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证会后的空气像是绷紧的弦。齐小康捏着那份会议纪要,纸张边缘硌着指腹。一周时间,七个部门盖章。他回到办公室,摊开市区地图,把需要跑的单位一个个圈出来,红笔尖划过纸面,沙沙作响。
第一站是国资办。接待他的科员年轻,脸上挂着程式化的笑,听了来意,翻出一厚本制度汇编。“齐科长,不是我们不支持。这仓库启用,先得报备,再走评估,然后上会,等批复……没一个月下不来。”
“同志,区里论证会纪要在这,领导催得急,特事特办行不行?”齐小康把纪要推过去。
科员扫了一眼,笑容不变:“纪要我们收到了。但流程就是流程,少了哪一步,将来审计都是问题。您体谅。”
软钉子碰得人心头发堵。齐晓康没多纠缠,道了谢出来,站在办公楼门口晒得发烫的台阶上,给副局长秘书发了条短信,简单说明情况。
下午再去,接待他的换了个副科长,语气客气不少,但话里意思没变:快不了,只能尽量往前排。
接下来两天,他像是被钉在了一个又一个办公室的沙发上。消防支队挑了一堆毛病:防火间距不够、疏散指示缺失、喷淋系统老化。住建局质疑结构安全,要求第三方检测报告。街道办担心人流剧增带来的治安和环卫压力,要求增加管理人手和经费预算。
每个部门都有充足的理由,每一条理由都意味着更多的文件、更长的等待、更复杂的协调。他拿着论证会纪要,像举着一面渐渐褪色的旗,最初那点效力在被层层官僚程序稀释。
晚上他回到办公室,对着一桌子各部门反馈的意见要求,太阳穴突突地跳。林小雨打电话来,问进展。他捏着鼻梁,声音发哑:“还在磨。”
“老胡他们今天又问我了,说仓库是不是没戏了?”林小雨顿了顿,“夜市这边,城管今晚又来转了两圈,虽然没说什么,但大家心里有点慌。”
“有戏。”齐小康说得斩钉截铁,也不知道是安慰她还是安慰自己,“让他们再稳两天。”
挂了电话,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埋进那堆意见里,一条条啃。消防间距不够?能不能划出严禁占用的红线区域?结构安全?能不能先请原厂方出具初步安全证明?人手经费?能不能从市场管理费里预支一部分?
他连夜修改方案,补充附件,写得眼睛干涩。第二天,又拿着新方案一个个部门去磨。态度放得更低,道理讲得更透,偶尔也抬出区领导关注的尚方宝剑。
效果有,但慢。像推一块浸了水的巨石,每前进一寸都耗尽全力。
第三天下午,他从市容环卫局出来,嗓子彻底哑了,包里塞着一份新出的垃圾清运收费标准文件,比预算又超出一截。他站在街边树荫下,拧开矿泉水瓶灌了几口,水是温的,浇不灭心里的躁。
手机在兜里震,是副局长秘书,让他立刻回局里。
他心头一紧,拦了辆出租车赶回去。推开副局长办公室门,里面气氛不对。副局长沉着脸,赵负责人也在,翘着二郎腿,嘴角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
“齐小康!”副局长把一页纸拍在桌上,“你看看这个!”
是那份投诉记录,虚拟号码,语焉不详地说临时夜市油烟噪音严重扰民,质疑监管不力。
“这投诉不是核查过不实吗?”齐小康喉咙发干。
“是不实!但现在又冒出来了!还直接插到了区里!”副局长声音发沉,“在这个节骨眼上!仓库方案正在关键阶段,多少双眼睛盯着!这边投诉就跟着来!你怎么搞的?”
赵负责人慢悠悠开口:“小康啊,工作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能光顾着往前冲,忘了屁股后头着火。夜市那边,该收紧就得收紧,该整顿就得整顿。因小失大,不值得。”
齐小康看着赵负责人那张脸,忽然明白了。这投诉,早不来晚不来。
他吸了口气,挺直腰背:“副局长,投诉我再去核实,一定处理妥当,不给局里添麻烦。但仓库方案不能停,停了就前功尽弃了。几个关键部门已经有松动的迹象,再给我两天时间,我一定能拿下!”
副局长盯着他,没说话,手指在桌上敲着。办公室里只有空调的低鸣和手指敲击桌面的声音。
“最后两天。”副局长终于开口,“夜市那边的投诉,你必须彻底平息。仓库方案,拿不下,你就别干了。”
“是!”齐小康应道。
走出办公室,他后背冰凉。没时间犹豫了。他拿出手机,直接拨通了方老的电话。
“方老,是我,小康。遇到点坎,想请您老指点一下。”
电话那头安静了几秒,传来方老平稳的声音:“哪道坎?”
“消防和住建的手续,卡得最死。投诉……也又来了。”
“消防的老陈,退休前跟我喝过几次茶。住建那个管安全的副处长,以前是我下属的下属。”方老说得不紧不慢,“投诉的事,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你那夜市,真就一点问题没有?”
齐小康愣了一下:“我们管理很严格……”
“灯是不是有点亮?吵不吵到旁边楼里睡觉的人?垃圾清得够不够及时?”方老打断他,“让人抓不到大辫子,还不能挑你点小刺?”
齐康哑口无言。
“手续的事,我帮你打个电话问问。投诉的事,你自己解决。把自己屁股擦干净,别让人一直盯着臭。”方老说完,挂了电话。
齐小康站在走廊里,握着发烫的手机,心跳得厉害。他深吸一口气,没回办公室,直接骑车去了星光市场临时夜市。
天色尚早,摊贩们还没出来。他找到老胡和张阿姨,又把几个管事的商户叫到一起。
“各位,咱们这夜市,可能有点小问题,影响到旁边住户休息了。”他开门见山,“灯能不能再调暗点,或者换个方向?晚上收摊动作再轻点,垃圾随手清掉,别堆到天亮。大家互相提个醒,行不行?”
老胡皱眉:“影响谁了?没听说啊?”
“没听说不代表没有。”齐小康语气严肃,“咱们想长远干,想搬进仓库,就不能留任何话柄。这点小事,能不能做到?”
商户们互相看看,点了点头。
安排好夜市的事,他又立刻打电话给林小雨,让她帮忙找街道和城管,晚上联合发个正式通知,强调管理细则,自己这边也加强巡查。
做完这一切,天已经擦黑。他站在夜市入口,看着灯光次第亮起,比往常似乎柔和了些。摊主们的吆喝声也压低了点。
手机响了,是住建局那个副处长亲自打来的,语气和蔼了不少:“小康同志啊,你那个方案我们又看了,第三方检测确实需要时间,但可以先请原厂方出个具结保证书,我们这边先给你把章盖了……”
齐小康连声道谢,挂掉电话,手心都是汗。
他不敢耽搁,立刻又跑了一趟消防支队。接待他的人换成了支队长本人,话没说几句,大章就盖在了方案上。
一天之内,两个最硬的骨头,就这么啃下来了。
晚上十点,他拖着快散架的身体回到办公室,看着方案上新盖上的两个红章,在灯下格外醒目。还剩下最后三个部门。
他拿起笔,在日历上把“两天”狠狠圈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