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改造的施工噪音吵得人脑仁疼。齐小康蹲在仓库二层的钢架平台上,跟电工确认最后一批照明线路的走向。灰尘很大,他捂着嘴咳嗽了两声,对讲机里传来楼下工人的喊话,听不真切。
手机在裤兜里震个不停。他掏出来看了一眼,又是陌生号码,直接按了静音塞回去。这几天,这种电话格外多,咨询政策的、反映鸡毛蒜皮小事的、甚至还有推销贷款的,像苍蝇一样围着他转。
他从钢架平台爬下来,拍了拍满身的灰。施工队长老李跑过来,一脸为难:“齐干部,市容那边又来人了,说我们建筑垃圾堆放不规范,要开罚单。”
“堆放区不是按他们要求划的吗?”齐小康皱眉。
“是说我们没及时覆盖防尘网,风一吹就有扬尘。”老李搓着手,“你看这……”
“我去说。”齐小康吐出口气,朝仓库门口走去。还没走到,手机又震,这次是副局长秘书,语气急促:“齐小康,立刻回局里!纪检组的同志又来了!”
他心猛地一沉。上次苗木供应商的事不是已经说清楚了吗?他定了定神,对老李说:“你先去应付着,我有点急事,马上回来。”
骑车回局的路上,风刮在脸上,像小刀子。他脑子里乱糟糟的,把最近经手的事飞快过了一遍,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能让人做文章的地方。
纪检组的办公室里,还是上次那两位同志,但脸色严肃了不少。
“齐小康同志,我们接到新的反映。”其中一人打开笔记本,“关于星光市场旧纺织厂仓库改造项目,施工方的遴选过程,请你详细说明一下。”
齐小康愣了一下:“施工方是通过正规比选程序确定的,所有材料都在项目档案里……”
“我们查阅了档案。”另一人打断他,“中标单位‘宏建工程’的资质和报价确实符合要求。但我们了解到,在比选截止前,有一家叫‘安达建筑’的公司,报价比宏建低百分之五,资质也完全满足,为什么最后没有入选?”
齐小康后背开始冒冷汗。他记得这家安达建筑,报价是很低,但他们提交的施工方案非常粗糙,安全措施一笔带过,甚至有几处明显不符合消防规范。当时评标小组一致认为风险太高,才选了报价稍高但方案稳妥的宏建。
“因为他们的技术方案不合格,存在安全隐患。”他尽量让声音平稳,“评标记录里写得很清楚。”
“安全隐患?”问话的同志抬起眼,“具体指哪些?有第三方评估报告吗?还是你们口头认定的?”
“是根据招标文件要求和我们的专业判断……”齐小康喉咙发干。当时为了赶时间,评标确实主要是依据内部评审,没有另找第三方。
“专业判断。”对方重复了一遍,笔尖在纸上点了点,“也就是说,没有白纸黑字的硬性证据证明安达建筑不合格,但你们以这个理由否决了报价更低的企业。而中标的宏建工程,据我们了解,其项目经理李强,是你大学校友?你们之前认识吗?”
齐小康脑子嗡的一声。李强是他大学同学,不同系,交往不多,这次招标前确实偶然碰到过,喝了杯咖啡,但招标过程他绝对没有徇私!
“我们是校友,但不熟。招标过程完全合规,所有评标小组成员都可以作证!”他语气急了些。
“不要激动。”问话的同志摆摆手,“我们只是核实情况。你说的情况,我们会进一步了解。在此期间,请你暂停涉及该项目的一切工作,配合调查。”
暂停工作?齐小康猛地站起来:“仓库改造正在关键期,下周一商户就要开始搬迁准备,现在停工会出大乱子的!”
“这是程序要求。”对方语气冷淡,“请你理解。电脑、工作手机和相关文件资料暂时移交一下。”
浑浑噩噩地办完交接,走出纪检组办公室,齐小康感觉像踩在棉花上。走廊里碰到同事,目光躲闪。他回到自己工位,桌面已经空了,电脑主机箱也没了声音。
他站在原地,愣了好一会儿,才想起什么,掏出自己的私人手机。电量已经飘红。他给王组长打了个电话,响了很久才接通。
“组长,纪检组让我停职配合调查,仓库项目……”
“我知道了。”王组长声音压得很低,语速很快,“你先回家休息,别乱说话,等调查结果。项目的事……暂时由赵负责人接手。”
电话挂了。齐小康听着忙音,手脚冰凉。赵负责人接手?
