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股寒意并非来自夜风,而是从脊椎骨的末梢,如同一条冰冷的毒蛇,瞬间窜遍全身。
李砚的脚步像是被无形的钉子钉在了原地,刚刚因沈老爷子赞许而升腾起的暖意,被这道血红色的系统提示瞬间浇灭,冻结成霜。
校长办公室?
断卷者?
《诗经》修复本?
一连串的关键词在他脑海中炸开,像是一团乱麻,却又有一根冰冷的线,将所有看似无关的细节串联了起来。
“断卷者……是什么东西?”李砚在心中默念,意识沉入系统界面。
诗魂玉的震动愈发剧烈,仿佛在回应他的疑问,一行新的注释在红色警告下方浮现:【断卷者:‘守门人’组织的极端叛逆分支。
他们认为部分古籍中蕴含的‘文气’已成为禁锢思想的枷锁,主张以特殊手段,割裂诗文与天地文气之间的联系,使其沦为死物,空有字形,再无神韵。
此行为将对‘诗魂’造成不可逆的永久性伤害。】
非毁其形,乃断其脉!
李砚的瞳孔骤然收缩。
这比单纯的焚书坑儒要恶毒千百倍!
焚烧的是纸张,是载体,只要有拓本、有记忆,文脉尚存,便有复燃之机。
而这“断卷者”,他们要做的,是釜底抽薪,直接扼杀诗文的灵魂!
让流传千年的瑰宝,变成一堆毫无意义的铅字!
难怪……难怪功德值会突然停滞!
不是因为今晚的活动效果达到了上限,而是因为就在他汇聚文气,点燃众人诗心的时候,学校的另一处,正有人在进行着截然相反的、毁灭性的勾当!
一正一负,几乎相互抵消!
李砚的呼吸陡然变得粗重,胸中一股无名火“腾”地一下烧了起来。
他猛地抬头,视线穿透沉沉夜色,死死地锁定在远处那栋行政楼的顶层。
那里,校长办公室的窗口,一片漆黑,像一只蛰伏在暗处的巨兽张开的森然巨口。
灯下黑!
最危险的地方,往往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谁能想到,在一所教书育人的学校里,在代表着最高权威的校长办公室里,会藏着企图斩断华夏文脉的蛀虫?
李砚的脑海中,电光石火间闪过无数念头。
大壮报告说,“夜话”原定的场地被人泼了水,导致无法使用。
当时他只当是学生间的恶作劇,或是某些老师不满他们占用公共资源的小动作。
现在想来,那根本就不是巧合!
对方的目的,或许就是想让这场“夜话”胎死腹中,阻止他汇聚哪怕一丝一毫的文气!
还有那个陈砚舟,他手中的批注写着:“诗是剑,也是盾。”这句话在此刻听来,竟有了另一层截然不同的含义。
他是在抵御着什么?
他所守护的,又是什么?
那“残卷印记”,是否就意味着他家族的使命,便是与这些“断卷者”为敌?
以及……苏绾。
她站在阴影里,手中那本《守卷人手札·卷三》显得格外刺眼。
守卷人,断卷者……一字之差,却是水火不容的两个极端。
她看自己的眼神,那种复杂、探究、甚至带着一丝警惕的情绪,终于有了合理的解释。
她或许早就察觉到了什么,甚至可能一直在暗中调查,而自己的出现,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打乱了她所有的节奏。
她,是敌是友?
李砚的拳头在身侧悄然握紧,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
他现在几乎可以肯定,无论是“守门人”还是“断卷者”,都不是孤身一人。
在这座看似平静的校园里,正进行着一场外人无从知晓的、关于文脉存续的暗战!
而自己,因为诗魂玉的存在,已经一头扎进了这个漩涡的中心。
“真正的诗者,在能让普通人眼中有光的地方。”
沈老爷子的话语犹在耳边回响,仿佛暮鼓晨钟,让他瞬间从纷乱的思绪中挣脱出来,眼神重新变得清明而坚定。
退缩?不可能!
诗魂玉选择了他,这既是机缘,更是责任。
那些千古名篇,那些风骨与情怀,绝不能在他这一代,变成冰冷的文字标本!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校长办公室戒备森严,自己现在这个时间点冲过去,只会被当成小偷处理,根本接触不到核心。
必须有一个万无一失的、合情合理的理由。
他的目光扫过行政楼下方的教学楼,高三的几个班级还亮着灯,那是晚自习的学生在做最后的冲刺。
一个念头,如闪电般划过他的脑海。
李砚掏出手机,没有丝毫犹豫,拨通了教导主任的电话。
电话响了几声后,被接了起来,传来教导主任带着几分睡意的声音:“喂?李老师?这么晚了有什么事吗?”
李砚的声音沉稳而平静,听不出任何异常:“王主任,不好意思这么晚打扰您。是这样的,刚才‘诗话之夜’活动结束,我送完沈老先生,回来的时候发现高三还有几个班的灯亮着,有些不放心。我今晚正好没什么事,想去巡查一下,看看学生们的学习情况,顺便检查一下各楼层的消防安全,确保所有门窗都关好了再离开。”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体现了他作为一名青年教师的责任心,又合乎学校的安全管理规定。
对于一个刚举办完大型活动,还主动要求加班巡查的老师,任何领导都不会拒绝。
果然,电话那头的王主任睡意消散了大半,语气里满是赞许:“哎呀,李老师,你太有心了!活动刚结束肯定很累了,还想着学生和学校的安全……行,那你去吧,辛苦你了!注意安全,巡查完早点回去休息。”
“好的,主任您也早点休息。”
挂断电话,李砚将手机揣回兜里,再次抬头望向那栋漆黑的行政楼。
夜风吹动他额前的碎发,他的眼神中,再无一丝一毫的迷茫与犹豫。
今夜的风,注定不会平静。
他迈开脚步,朝着灯火通明的教学楼走去,身影被路灯拉得颀长,最后,决然地融入了那片深沉的建筑阴影之中。
他的目标并非那些埋头苦读的学生,那只是他接近猎场的伪装。
真正的战场,在那栋楼的最高处,在那间办公室的抽屉深处,在那本正在被无形力量侵蚀的《诗经》之上。
他要去亲眼看看,那个藏在校长背后,企图斩断华夏文脉的“断卷者”,究竟是何方神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