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客家往事:长眠在水下的街道
书名:茶陵神秘客家秘事 作者:李苏章 本章字数:2543字 发布时间:2025-09-13



 

我记忆中的街道已经死掉了。

因为它已经长眠在水下。

但是从小我就生活在这条街上。

我睁开的第一眼就是这条街。

长大以后,我以为我会老死在这条街上。

街上很多人从出生到死亡,都是在这条街上度过,并最终老死在这里。

包括我的伙伴。

小时候,我们有许多小伙伴,大家天天在一起玩。

玩得最多的找人。

就是你躲起来,别人来找你。

找到了算你输,没有惩罚,就是哈哈一笑,然后他躲起来,你来找。

找到了又是哈哈一笑。

周而复始,每天如此。

乐此不疲。

当然这个游戏只能晚上玩,白天不行。

因为白天藏不住。

我们街上晚上一片漆黑,是黑透了的黑,除了虫鸣,漆黑一片。

你站在五米开外,别人都发现不了。

但我们基本不这样做。

我们一般藏在柴垛里。

街上许多人家有柴垛。

那时我们不烧煤,不烧液化天然气。

烧的是木柴,所以有柴垛。

我们就藏在里面,让小伙伴们找。

有一次,一个小伙伴躲了起来。

我们找了许久,也没找到。

差不多翻遍了所有的柴垛,此人还是不见踪影。

我们有点慌了。

他是不是躲在街后面?

此地我们基本不躲,因为很危险。

一是有蛇。

我们这地方是山区,有许多蛇。

我们家就曾来过蛇。

阿妈正在炒菜的时候,一个蛇正在墙面上爬行,吓得阿妈魂飞魄散,扔下锅铲,"嗷"的一声跑开了。

我既怕蛇又不怕蛇。

怕蛇是怕来历不明的蛇,或者突然在你面前窜出来的蛇,真是吓人心魂。

不怕蛇,是指在你眼皮底下游动的蛇。

比如正在我家灶台上的这条蛇。

在众目睽睽之下游动。

我就不怕。

我是手起刀落,蛇就断成两截,一命呜呼了。

另一个问题,就是街后面有一条河。

黑灯瞎火的,容易掉在河里。

当然也有可能掉在路坎下,断手断脚,这样的事不是没发生过。

所以我们一般不去。

再说吧,游戏嘛,总要让人找得到,找不到就没味了。

但这个人就是找不到。

找了几个小时了,还是不见人影,于是我们来到他家里。

问他阿爸。

他阿爸不知我们在玩游戏,就如实相告,说他在床上睡觉。

我们在床上果然找到了他。

这就不好了。

我们的游戏规则是不允许躲藏在家里的,当然,他回家了,我们也不会说什么。

会哈哈一笑,就过去了。

我们这条街不长,大约有四百米,沿街并排,有一百多户人家。

但小孩多,当年差不多家家都有四、五个小孩。

小孩多,矛盾就多。

我们玩的另一个游戏就是打架。

也不能算游戏吧。

是真打。

我们是以桥头为线,分上截街和下截街。

上截街的小孩是一个团伙,下截街的小孩是另一个团伙。

团伙之间经常吵架。

吵的内容不记得了,反正一件小事会吵得天翻地覆,然后开打。

不打架,而且双方藏起来,扔石头。

只要藏得好,不会受伤。

但有人藏得不好。

有一次,一个小伙伴受伤了,额头上流了血,然后大哭起来。

我们只要有人受伤了,就会停止战斗。

就会上前观察。

当然,大人会最先赶来。

当时,来了四五个大人。

其中一个大人突然指着我说,肯定是你!

