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内再次陷入一种压抑的沉默,只有窗外持续的海浪声,此刻听起来也像是遥远而模糊的喧嚣,让人心神不宁。
酱香宾(揉了揉有些发僵的脸,试图打破这令人窒息的气氛,但声音明显有些底气不足):“一个比一个吓人……还让不让人活了……我现在看这榻榻米都觉得像是礁石,听啥声音都觉得像是水下集市……”
她叹了口气,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口袋,仿佛想找点零食压惊,但只摸到浴衣柔软的布料。
“吃……吃的东西总该是安全的吧?”她像是在问大家,又像是在安慰自己,“我……我听说过一个事儿,倒是跟吃有关……但一点也不好吃,反而……反而有点恶心又吓人……”
酱香宾的声音越来越小,似乎有点后悔提起这个话题,但看着大家投来的目光,她还是硬着头皮说了下去。
“就叫它……《饱蠹之盒》吧。”
这件事发生在我一个远房表姐的同学的同事身上……反正关系有点远,但据说绝对是真的!我们就叫那个倒霉蛋小张吧。
小张是个普通的上班族,有点宅,爱吃各种零食,尤其喜欢在网上淘一些稀奇古怪的地方特产或者进口小吃。有一次,他在一个非常冷门的、看起来像是个人经营的网店里,买了一种据说是“深山古法秘制”的糕点,叫什么“百味糍”。店家描述得天花乱坠,说什么用料罕见、工艺独特、口感层次极其丰富,能尝到人生百态之类的。
价格不便宜,但包装看起来古色古香,是一个深紫色的木盒,上面雕刻着一些看不懂的、像是虫鱼鸟兽又像是扭曲文字的图案,盒口贴着一张黄色的旧纸符箓(店家说是为了保持风味和祈福)。
小张收到后还挺兴奋,拆开符箓(他后来回忆说,撕掉符箓时好像听到极其轻微的“嗤”一声,像是漏气,又像是叹息),打开盒子。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十二块半透明的、像是凉糕一样的糕点,呈现出一种温润的玉石质感,隐隐能看到内部有些许细微的、颜色不同的絮状物,闻起来有一种奇异的、混合了多种花香和果香的甜味,但底层又透着一丝难以形容的、类似陈旧药材的微苦。
他忍不住拿起一块放进嘴里。
口感非常奇妙!入口即化,真的像是有一百种味道在舌尖依次炸开,酸甜苦辣咸……甚至还有一些他根本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滋味轮番上演,极其过瘾。他不知不觉就吃完了一整块,甚至迫不及待地想拿第二块。
但就在他拿起第二块,刚要送进嘴里的时候,他无意中瞥了一眼那个打开的盒子内部。
刚刚拿走第一块糕点后留下的那个凹槽里,好像……有什么东西?
他凑近了仔细看。
那凹槽底部,似乎附着着一层极其细微的、半透明的、正在微微蠕动的……菌丝?或者说是某种活着的、黏糊的……絮状物?
小张吓了一跳,以为自己眼花了,赶紧揉了揉眼睛再看。
没错!那不是错觉!那些细微的絮状物仿佛有生命一般,正在极其缓慢地蠕动、生长,甚至试图填补被拿走糕点后留下的空隙!它们看起来……就像是糕点内部那些彩色絮状物的活体放大版!
一股恶寒瞬间从小张的脊背窜上头顶!他猛地丢掉手里的糕点,再看那个盒子——天啊!所有糕点下方的凹槽里,似乎都有这种细微的蠕动!整个盒子内部,仿佛就是一个活着的、正在培育着这些“百味糍”的温床!
而那被他撕掉的符箓,根本不是什么祈福的东西,而是一个……封印!
小张恶心得差点把刚才吃下去的吐出来。他惊恐万分地把盒子盖上,想找东西重新封起来,但那张符箓已经撕坏不能用了。他手忙脚乱地找了几圈胶带,胡乱地把盒子缠了好几圈,然后冲下楼,想把它扔进小区远处的垃圾箱。
然而,更可怕的事情发生了。
从那天起,小张就觉得自己不对劲。
他总是感到一种莫名其妙的、深入骨髓的……饥饿感。不是胃部的空虚,而是一种更广泛的、细胞层面的渴求,仿佛身体里有什么东西被唤醒了,在疯狂地索要“营养”。
他暴饮暴食,吃下比平时多几倍的食物,但那种饥饿感丝毫得不到缓解。他的味觉也开始变得怪异,普通的食物吃起来味同嚼蜡,他甚至开始对一些以前绝不会碰的东西产生强烈的食欲——比如 raw meat(生肉)、泥土、甚至……纸张和肥皂。
他的身体肉眼可见地消瘦下去,脸色蜡黄,眼眶深陷,但腹部却有一种不正常的微微隆起,触感僵硬,像是里面塞了一个冰冷的、正在不断吸收他生命力的硬块。
他跑遍了医院,做了所有检查,结果都是“严重营养不良伴异食癖”,原因不明。医生开的药和营养针毫无作用。
直到一周后,他几乎被那无尽的饥饿折磨得精神崩溃,恍惚中又想起了那个被他扔掉的盒子。
一种可怕的直觉驱使他半夜冲下楼,跑到那个垃圾箱旁。
垃圾箱已经被清空了一半。他发疯似的在剩下的垃圾里翻找,终于找到了那个被他用胶带缠得严严实实的紫木盒。
盒子……变得更重了。
他颤抖着撕开胶带,打开盒盖。
里面的景象让他魂飞魄散!
