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盲点”探秘——守门人与尘封的记录
“盲点”古董店。
这个名字像幽灵一样,在楚墨的脑海中盘旋不去。林风看似随口的指点,却可能是一条通往更广阔秘密世界的关键线索。在无法完全信任林风的情况下,贸然前往无疑是冒险的。但坐等“潘多拉基金会”或下一次“异常点”爆发,同样不是楚墨的风格。
经过三天的周密调查,王特助带来了一份关于“盲点”古董店的初步报告。报告内容却令人意外地……干净。
店主,墨守心,七十四岁,经营该店超过四十年。店铺注册信息正常,纳税记录良好,无任何不良商业记录或违法关联。店铺主要经营一些真假难辨的民间旧物、仿古工艺品,生意清淡,似乎主要靠一些固定的老主顾和偶尔撞上门的猎奇游客维持。店主本人深居简出,性格孤僻,邻里反映他有些“怪”,但具体如何怪,也说不出了所以然。
这份过于“正常”的报告,在眼下这种超常的语境下,反而显得极不正常。
楚墨决定亲自去探一探。但他没有带上叶苒。未知的环境,潜在的不可控因素,他不能让她涉险。
一个周二的下午,天气阴沉。楚墨独自一人,开车来到了位于老城区一条僻静巷弄深处的“盲点”古董店。店铺门面狭小破旧,木质招牌上的字迹斑驳不清,窗户被厚厚的灰尘覆盖,几乎看不清里面。推开门,一阵混合着陈年灰尘、旧纸张、木头腐朽和淡淡奇异熏香的味道扑面而来。
店内光线昏暗,空间逼仄,到处堆满了各种奇形怪状的物品:生锈的金属件、开裂的陶瓷器、色彩黯淡的卷轴、造型古怪的木雕……它们杂乱无章地堆积在一起,仿佛几个世纪的垃圾被随意倾倒于此。空气凝滞,时间在这里似乎都放缓了流速。
一个干瘦矮小的老人正窝在柜台后的一张摇椅里,戴着老花镜,就着一盏昏暗的台灯,用一把小镊子小心翼翼地修补着一本破旧的线装书。他头发花白稀疏,满脸深刻的皱纹,听到门响,只是抬了抬眼皮,浑浊的目光在楚墨身上扫了一下,便又低下头去,仿佛进来的只是一阵无关紧要的风。
“随便看。”老人的声音沙哑得像是砂纸摩擦。
楚墨没有去看那些杂物,他的目光锐利地扫过整个店铺的布局和物品。看似杂乱,但他敏锐地注意到,某些区域的物品摆放似乎暗合某种奇特的韵律,一些物品上的纹饰也并非普通的民俗图案,反而带着某种难以言喻的、古老的象征意味。
他缓步走到柜台前,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站着。
老人依旧专注地修补着他的书,仿佛完全没注意到他的存在。
沉默在弥漫。这是一种无声的较量。
过了足足五分钟,老人才缓缓放下手中的镊子,抬起头,透过老花镜片仔细地打量着楚墨。他的目光不再浑浊,反而透出一种历经沧桑的、洞悉一切的清明。
“年轻人,我这里没有你要找的现代玩意儿。”老人开口,声音依旧沙哑,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你的‘场’太新,太锐利,跟这里的东西不合。”
楚墨心中微凛。对方果然不简单。
“我受人所托,前来请教。”楚墨开口,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忽视的气场。
“受人所托?”老人嗤笑一声,像是听到了什么笑话,“哪个不懂规矩的,让你这么个‘亮闪闪’的家伙跑到我这‘盲点’来请教?”
楚墨没有提林风的名字,只是继续道:“关于一些……‘异常’的事情。比如,城东植物园里的那个‘涡流点’。”
老人的动作几不可查地停顿了一下,随即又恢复了缓慢的修补动作,语气淡漠:“什么涡流点?没听说过。老头子我只知道卖这些破铜烂铁,混口饭吃。”
对方的否认在意料之中。楚墨并不气馁,他换了一种方式,目光落在老人正在修补的那本古书上。书的纸张脆黄,上面的字迹是一种极其古老的篆体,夹杂着一些奇特的符号。
“那本书,”楚墨忽然开口,“第七页右下角那个残缺的符号,是否与‘约束’或‘屏障’有关?”
