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流到海不复回!
那声音,仿佛不是从老旧的喇叭里传出,而是从三十年时光的另一端,挟着风雷,破空而来!
年轻,炽热,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豪迈与悲壮,像一柄烧红的铁锤,狠狠砸在操场上每个人的心口。
大壮抱着篮球的手僵在半空,嘴巴微微张开,整个人如同被施了定身法。
他身边的几个伙伴也停下了追逐,一脸错愕地望向广播站的方向。
“我靠……这是谁?放的李白原声大碟吗?”一个男生喃喃自语,“这气势,感觉下一秒就要拔剑砍人了!”
“什么原声大碟,这是人念的!”大壮终于缓过神来,眼神里满是震撼,“这……这他妈才叫《将进酒》!我们语文老师念的跟蚊子哼哼似的!”
李砚站在广播站门口,心脏狂跳。
这声音的主人,就是周承志!
就是那个在档案室里只有一个冰冷名字的借阅者!
系统冰冷的提示音在脑海中回响:【检测到“诗魁之魂”残片共鸣增强,建议接触原始音源】。
原来,这才是真正的诗魂!
不是死记硬背的文字,而是融入骨血,喷薄而出的生命力!
赵老师也怔住了,她浑浊的眼睛里泛起一层水汽,仿佛透过这声音,看到了三十年前那个意气风发的青年。
她扶着冰冷的机器,嘴唇翕动,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录音机里,周承志的声音还在继续,从黄河的奔腾转入人生的慨叹。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这一句,没有丝毫怀才不遇的怨怼,反而充满了与命运抗争的豪情。
操场上的人越聚越多,所有人都被这股穿越时空的力量所吸引,屏息聆听。
他们仿佛看到一个被贬谪的诗人,在穷途末路之际,非但没有消沉,反而举杯向天,发出生命的最强音。
当晚的“诗词夜话”,操场上的人数是前几天的三倍。
许多人都是被下午那段神秘的广播吸引来的。
灯光亮起,李砚走上临时搭建的矮台,却没有像往常一样开口就讲盛唐风华。
他环视一圈,看着一张张充满期待和好奇的年轻脸庞,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在开始今晚的故事之前,我想先请大家听一个来自过去的声音。”
他朝角落里的小雪点了点头。
小雪将手机连接上音箱,按下了播放键。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周承志的声音再次响起,这一次,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更加清晰,更加震撼。
现场一片寂静,只有那金石掷地的声音在操场上空回荡。
一曲《将进酒》毕,所有人都还沉浸在那股磅礴的气势中无法自拔。
李砚没有立刻打破沉默,他等到最后一点余音消散,才开口道:“这个声音,属于一个三十年前的学长,他的名字,叫周承志。”
他将从赵老师那里听来的故事娓娓道来。
三十年前,同样是在这所学校,一群热爱诗歌的年轻人,成立了“星火诗社”。
他们的创始人,就是周承志。
他朗诵的《将进酒》,曾在校庆晚会上一鸣惊人,点燃了无数人心中的火焰。
“后来,他大学毕业,响应号召,去了遥远的边疆支教,从此再也没有回来。”李砚的声音低沉下来,“时间流逝,诗社解散,当年的热血青年各奔东西。那团曾经燃烧的火焰,似乎也渐渐熄灭了。”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我们总以为,我们做的事情是开天辟地。但其实,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早就有人播撒过火种。我们不是第一个,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
话音刚落,李砚在心中默念:“系统,启动【史海钩沉】!”
嗡——
一股微不可查的能量以他为中心扩散开来。
在场的学生们只觉得眼前一花,空气仿佛变得粘稠而温暖。
李砚眼前的景象瞬间变幻,现实的操场与一幕幕虚幻的影像开始重叠。
他看到了!
三十年前的老礼堂,挤满了黑压压的人头,一张张年轻的脸庞因激动而涨红。
他们手中没有手机,只有手抄的诗集,却挥舞得像旗帜。
舞台上,聚光灯下,一个穿着白衬衫的青年,正是周承志,他手握麦克风,声震屋瓦!
台下的每一次喝彩,每一次掌声,都化作一股股精纯的能量,涌入他的体内!
