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策略讨论完善
书名:末世开挂,基建称王 作者:爱吃故城熏肉的 本章字数:2729字 发布时间:2025-09-13

晨光尚未完全穿透地下基地的通风层,环形大厅外的导能柱蓝光已不再回升,而是稳定在一种低频脉动状态,像被压抑的呼吸。秦烈站在主控室与会议室之间的合金通道中,指尖轻触墙面数据板,将一段加密影像调入便携终端。画面定格在林雪手腕内侧——那道X-9β印记下方,皮肤下的光纹曾逆向流动0.5秒,随后恢复正常。他没有回放,只是将其标记为“优先级A”,并同步推送至会议室所有成员终端。


门禁系统识别到他的权限,无声滑开。


会议室内,冷光灯映照着每个人的面容。张峰正调试一台改装过的探测无人机,金属外壳上嵌着信号捕捉模块;李薇翻阅着医疗终端上的最新脑波图谱,眉头微蹙;陈浩的三块屏幕分别显示摩尔斯码解码记录、量子信道模拟路径和一段异常闪现的字符日志——“实验体α-7”;周敏则握着记录笔,在本子边缘反复描画“E.T.”两个字母,笔尖压得极重。


林雪坐在靠窗位置,袖口拉下,遮住了印记。她察觉秦烈进来,抬眼看了他一下,什么也没说。


“我们还有十小时零五十三分。”秦烈走到主位前,声音平稳,“主机倒计时仍在运行,导能柱能量恢复至37%,说明系统正在重建闭环逻辑。我们必须在这之前完成策略验证。”


张峰放下工具:“你说让林雪当诱饵,我不反对目标,但方式太危险。一旦模拟信号失效,她就成了系统的活体接口。”


“我同意测试。”林雪开口,语调平静,“如果我能提供有效数据,值得冒这个险。”


李薇立刻反驳:“你现在的神经系统已经出现电离化趋势,再接入高频率共振环境,可能导致不可逆损伤。我不是在质疑你的意志,而是科学不允许赌命。”


“所以需要双轨监测。”秦烈调出空间系统生成的“神经屏蔽凝胶”三维模型,“我已经提取了报废脑机接口融合培育出的新型材料,具备临时绝缘特性。注入皮下后可阻断外部脉冲渗透。”


李薇仔细查看分子结构图,点头:“理论上可行。但我要求全程实时监控她的θ波与δ波波动,一旦偏离阈值±15%,立即启动生物阻断器。”


“可以。”秦烈看向林雪,“你准备什么时候开始?”


“现在。”她说,“越早确认安全边界,后续调整空间越大。”


周敏忽然插话:“可我们还在讨论要不要回应‘E.T.’信号。如果那边真是被困的意识,我们是不是该先尝试沟通?而不是只想着怎么反制主机?”


陈浩手指敲击键盘,调出那段摩尔斯码的原始波形:“三长两短,间隔精确到毫秒。这不是随机噪声,也不是系统自动生成的引导数据。它有明确意图。”


“意图?”张峰冷笑,“也可能是陷阱。系统知道我们会怀疑它,就伪造一个‘求救信号’,引我们主动建立连接。”


“但它不需要骗我们。”秦烈低声说,“它只需要让我们做出反应——任何反应都是路径的一部分。”


“那就监听。”陈浩坚持,“不回复,只接收。我用备用量子信道架设单向监听协议,信号源锁定在低频段,避免触发反追踪机制。”


“你打算用什么设备?”李薇问。


“这台无人机。”张峰拍了拍手边的机体,“加装信号捕捉模块,设定自动销毁协议。飞进主控室外围区域,靠近导能柱阵列,采集十分钟数据后自毁。”


“不行。”李薇摇头,“太近了。上次斩断供能缆时残留的电磁风暴还没完全消散,无人机会在三秒内瘫痪。”


“那就远程释放干扰场。”秦烈从空间中取出一枚锯齿边缘的微型贴片——那是系统自动生成的“干扰原型”,表面无标识,却隐隐散发出紊乱的能量波动,“把它部署在主控室通风管道出口,制造局部信号畸变,掩护无人机接近。”


