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的灯亮到后半夜。齐小康把最后一段关于消防安全保障的措辞修改完,保存文档,脖子僵硬得几乎抬不起来。窗外一片沉寂,只有零星几辆车驶过的声音。
他没回家,趴在桌上囫囵睡了几个小时。天刚蒙蒙亮,就被清洁工打扫走廊的声音吵醒。他用冷水冲了把脸,咖啡机还没开,只好干嚼了两包速溶咖啡粉,苦涩味直冲喉咙。
打印出厚厚一沓新方案,他趁着办公楼还没什么人,把它塞进了副局长办公室的门缝。想了想,又给区商务局和住建局之前联系过的科室各寄了一份电子版。
做完这些,他才感觉胃里空得发慌,下楼去早餐摊买了两个包子,一边啃一边往朝阳社区赶。施工队已经开工了,机器轰鸣。他找到队长,还没开口,队长就先诉苦:“齐干部,今天运送预制板的车还是得晚上来,白天限行进不来,你看……”
“提前贴通知。”齐小康咽下嘴里干巴巴的包子,“挨家挨户发告知书,写清楚施工原因、具体时间、可能的影响和我们的联系电话。态度好点,再有投诉,你自己去解释。”
队长张了张嘴,没再说什么,点头去安排了。
一整天,他像颗钉子似的铆在工地,盯着进度,检查安全,协调各个施工小组的配合。手机在裤兜里震了好几次,他掏出来看,一个是街道办询问社区绿化补种的事,一个是陌生号码,他没接。震动停了,过了一会儿,一条短信蹦出来:「齐科长吗?我是星光市场这边卖调味品的,我家摊位的灯好像接触不良,一闪一闪的,能找人看看吗?」
他把短信转发给林小雨,附了一句:「麻烦你去看看,或者联系一下市场管理办的电工。」
林小雨回得很快:「收到。你那边怎么样?」
「扛得住。」他回了三个字,把手机调成静音,塞回口袋。
下午,副局长秘书打电话到工地找他,语气有点怪:“齐科长,副局长让你现在回来一趟。”
齐小康心里咯噔一下,交代了队长几句,骑着车往回赶。一路上琢磨着是仓库方案太激进,还是又出了什么新纰漏。
走进副局长办公室,副局长正坐在沙发上,面前茶几上摊着的,正是他早上塞进来的那份方案。刘科也在,就是区府办调研科那位,正拿着另一份复印件看着。
“小康来了,坐。”副局长指了指对面。
齐小康坐下,手心有点潮。
刘科先开口,手指点着方案页面:“齐小康同志,你这个利用旧纺织厂仓库做过渡市场的方案,很及时啊。我们刚了解到那边产权纠纷解决了,正空置着。你的思路和区里盘活闲置资产的考虑不谋而合。”
齐小康愣了一下,看向副局长。副局长脸上没什么表情,但也没否定。
刘科继续说:“方案做得也细,预算、管理、消防、防疫都考虑到了,比之前那个零打碎敲的分散安置稳妥得多。领导看了初稿,觉得很有价值,指示我们可以深入论证。”
“谢谢领导肯定。”齐小康稳住心神,“我也是基于前期调研和商户实际需求做的尝试性思考。”
“嗯。”副局长这时才清了清嗓子,开口,“想法是不错。但操作起来难度不小。国资那边,街道,市容,消防,电力,一堆部门要协调。你最近手头事也不少,朝阳社区要收尾,星光市场临时夜市也得管,忙得过来吗?”
“副局长,只要领导支持,我愿意全力推进。”齐小康立刻表态,“朝阳社区主体工程一周内就能完工,后续主要是绿化和细节修补,我可以协调时间。临时夜市已经步入正轨,日常管理可以更多依靠商户自治和街道网格员。仓库改造是系统性工程,更需要前期精细规划,我可以集中精力先攻这一块。”
副局长手指在方案上敲了敲,没立刻答应。刘科笑了笑:“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这样吧,副局长,我们先组织一个小范围可行性论证会,请相关单位都听听,看看具体难在哪,有没有解决路径。齐小康同志,你也准备一下,会上由你主汇报。”
“好的,刘科!”齐小康立刻应下。
会议时间定在两天后。齐小康走出副局长办公室,后背出了一层细汗,但心里烧着一团火。他没回工地,直接去了旧纺织厂仓库。
仓库离星光市场不远,旧厂区大门紧闭,锈迹斑斑。他从侧门缝隙挤进去,里面空旷得很,层高惊人,灰尘在从高窗透进来的光柱里飞舞。他拿着手机四处拍,测量面积,查看原有的电线管道和通风口,在心里勾勒分区规划。
手机在静音模式下不停闪烁,他瞥了一眼,好几个未接来电,有工地的,有陌生号码。他没管,专注地记录着。
直到林小雨的电话再次闪烁起来,他才走到门口回拨过去。
“你跑哪去了?工地队长找你,说预制板车晚上进去的事,有几户居民不同意,拦着车不让进!”林小雨语气着急。
“告知书发了吗?”
“发了!但那几户说噪音太大,老人心脏受不了,死活不让。”
“联系物业和社区值班人员了吗?”
“联系了,正在劝,但效果不大。队长问你能不能过去?”
齐小康看着眼前空旷的仓库,又想想工地那边的烂摊子。“我马上过去。”
他骑上车,用力蹬着。赶到朝阳社区时,路口堵着几个人,一辆大货车打着双闪停在那儿,司机一脸无奈。施工队长和社区工作人员正在跟居民解释,声音越来越大。
齐小康挤进去,先对那几位情绪激动的住户点了点头:“叔叔阿姨,不好意思,打扰大家休息了。这车材料今晚必须进场,不然明天整个外墙安装都得停,工期一拖,吵大家的日子更长。您看这样行不行,我们严格控制在两小时内卸完货,尽量轻拿轻放,结束后我亲自监督他们把地面冲洗干净。今晚的噪音补偿,我个人先垫付,按最高标准算。”
他态度诚恳,又把补偿标准说了。那几户居民互相看了看,语气缓和了些。社区工作人员又帮着说了几句,总算勉强同意了。
齐小康松了口气,让队长赶紧指挥卸货,自己真的就搬了个小马扎坐在路边盯着,直到车卸完离开,又看着工人把地面冲干净。
弄完这一切,已经快半夜。他拖着步子回到出租屋,手机上有好几个未接来电和短信,有问进展的,有汇报情况的,还有那条调味品摊主的后续:「灯修好了,谢谢齐科长!」
他倒在床上,连回复的力气都没有。眼皮合上前,脑子里晃过的却是仓库高窗外那一片空旷的夜色。
两天后的论证会,他准备充分,讲得条理清晰。各部门提出的问题,他大多早有准备,回应得体。会议争论激烈,但最终达成了初步共识:原则同意启用仓库作为过渡市场,但需要齐小康牵头,在一周内拿出更细化的、获得所有相关部门盖章认可的执行方案。
散会后,副局长把他叫到一边:“一周时间,压力很大。需要什么支持,直接跟我说。”
“谢谢副局长。”齐小康点头。他知道,这才是真正硬仗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