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操场开讲,谁在听我?
书名:从28分到诗魂附体 作者:字游世界 本章字数:2520字 发布时间:2025-09-14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缝隙,将一室狼藉切割成明暗两半。

    李砚将那段足以掀起波澜的录音,精心地转化为文字,字字如刀,然后小心翼翼地夹入一本《唐诗三百首》的夹页中。

    他深吸一口气,唤出了系统面板,那淡蓝色的光幕上,功德值一栏的数字,赫然定格在“98”。

    只差两点。

    他脑海中忽然闪过李白那句狂傲不羁的诗:“我辈岂是蓬蒿人!”唇角不受控制地勾起一抹锋锐的弧度。

    他低声对着空气,也像对着冥冥中的某个存在说道:“老师,今天,咱们就把诗还给普通人。”

    课间休息的喧嚣中,李砚拿着一张手写的海报,径直走向了班级公告栏。

    他没有用胶水,而是用四枚图钉,将那张纸牢牢钉在了最显眼的位置。

    白纸黑字,笔锋凌厉,每一笔都像是剑锋划过,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

    “今晚七点,操场角落,讲一段李白与高适的兄弟情,送一句你听得懂的盛唐。”

    没有署名,但那手字,足以让任何认识他的人一眼认出。

    几个路过的学生好奇地凑上来看,有人嗤笑一声,有人却被那潇洒的字体和狂放的宣言吸引,低声议论起来。

    消息像投入池塘的石子,涟漪无声却迅速地扩散开来。

    放学铃声响起,赵老师抱着教案路过李砚的座位,脚步未停,却在经过的瞬间,将一张折叠的纸条不着痕迹地塞进了他敞开的书包。

    李砚心头一动,伸手摸去,是一张签好了字的“课外活动备案表”。

    “别闹大,但也别藏了。”赵老师的声音从前方传来,她顿了顿,背对着他补了一句,“有些东西,比分数重要。”

    一股暖流涌上李砚的心头,他重重地点了点头,目送着赵老师离开。

    与此同时,校长办公室的门被敲响。

    老周推了推眼镜,将一份打印好的《关于禁止学生组织非官方文化集会的建议书》递到了校长桌上,理由冠冕堂皇:“此类集会内容未经学校审核,容易在学生中引发思想混乱,必须加以遏制。”

    校长看着建议书,眉头微蹙,犹豫了片刻。

    他知道老周的固执,也隐约听说了李砚的事。

    最终,他拿起笔,在文件末尾签下了名字,却也加了一句批示:“先口头警告,若再有此类行为,严肃处理。”

    夜幕初降,操场最偏僻的角落,一盏小小的便携式露营灯亮了起来,散发着温暖而倔强的光芒。

    李砚盘膝坐在草地上,面前摊开着一本泛黄的《河岳英灵集》。

    起初,只有小慧和小雪两个女生怯生生地走过来,在他对面坐下。

    接着,是书法社的几个成员,他们显然是被那张海报上的字迹吸引来的。

    场面有些冷清,晚风吹过,甚至带起一丝萧瑟。

    就在这时,大壮带着篮球社的三个队员,抱着篮球从旁边路过。

    他看到这副场景,忍不住笑骂道:“李砚,你小子搞什么封建迷信呢?还开坛做法啊?”

    李砚抬起头,目光平静地看着他,开口的第一句话,便如同一颗钉子,将大壮钉在了原地。

    “高适四十岁还在乡下种地,李白五十岁还在狼狈逃命,但他们,从没认过命。”

    大壮脸上的嘲笑僵住了,他抱着篮球的手不自觉地紧了紧,迟疑地低声问:“真的……有这种事?”

