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初步探索,发现端倪
楚墨离开“甜梦秘境”后,叶苒对着那杯几乎没动的冰美式和被自己戳得稀烂的星空慕斯,生了足足十分钟的闷气。
“科学怪人!逻辑狂魔!冰山脸!”她小声地碎碎念,把慕斯想象成楚墨那张没什么表情的脸,用力地戳着。
但气归气,理智告诉她,楚墨有句话没说错——他们需要的是线索,而不是吵架。而且,他那句“从我的途径调查”隐隐刺激到了她。怎么,就他有途径?她叶苒在美食江湖混迹这么多年,也不是白混的!
想到这儿,她深吸一口气,把最后一点慕斯塞进嘴里,甜味稍稍安抚了焦躁的情绪。她拿出手机,直接拨通了一个号码。
“喂?琪姐!是我呀,苒苒!”她的声音瞬间切换回阳光模式,“哎对对对,想问你个事儿呗?你见多识广,有没有听说过……嗯……就是两个人,莫名其妙能尝到对方吃的东西的味道?对!就像……味觉连体了一样?不是什么医学现象,就特别玄乎的那种?”
电话那头是“甜梦秘境”的老板,一位四十岁左右、风情万种且极其热衷八卦和神秘学的女士。叶苒是她家的常客,两人关系不错。
琪姐在电话那头的声音立刻高了八度:“哎哟我的小苒苒!你怎么问起这个?难道你……?”语气里充满了发现新大陆的兴奋。
“不是我!是我一个……呃……朋友!”叶苒赶紧否认,脸却有点发烫,“就是好奇,随便问问!”
“哦~朋友啊~”琪姐拖长了语调,显然不信,但也没深究,“你算是问对人啦!我还真听人提起过类似的怪谈!”
叶苒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真的?谁说的?怎么回事?”
“就以前常来我这儿的一位老顾客,是个退休的历史教授,姓秦,我们都叫他秦老爷子。他可喜欢研究那些稀奇古怪的老传说啦。”琪姐压低了声音,仿佛在分享什么惊天秘密,“有一次他在这儿喝茶,看一本破破烂烂的老书,我就跟他闲聊,他说起在一些快失传的乡野杂谈或者古老的民俗记载里,好像提过这种‘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怪事,不过不止是心里通,连五感都可能串一块儿!特别是味觉和痛觉!说是啥……‘灵魂绑错了线’或者‘上辈子欠的债没清’,这辈子就得接着纠缠!”
叶苒听得手心冒汗。“灵魂绑错了线”、“上辈子欠的债”——这些词汇和那个神秘网友“.”说的“契约”、“边界”不谋而合!
“那秦老爷子有没有说在哪能查到这些记载?”叶苒急切地问。
“这他可没细说,就说好像是什么……‘故纸堆里翻出来的玩意儿’?对了,他好像提过一嘴,说城南有家老书店,专卖些没人要的旧书老档案,老板也是个怪人,说不定那儿能淘到点东西。店名好像叫……叫……‘回响书店’?对!好像是这个名儿!”
回响书店!叶苒像抓住了救命稻草,赶紧记下来。
“谢谢琪姐!你帮大忙了!下次我来直播给你家新品带流量!”
挂了电话,叶苒兴奋不已。看!她也有她的“途径”!
她立刻就想把这个消息告诉楚墨,但想到他刚才那副“拒绝迷信”的冷脸,又有点犹豫。万一他又嘲讽她怎么办?
但合作精神最终占了上风。她深吸一口气,给楚墨发了条信息,语气尽量客观冷静:“楚总,我刚问到一点线索。一位老先生提过,类似现象在一些古老民俗记载中有提及,可能指向城南一家叫‘回响书店’的老店。是否有空一同去看看?”
消息发出去后,她紧张地等待着。几分钟后,手机亮了。
楚墨的回复依旧简洁得令人发指:“时间?”
叶苒松了口气,立刻回复:“明天上午十点?书店门口见?”
“可以。”
---
第二天上午九点五十分,叶苒提前到达了位于老城区的“回响书店”。
书店门面狭小破旧,木质招牌被风雨侵蚀得字迹模糊,窗户上蒙着厚厚的灰尘,几乎看不清里面。一股陈旧纸张和淡淡霉味混合的气息从门缝里飘出来。
十点整,一辆低调但价值不菲的黑色轿车精准地停在路边。楚墨下车,他今天换了一身更休闲的深色外套,但依旧掩不住那份与周遭环境格格不入的精英气场。他看了一眼书店的门面,眉头几不可查地蹙了一下,显然对这里的卫生和环境状况持保留态度。
“楚总,早啊!”叶苒打起精神打招呼。
楚墨只是微微颔首,目光扫过她身上活泼的明黄色卫衣和牛仔裤:“你确定是这里?”
