别着老木匠打的网,怀里揣着阿婆的药粉,还有一把父亲留下的旧渔叉 —— 渔叉的尖刃上,还嵌着一小块青黑色的鳞片,那是当年父亲从独角龙身上打下来的,阿海用磨刀石磨了三年,早把它磨成了能破龙甲的利器。母亲把一个用红绳系着的平安符挂在他脖子上,符里塞着晒干的海桐花叶,泪水滴在阿海的手背上,又被他悄悄擦掉。
中秋那天,天刚擦黑,月牙湾就亮起了两盏防风灯。阿海坐在一块大礁石上,手里攥着网绳,眼睛盯着海面。海风越来越大,带着熟悉的硫磺味,远处的海水开始翻涌,黑色的浪柱一点点靠近,独角龙的金角在月光下闪着刺眼的光,像一把从天而降的金剑。
“小崽子,倒是比往年的孩子胆大。” 独角龙的声音像礁石摩擦,粗哑又刺耳,它的头探出水面,巨大的眼睛盯着阿海,涎水从嘴角滴下来,落在沙滩上,烫出一个个小坑,“今年的祭品不错,够我塞牙缝了。”
阿海故意装作害怕的样子,往后退了两步,脚却悄悄勾住了礁石下的绳套 —— 那是他和村民们提前挖的陷阱,里面埋了削尖的竹桩,只等独角龙靠近。独角龙见他 “怕了”,更得意了,猛地往前一冲,金角对着阿海就刺过来。就在这时,阿海突然往旁边一滚,手里的网 “哗啦” 一声撒出去,正好罩住了独角龙的头,网绳上的海桐树皮汁立刻渗进它的鳞甲里。
“嗷 ——” 独角龙疼得大叫,使劲甩头想挣脱网,可那网越挣扎缠得越紧,金角被网绳勒住,连月华都吸收不了,渐渐失去了光泽。阿海趁机掏出竹筒,对着独角龙的眼睛狠狠一撒,药粉瞬间迷住了它的眼,它看不见东西,疯狂地在浅滩上乱撞,尾巴扫得礁石 “轰隆隆” 响,却没注意到潮水正在退去 —— 阿海算准了时间,中秋夜的潮水退得最快,再过半个时辰,月牙湾的浅滩就会露出海底的暗礁。
“你这恶龙!三年前你杀了我爹,今天我就要为他报仇!” 阿海举起渔叉,趁着独角龙乱撞的功夫,猛地跳上它的背,渔叉尖对准它脖子下方的软甲 —— 那里是他观察到的弱点,鳞甲最薄,还能看见里面跳动的血管。独角龙感觉到背上有人,疯狂地扭动身体,想把阿海甩下来,可阿海紧紧抓住它的鳞甲,把渔叉往深处一刺!
“噗嗤” 一声,鲜血喷了阿海一身,带着浓烈的海腥味。独角龙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惨叫,金角突然 “咔嚓” 断了,掉在沙滩上,瞬间失去了光泽,变成了一块普通的石头。没了金角,独角龙的力气越来越小,潮水退得更厉害了,它的身体卡在浅滩的暗礁之间,动弹不得,只能大口喘着气,眼睛里的凶光渐渐消失。
阿海从它背上跳下来,又补了一叉,这次刺中了它的心脏。独角龙抽搐了几下,再也不动了,庞大的身体渐渐僵硬,鳞甲失去了光泽,变成了暗灰色。远处传来村民们的欢呼声,大家举着火把跑过来,村长握住阿海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好小子!好小子!我们望渔村…… 终于不用再怕恶龙了!”
母亲跑过来,抱住阿海大哭,泪水打湿了他沾满血的衣服:“娘就知道,你一定能回来!” 阿海笑着拍了拍母亲的背,抬头望向月亮 —— 今晚的月亮特别圆,洒在海面上,像铺了一层碎银,再也没有黑色的浪柱,只有渔船在平静的海面上,轻轻摇晃。
后来,村民们把独角龙的尸体拖回村里,用它的鳞甲做了渔船的护甲,用它的筋编了更结实的渔网,连断了的金角,也被老木匠雕成了一座小小的灯塔,立在月牙湾的礁石上,夜里发出淡淡的光,指引着渔船回家的路。阿海没有居功,还是每天跟着村民们出海捕鱼,只是他总会在父亲的旧渔船上,多放一把磨亮的渔叉 —— 他说,这是为了提醒自己,再强大的敌人,也敌不过智慧和勇气。
几年后,望渔村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甚至比以前更兴旺。来往的商船路过这里,都会停下来,听村民们讲阿海智斩独角龙的故事。有人问阿海,当时怕不怕,阿海总是指着海边的海桐树说:“怕啊,怎么不怕?可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 有娘的平安符,有老木匠的网,有阿婆的药粉,还有全村人的希望。只要心里有光,再黑的海,也能闯过去。”
如今的月牙湾,再也看不到恶龙的影子,只有孩子们在沙滩上追逐打闹,捡着五颜六色的贝壳。每当中秋夜,村民们都会聚在晒谷场上,吃着月饼,望着月亮,讲着阿海智斩独角龙的故事,海风里再也没有硫磺味,只有桂花的香气,和渔网晾晒的清新气息。而那座用金角雕成的灯塔,至今还立在礁石上,夜里发出温暖的光,像是在守护着这片海,守护着村里每一个勇敢又智慧的人。
这便是智斩独角龙的传说。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强大,从不是蛮力的对抗,而是冷静的观察、周密的计划,和心中那份不肯放弃的勇气。就像阿海,没有天生的神力,却用三年的时间摸清敌人的弱点,用全村人的力量编织希望,最终战胜了看似无敌的恶龙。而这片海,也永远记得,那个中秋夜,一个少年带着全村的期盼,用智慧和勇气,换回了渔村的安宁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