他踉跄着走出办公楼,阳光刺眼。骑上车,却不知道往哪去。工地不能去,办公室回不去。他鬼使神差地又骑到了那条断头路。
白天,夜市没开,空荡荡的。几个商户正聚在一起聊天,看见他,围了过来。
“小齐干部,仓库那边弄得咋样了?啥时候能搬?”老胡嗓门依旧大。
“听说里面老大了,是真的不?”张阿姨问。
齐小康张了张嘴,喉咙像被堵住了,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这时,两辆黑色的轿车无声地滑到路边停下。车门打开,下来几个人,为首的正是赵负责人,旁边跟着市场管理办的刘主任,还有两个穿着打扮像老板模样的人。
赵负责人看见齐小康,愣了一下,随即脸上堆起笑:“哟,小康也在啊?正好,跟几位投资方介绍一下,这就是我们马上要启动的现代化智慧农贸市场选址,旧厂房改造,空间足够,交通便利……”
那两位老板模样的人背着手,打量着空荡荡的街道和远处的仓库外墙,频频点头。
齐小康的血一下子涌到了头顶。投资方?智慧市场?不是临时过渡吗?
老胡他们也听到了,疑惑地看向齐小康:“小齐干部,他们说的啥?啥智慧市场?不是咱们搬过去吗?”
赵负责人笑着打断:“老乡们,改造升级是好事啊!将来市场环境好了,你们生意更好做!具体的安置方案,我们还在优化,肯定会保障大家利益的……”
齐小康猛地看向赵负责人,对方却避开了他的目光,继续热情地给那两位老板介绍着“规划蓝图”。
商户们面面相觑,脸上没了刚才的兴奋,只剩下茫然和一丝不安。
齐小康再也忍不住,转身就走。他蹬上车,用力踩着,风灌进耳朵,呼呼作响。骑到那个熟悉的旧巷口,他扔下车,冲了进去。
方老家的门关着。他用力拍门,手掌拍得生疼。
门开了,方老站在门内,看着他涨红的脸和急促喘气的样子,皱了皱眉:“慌什么?”
“他们……他们要改规划!不是临时过渡,是要搞什么智慧市场!商户怎么办?纪检组还把我停了!说招标有问题!”他的话又急又乱,几乎语无伦次。
方老听完,脸上没什么表情,转身往屋里走。“进来,把门关上。”
齐小康跟进去,屋里光线昏暗,有股陈旧书籍和茶叶混合的味道。
“招标,你手脚干净吗?”方老坐下,问得直接。
“干净!”齐小康脱口而出,“选的那家方案最好!另一家报价低但不合规!”
“证据呢?”
“评标记录……当时觉得问题明显,就没单独出评估报告……”
“觉得?”方老哼了一声,“你觉得有什么用?别人觉得你以权谋私,你就说不清。”
齐小康哑口无言,胸口堵得厉害。
“至于规划,”方老慢悠悠地倒了两杯茶,推给他一杯,“上面一张嘴,下面跑断腿。今天说过渡,明天就能变永久。有什么稀奇。”
“那商户就白折腾了?”齐小康声音发颤。
“那要看你们之前折腾出什么了。”方老抬眼看他,“除了那份方案,除了那几个章,还有什么?人心拢住了多少?道理站不站得住脚?有没有人替你说话?”
齐小康愣住。他想起那些密密麻麻的电话,那些投诉,那些推诿,那些此刻可能正茫然无措的商户。
“纪检组找你,你就好好说清楚招标的事。别的,急也没用。”方老喝了口茶,“沉住气。是黑的,白不了。是白的……”他顿了顿,“也未必就能轻易黑得了。”
从方老家出来,天已经黑了。齐小康推着车,慢慢往回走。私人手机早就没电自动关机了。他回到漆黑冰冷的出租屋,插上充电器,屏幕亮起,显示有几个未接来电,有林小雨的,还有两个陌生号码。
他盯着那点光,没动。窗外,城市的夜生活刚刚开始,喧嚣隐隐传来,却仿佛隔着一层厚厚的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