李砚福至心灵,他借助系统的力量,将自己“看”到的画面,用语言描绘出来。
“我仿佛看到了当年的礼堂,座无虚席!周承志学长就站在台上,他的身后,是‘星火诗社’的旗帜!他念到‘五花马,千金裘’,台下就有人跟着齐声高呼‘呼儿将出换美酒’!那不是一场朗诵会,那是一场盛大的狂欢,一场属于诗歌的朝圣!”
他的描述与录音里周承承志的声音完美融合,现场的学生们仿佛真的被带回了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他们的呼吸变得急促,心跳与录音里的掌声同频共振。
录音播放到尾声,周承志的声音变得无比坚定,他说:“只要汉字还在,诗,就不会死!它只是暂时沉睡,等待着被唤醒的那一天!”
全场死一般的寂静。
小雪站在角落里,早已泪流满面。
她哽咽着说:“原来……原来我们不是第一个想做这件事的人。”
她的话像一颗石子投入静湖,激起圈圈涟漪。
“是啊,我们只是在延续他们的火焰!”
“周承志学长……太牛了!”
“诗不死,只是沉睡……说得太好了!”
【功德值+1】
【功德值+2】
【功德值+3】
一连串的提示音在李砚脑海中疯狂刷屏,数字飞速跳动。
【功德值+23,累计功德值136】
【叮!
检测到功德值突破100,宿主精神与诗魂共鸣达到新高度,“诗骨淬炼”功能开启!】
【诗骨淬炼:宿主对诗词的感悟力永久提升30%,能够更深刻地洞察文字背后的情感与风骨。】
一股暖流瞬间传遍四肢百骸,李砚闭上眼睛,只觉得整个世界都变得不一样了。
晚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在他耳中竟分解成了抑扬顿挫的平仄韵律。
远处操场边蟋蟀的鸣叫,也仿佛带着某种古老的节奏。
他对诗词的理解,在这一刻,突破了纸面,融入了天地万物。
他睁开眼,眸中精光一闪而过,走到黑板前,拿起粉笔,写下了几个大字——“盛唐夜话·传承系列”。
“从今天起,我们的夜话,将开启一个新的篇章!”李砚的声音充满了力量,“我们不仅要读诗,更要寻找那些曾为诗歌燃烧过的人!下周的主题——杜甫的眼泪,为何流了千年?”
人群中,一直默默听着的大壮突然高高举起了手,他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大声喊道:“砚哥!我……我能负责搬灯吗?我力气大!”
李砚笑了:“欢迎加入。”
夜话结束,人群渐渐散去,但那股激荡的情绪却久久未平。
远处的图书馆门口,昏黄的灯光下,老周佝偻着身子,手里死死捏着一张纸。
那是校长办公室刚刚签发的通知单,白纸黑字,标题刺眼——《关于立即叫停一切非正式文化集会的紧急通知》。
他本该在夜话开始前,就去把这张通知单贴在操场的公告栏上。
可是,当他走到操场边,听到那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从人群中齐声诵出时,他的脚步就像灌了铅一样,再也迈不动分毫。
这声音,和三十年前那群小子在宿舍楼下高喊的声音,何其相似!
老周的手指剧烈地颤抖起来,那张轻飘飘的通知单,此刻却重如千斤。
他浑浊的眼睛望着远处那群散去的、充满活力的背影,仿佛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他缓缓地,将那张通知单,从中间撕开,再对折,撕开……直到变成一堆无法辨认的碎片。
“承志……”他对着夜空低语,声音沙哑得像被砂纸磨过,“是你……回来了吗?”
碎片从他指间飘落,被晚风卷走,消失在黑暗里。
同一时间,教学楼顶层的办公室里,赵老师推开窗户,望着操场上那盏尚未熄灭的灯,嘴角露出一抹久违的、释然的微笑。
她轻轻哼起了一段旋律,那是三十年前,诗社成员为《将进酒》谱的曲子。
月光下,她办公桌上那卷被妥善保管的磁带,封面用钢笔写就的“周承志”三个字,在无人察觉的角落,仿佛微微发烫。
夜色渐深,喧嚣褪去,校园重归宁静。
李砚和他的诗词夜话,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正在一圈圈地扩散。
然而,无论是沉浸在新能力中的李砚,还是被过去感动的周广才与赵老师,都未曾察觉,这片涟漪,已经触动了水面之下,那股更深、更冷、更不容撼动的暗流。
风暴,并未过去,它只是在积蓄着下一次拍击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