“琪姐说的就是这儿!别看它旧,这种地方才可能藏着宝贝呢!”叶苒说着,率先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
门内光线昏暗,空间比想象中略大,但被顶天立地的书架塞得满满当当,书架间只留出仅容一人通过的狭窄通道。空气中漂浮着无数细小的尘埃,在从窗户缝隙透进来的几缕光柱中飞舞。书本堆积如山,许多都泛着陈旧的黄色,书脊上的字迹模糊难辨,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时光凝固的气息。
一个戴着老花镜、头发花白的老人正窝在柜台后打盹,听到门响,也只是抬了抬眼皮,含糊地说了句“随便看”,便又闭上了眼。
叶苒瞬间被这“书的迷宫”吸引了,好奇心大作:“哇!感觉好多故事啊!我们从哪里开始找?”
楚墨则站在门口,打量着这混乱的环境,脸上是毫不掩饰的嫌弃。他小心翼翼地避开脚边一摞摇摇欲坠的旧报纸,从口袋里拿出一条深色手帕, subtly 地掩了掩口鼻。
“分头找。效率更高。”他言简意赅地分配任务,“留意民俗、地方志、奇闻异事、或者……涉及感知、巫术之类的分类。”尽管不信,但他的逻辑思维依旧能快速定位关键词。
“好嘞!”叶苒干劲十足,立刻钻进了一个书架通道。
寻找工作远比想象中困难。书籍分类混乱,很多书根本没有标签,积满了厚厚的灰尘。叶苒全然不顾,兴致勃勃地抽出一本本看起来古旧的书翻看,动作难免有些毛手毛脚。
“阿嚏!”她被扬起的灰尘呛得打了个大大的喷嚏,揉了揉鼻子,又继续翻找,“这本不是……《地方戏曲大全》?这本……《百年天气记录》?哎哟!”
她不小心碰掉了书架顶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差点砸到脑袋。
楚墨在另一侧,则进行得更加艰难。他极力避免与书本和书架直接接触,用手指极其小心地翻开书页,看完后又尽量按照原样放回,眉头始终紧锁着。他的区域进展缓慢。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收获甚微。叶苒的热情渐渐被灰尘和疲惫取代,开始有点泄气:“这么多书,这要找到什么时候啊……”
楚墨虽然没有抱怨,但紧绷的下颌线显示他的耐心也正在耗尽。他开始怀疑这个决定的正确性。或许叶苒口中的“线索”,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就在气氛逐渐变得沉闷时,叶苒在一个角落的最底层书架里,发现了几本用牛皮纸包裹着书皮、没有书名的手抄本。它们被塞在最里面,看起来年代极为久远。
“楚总!你看这个!”她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也顾不得脏,费力地把那几本册子掏了出来,灰尘扑簌簌地落了她一身。
楚墨闻声走过来,看到她灰头土脸的样子和手里那几本破旧不堪的册子,眼神里的怀疑更深了。
叶苒却不管不顾,小心翼翼地揭开其中一本的牛皮纸。里面的书页已经泛黄发脆,字迹是毛笔手写的,有些潦草模糊。她屏住呼吸,一页页仔细翻看。
上面记录的多是一些零散的民间偏方、祭祀习俗和光怪陆离的乡野传说。楚墨站在一旁,看得意兴阑珊,几乎已经认定是浪费时间。
突然,叶苒翻页的手指停住了。
她的目光死死盯着一页的某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
“楚……楚总!你看这个!”她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
楚墨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
那一页的纸张尤其脆弱,字迹也比别处更模糊。标题勉强可辨:“异闻录·感知之契”。
下面的内容断断续续,难以通读,但一些关键词却像尖针一样刺入眼帘:
“……双生之魂,羁绊过深……或源于大执念、大誓约……歃血为盟,共饮同心之物……则味觉先通,痛觉次之……五感纠缠,宛如一体……”
“……非药石可医,非道法易解……盖因缘未了,前债未偿……”
“……欲解其缚,需寻其根……根在往昔,或在彼心……”
文字旁边,还有一个模糊的、类似某种对称符文或契约印章的图案!
虽然记载残缺不全,语焉不详,但“感知之契”、“双生之魂”、“味觉先通”、“痛觉次之”、“源于誓约”、“前债未偿”这些字眼,像一把把钥匙,猛地撞开了他们心中的迷雾!
这一切,竟然真的和古老的传说有关! 而且,似乎真的牵扯到……前世?!
叶苒猛地抬头看向楚墨,眼睛因为震惊和兴奋睁得极大。
楚墨脸上的嫌弃和怀疑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度的震惊和凝重。他再也顾不得灰尘,接过那本册子,手指几乎有些颤抖地抚过那些模糊的字迹,逐字逐句地仔细阅读,仿佛要将它们刻进脑子里。
科学的壁垒在这一刻被这本散发着霉味的古旧手抄本,砸开了一道清晰的裂缝。
狭小、昏暗、布满尘埃的书店里,时间仿佛静止了。只有飞舞的尘埃见证着两人之间汹涌的内心风暴。
他们找到了。 不是答案,却是比答案更重要的东西——方向。
一个指向超自然领域和遥远过去的方向。
楚墨合上册子,再抬头时,眼神已经完全不同。那里面不再是纯粹的排斥,而是充满了复杂的情绪:震惊、困惑,以及一种不得不面对未知的严肃。
“看来,”他缓缓开口,声音有些干涩,“我们需要谈谈了。”
这一次,不再是质疑,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