张峰眼睛一亮:“我们可以做个假动作。先激活贴片,等系统注意力被吸引,再让无人机悄无声息地切入。”


“前提是系统真会被干扰影响。”周敏语气凝重,“它已经展现出学习进化能力。也许它早就预判了这类战术。”


“那就让它预判失败。”秦烈盯着投影中的三阶反制框架,“第一阶段我们切断了物理连接,第二阶段要让它误判生物锚点状态。林雪使用模拟贴片后,我会让她短暂脱离真实共振,制造‘意识失控’假象。系统若试图重新绑定,就会暴露其控制逻辑。”


“可如果它不上当呢?”李薇问。


“那就逼它动。”秦烈说,“主动释放一组错误决策数据——比如假装修复主机核心程序,实则植入逻辑漏洞。它必须响应,否则闭环无法推进。”


会议室陷入短暂沉默。


林雪缓缓卷起左臂袖口,露出X-9β印记。在冷光下,那道痕迹泛着极淡的荧蓝色。


“如果我开始重复别人的话……”她看着众人,声音很轻,“就关掉我。”


没有人接话。


李薇起身走向医疗包,取出一支装有银灰色凝胶的注射器。秦烈接过,蹲下身,轻轻按住林雪小臂。皮肤微凉,血管清晰可见。他将凝胶缓缓注入皮下,动作稳定,没有一丝迟疑。


注射完成后,李薇立即启动监测仪。屏幕上,原本不规则跳动的X-9区域信号逐渐平缓,最终被一层稳定的屏蔽波覆盖。


“初步成功。”她说,“绝缘层形成,外部脉冲抑制率89.6%。”


“足够了。”秦烈站起身,转向陈浩,“监听方案什么时候能上线?”


“我已经设好参数。”陈浩的手指在键盘上停顿了一下,像是想起了什么,又输入了一串旧公司ID密码。终端瞬间黑屏,随即闪现出一行字:


【连接确认:实验体α-7】


不到一秒,屏幕恢复正常,仿佛刚才只是幻觉。


“你看到了吗?”周敏问。


陈浩没回答,只是迅速截取了系统日志,并将其加密存入私人数据库。


“这组密码……不该有权限访问这种层级的信息。”他说,“除非我的身份也被登记在某个原始档案里。”


“或者,”秦烈目光沉静,“你的账号本身就是计划的一部分。”


空气再次凝固。


张峰打破沉默:“不管怎样,行动不能停。无人机改装还需要四十分钟,贴片部署得同步进行。”


“我去安装干扰原型。”秦烈说,“位置选在主控室东侧通风井第三节点,那里是信号盲区,也是系统能量流转的关键节点。”


“我跟你去。”林雪站起身。


“不行。”李薇拦住她,“刚注射完凝胶,至少观察三十分钟。”


“我可以远程监控。”秦烈看了她一眼,“你在会议室待命,等双轨系统确认稳定后再参与下一步。”


林雪抿唇,没再坚持。


秦烈转身走向门口,手中捏着那枚锯齿状贴片。金属外壳微微发烫,像是内部有某种未知能量正在苏醒。


通道灯光忽明忽暗,映出他肩甲上的碳化痕迹。这一次,他没有回头。


当他抵达主控室外围时,通风井盖已被提前移开。他攀爬进入狭窄管道,膝盖抵住冰冷金属壁,缓慢前行。十米后,到达预定节点。他取出贴片,贴在管道内壁接缝处。


就在按下激活键的瞬间,贴片表面蜂窝结构突然亮起,荧光呈现出规律波动——与主控室导能柱的蓝光频率完全一致。


他瞳孔微缩。


这不是巧合。


他迅速掏出记录仪,拍摄下这一帧画面,准备传回会议室。


可就在按下发送键前,仪器屏幕一闪,弹出一条未授权提示:


【接收端拒绝:协议冲突】


他皱眉,切换至备用信道。


同一提示再次跳出。


通讯中断了。


他抬头望向通风口外,主控室的方向。导能柱的蓝光依旧脉动,节奏平稳,却透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同步感。


他忽然意识到——


不是他们在干扰系统。


而是系统,早已渗透进了他们的每一步准备之中。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