但真的不是我,因为我只是喊,没扔石头。

但他始终把矛头指向我,认为就是我扔的。

没有想到的是,我的很多伙伴,也纷纷说是我扔的。

我是小孩子,自然无力争辩,最后我挨了这个大人的一巴掌。

从此以后,我就发现大人也好,小孩也好,在一起玩,只要出了事,他们就会把脏水泼向我。

后来我才弄明白,他们之所以攻击我,是因为我家是外乡人。

是的,我不是客家人。

我从小生活在客家,但真的不是客家人。

我母亲是衡南县人,我父亲是长沙苏家托人。

他们都不是客家人。

他们的父母也不是客家人。

唯一有点例外的,就是我母亲的养母是客家人。

我母亲三岁的时候,被养母收养了。

我父母结婚后,把家安在这条街上,我就成了客家人。

吃客家饭,穿客家衣,说客家话。

客家人其实是非常排外的,是分宗族势力的。

因为我们没有亲戚,也没有任何人可以依靠,所以备受歧视。

当然,说没有亲戚也不正确。

至少我母亲还有一个养母。

我们叫阿家。

她们的关系非常差。

差到什么程度?

从我记事之日起,她们之间就没有说过一句话。

没有,真的没有。

几十年过去,她们都是分开吃。

你吃你的,我吃我的。

阿家是一个人过,我母亲带着我们五兄妹过。

我们没有成人,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阿家一个人,日子过得非常舒适。

她之所以舒适,是因为她做得一手好吃的米豆腐。

米豆腐是客家人特有的小吃。

它是用大米磨成米浆,然后熬制成豆块,切碎在锅中煮熟,放上各种调料,就是一碗香气逼人的米豆腐。

制作米豆腐不难,难的是各种调料。

阿家熬制的酱料用的是上等的豆瓣,里面放上盐和味精,出锅之后会散发一股浓郁的清香味,我们的口水往往会不自觉地流出来。

她在家里开了一家米豆腐店,生意好得惊人。

我们的街上每个月会逢四场墟。

逢墟这一天,四面八方的客家人就会赶来购买东西。

中午时分,阿家的店就会挤得水泄不通,不到二个小时就会销售一空。

她不是不想多卖,而是没办法。

因为我母亲不会帮她,我也不会,因为磨米浆是人工在石磨上磨,苦干活,我才不干呢。

阿家只好一个人干,毕竟是年过六旬的老人,只能是干多少算多少。

当时米豆腐的价格是二毛钱一碗,一个月下来,也有百把块钱收入,除去成本,每月赚三、四十元还是没问题。

当时物价低,一个民办教师的月收入只有六元,在农村出工,一个壮劳动力,一天的收入只有二毛。

所以阿家的小日子还是不错的。

当然,阿家卖米豆腐,我可以吃一碗,不要钱。

我们吃饭经常没菜,也会跑到她房间里找菜吃。

她也会给。

她虽然衣食无忧,但逢年过节的时候,总会异常的难受。

我们是七八个人坐在一起过节,而她是一个人。

这个时候,她会流眼泪。

我们见了,总会惊慌失措跑到阿妈面前,大声地喊道,阿妈,阿妈!阿家流泪了。

阿妈无动于衷,但过年的时候,阿妈会叫我们把她喊来,上桌吃饭。

她来了,不吃饭,坐在一旁,静静地看着我们吃饭。

她应该是在想她的亲人。

其实,阿家也是可怜之人。

她四十多岁,丈夫就去世了。

她跟我们一样没有亲戚,也没有亲人。

我们是她唯一的亲人。

然而我们又不是。

她真正的亲人在天上。

她亲爱的丈夫,最亲的父母都在天上。

他们远离她而去,每到新春佳节之时,总会勾起她心中无限的往事。

一幕幕往日的真情画面会时刻闪现在她脑海中。

人世间的至爱啊!

怎能轻易忘记?!

泪水自然不知不觉涌了出来,让人伤心欲绝。

当然,她去世后,我还是给予了她最高的礼节。

她走得非常的有尊严。

我母亲没有叫她妈妈,但到了她的忌日,还是会送上一碗饭,说道,你吃罢!

这句轻飘飘的话,说明在内心上,阿妈还是认为阿家就是她的亲人。

阿家是在这条街上走完一生的。

这条街就是坑口街。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茶陵神秘客家秘事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