    李砚点了点头,没有再多解释,而是启动了系统深处的【史海钩沉】。

    刹那间,一幅幅模糊而磅礴的画面在他眼前流淌而过,最终定格。

    他闭上眼,仿佛亲眼所见,声音也带上了一丝历史的沧桑:

    “我看到,风雪弥漫的边关,高适一身戎装,手握长剑,在帅帐前遥望故乡。我也看到,千里之外的驿站,李白醉卧在塌,衣衫潦倒,却举起酒杯对着月亮。他们相隔万里,却仿佛心有灵犀,在同一个夜晚,吟出了同一句诗——丈夫未可轻年少!”

    他没有再念那些晦涩的诗句,而是开始讲故事。

    讲李白如何被赐金放还,却依然笑傲王侯;讲高适如何从一个无人问津的寒门子弟,一步步爬上将军之位,最终封侯;讲这两个性格迥异的男人,如何在人生的洪流中,成为彼此唯一的光。

    他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字字都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

    周围的人越聚越多,大壮和他的队员们不知何时已经放下了篮球,席地而坐。

    小雪悄悄打开了手机的录音功能,而大壮,这个平日里只知道打球的体育生,竟从书包里翻出一个皱巴巴的本子,笨拙地记着李砚口中的诗句。

    当李砚讲到“他们最后一次相见,一个行将就木,一个失意流放,却依然用诗歌作为最后的嘱托”时,整个操场角落陷入了一片寂静,只有晚风拂过树梢的沙沙声。

    就在这时,系统的提示音在他脑海中轰然炸响!

    【功德值+15,累计113点,成功突破“初悟”门槛!】

    刹那间,一股清凉的文气自他丹田轰然升起,如决堤的江河,瞬间流遍四肢百骸!

    他的思维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明,仿佛泉水般不断涌出新的感悟,连远处路灯投下的光影,在他眼中都仿佛化作了平仄分明的韵脚。

    “啪,啪,啪……”

    清脆的掌声忽然响起。

    李砚循声望去,只见远处的大树暗影下,赵老师正站在那里,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轻轻地为他鼓掌。

    而在另一侧,操场的围墙边,一个身影悄然伫立。

    是老周。

    他手里死死攥着那份刚刚由校长签发的禁令,指节因为用力而捏得发白。

    他听着李砚那句“诗不是锁在书本里的死文字,而是活在每个人心中的火种”,眼神中爆发出剧烈的挣扎与痛苦。

    “李砚!”人群中,小慧鼓起勇气举起了手,“下次……下次能讲讲杜甫吗?我想听。”

    李砚看着她,露出了今晚第一个轻松的笑容,点头道:“当然,下一夜,我们听‘诗圣’哭长安。”

    众人发出一阵善意的哄笑。

    小雪也兴奋地举起手机:“我建了个群,就叫‘听见盛唐’,你们快加,已经有二十七个人了!”

    回宿舍的路上,李砚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

    当他路过灯火通明的实验楼时,怀中的诗魂玉忽然微微一震,一股温热传来。

    系统面板自动弹出一条新的提示:【检测到“诗魁之魂”残片共鸣,来源:学校广播站老式录音带库,登记管理人——赵老师。】

    李砚的脚步猛地一顿。

    他下意识地回头,望向教学楼顶层,那扇唯一还亮着灯、并且没有关窗的房间——赵老师的办公室。

    就在他望过去的那一刻,他看到赵老师正从一个旧纸箱里,拿出一卷泛黄的磁带,小心地放入抽屉。

    月光恰好从窗口洒下,照亮了那卷磁带的封面,上面用钢笔写着一行秀气的字:《1987年校庆·古典诗文朗诵合集》。

    李砚的瞳孔骤然收缩。

    借着月光,他隐约看到磁带的带脊处,还有一行更小的手写备注。

    “李白《将进酒》——学生代表:周承志。”

    他整个人如遭雷击,怔立在原地,良久,才从喉咙里挤出一句梦呓般的低语:“原来……你也曾是那个想把诗唱出来的人?”

    夜风拂过空旷的校园,仿佛带着一声跨越了三十多年的少年清嗓,悠悠地吟出了一句激昂而久远的诗——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从28分到诗魂附体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