那十二块“百味糍”竟然……完好无损地躺在那里!甚至色泽更加温润饱满,内部的絮状物更加清晰活跃,仿佛吸饱了营养!
而盒子内部,那些蠕动的、半透明的菌丝状物已经密密麻麻地布满了每一个角落,甚至爬上了盒壁,它们如同活物般缓缓脉动着,发出极其细微的、令人头皮发麻的“窸窣”声。一股更浓烈、更诡异的甜香混合着腐苦味扑面而来。
在小张惊恐的注视下,他看到那些菌丝缓缓聚拢,在盒子中央的空处,形成了一个极其模糊的、不断变化的形状——那形状,隐约有点像……一个极度饥饿、张大着嘴巴呐喊的人脸!
小张惨叫一声,丢掉盒子,连滚爬跑地逃回了家。
他最后是怎么得救的,版本很多。有的说是他家人请了厉害的人物,找到了那个网店店主(根本查无此人),追根溯源到某个早已废弃的、供奉着奇怪“食癖之神”的荒村小庙,进行了法事;有的说是他把盒子深埋进了撒满石灰的深坑;还有的说,他被迫按照某种指示,将盒子沉入了极深的、连鱼都没有的冷水潭里……
无论如何,小张最终活了下来,但身体垮了,味觉也永久性受损,对大多数食物失去了兴趣,只能依靠特制的流质营养液维持生命。他对任何包装食品都有了极深的心理阴影。
据说,那种“百味糍”根本就不是食物。那个盒子是一个古老的“饲蛊器”,里面的“糕点”是诱饵,那些活着的菌丝才是本体。它们是一种极其贪婪的、介于真菌和怨念之间的共生体,以“品尝”和“汲取”万物滋味乃至生命精气为生。撕掉封印,吃了诱饵,就相当于和它们建立了“饲主”关系。它们会无限放大宿主的“食欲”,并扭曲它,然后通过宿主疯狂进食的行为,间接地品尝和汲取世间万物的“味道”,而宿主最终会被吸干,成为盒子菌丝的下一个“培养基”和“味道”的一部分。
那盒子,就是一个永远填不饱的、贪婪的……无底洞。
酱香宾讲完了,她自己先打了个寒颤,下意识地捂住了肚子,仿佛也感受到了那种诡异的饥饿感。这个故事将恐惧植根于最基本的需求——“吃”之上,带来了一种扭曲而恶心生理反应。
难敏(已经顾不上害怕缝隙了,带着哭腔):“我……我以后再也不网购零食了!” 蔡音闻(脸色发青):“饥饿……永远填不饱……太可怕了……” 蒋婳(轻声):“以‘滋味’为食……最终吞噬掉品尝者……” 司马栋昔:“将寄生虫/真菌感染的概念与诅咒物品结合,并聚焦于‘食欲’这一原始欲望,恐怖效果非常直接。” 死圭(露出嫌恶的表情):“啧,被这种东西寄生,死得可真难看。” 第五仞革:“一种对现代消费主义和猎奇心理的隐喻性警告。未知来源的‘美味’,代价可能是无法承受的。” 叱干燥(皱紧眉头):“……真他妈恶心。” 田唳:“完了!我的薯片都不香了!” 贾吉夿:“我看着手里的温泉馒头……突然有点下不去嘴……” 贶贝:“我们晚上吃的海鲜……不会也有问题吧?” 曹骰宍(幽幽地):“贪嘴……本就是最易被利用的弱点。” 尸祍(目光扫过房间角落可能存在的零食袋):“……饵,无处不在。”
酱香宾的怪谈成功地将一种反胃和戒惧的情绪植入了每个人心中。接连八个风格迥异却同样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让这间宽敞的和室仿佛变成了一个汇聚了各种恐怖存在的漩涡中心。夜色深沉,距离天亮似乎还有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