老人猛地抬起头,眼中精光爆射!他死死地盯着楚墨,脸上的皱纹仿佛都凝固了:“你……看得懂‘灵纹’?!”
楚墨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是一震。他当然看不懂那些古老的文字和符号,但他刚刚那句话,并非基于知识,而是基于直觉!在看到那个符号的瞬间,他体内转化后的契约能量似乎微微波动了一下,与那符号产生了极其微弱的共鸣,一个模糊的概念——“约束”——自然而然地浮现在他脑海!
这转化后的契约,竟然还能对这类古老的神秘符号产生反应?
“略知一二。”楚模棱两可地回答,充分利用了对方的误解。
老人的态度瞬间发生了180度的转变。他放下手中的工具,小心翼翼地将那本古书合上,推了推老花镜,再次上下打量着楚墨,眼神变得无比复杂,有惊讶,有探究,甚至有一丝……敬畏?
“想不到……这年头还有年轻人能接触到真东西……”老人喃喃自语,随即摇了摇头,“不对……你的‘场’不对……不像是修炼出来的……倒像是……‘天生’的?或者……‘嫁接’的?”
他的用词越来越玄乎,却精准地触碰到了真相的边缘。
楚墨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只是保持沉默,营造出一种高深莫测的姿态。
老人盯着他看了半晌,忽然叹了口气:“罢了罢了……既然你能认出‘灵纹’,也算半个圈内人。跟我来吧。”
他颤巍巍地站起身,示意楚墨跟上。他走到店铺最里面一个堆满破旧卷轴的架子前,看似随意地摸索了几下,只听“咔哒”一声轻响,整个架子竟然无声地向侧面滑开,露出了后面一扇低矮的、仅容一人通过的木门!
门后是一道向下的狭窄石阶,一股更浓重的、带着陈腐和奇异药草味的空气涌了出来。
老人拿起一盏古老的油灯点燃,昏黄的光晕照亮了向下的阶梯。“下面是我真正吃饭的家伙什,小心脚下。”
楚墨心中警惕更甚,但好奇心和对信息的渴望压倒了一切。他跟着老人,一步步走下石阶。
地下室的面积出乎意料地大,几乎有上面店铺的两倍。这里不再杂乱,而是井然有序。四壁都是顶天立地的书架,塞满了各种皮革、竹简、线装的古籍。长桌上摆放着各种研磨工具、药材、矿物以及一些半成品的、刻满了类似“灵纹”的器物。空气中药草味、矿物味和旧书味混合,还有一种极其微弱却稳定的能量场,让人心神不由自主地沉静下来。
这里,才是一位真正研究“异常”之人的工作室!
“坐。”老人指了指一张看起来年代久远的木椅,自己则在对面坐下,“现在,可以说说你了。你到底遇到了什么‘异常’?别拿植物园那种小打小闹糊弄我。”
到了这个地步,楚墨知道再隐瞒已无意义,反而可能错失良机。他斟酌着词句,省略了前世契约的具体细节,只概括性地说道:“我……和一位朋友,因为一次意外,建立了一种超乎寻常的感知连接。我们可以共享味觉、情绪,甚至更深层的感知。但这种连接也让我们更容易受到外界异常能量场的干扰,比如植物园的‘涡流点’,甚至……可能被某些技术手段探测。”
他紧紧盯着老人的反应。
墨守心听着,浑浊的眼中不断闪过惊异、恍然、甚至是一丝怜悯的光芒。他久久没有说话,只是用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感知纠缠……味觉为先导……还能被外部探测……”老人喃喃自语,仿佛在回忆什么,“你这情况……倒是让我想起了一些很久远的记载……”
他站起身,在身后那浩如烟海的书籍中翻找了许久,最终抽出一本用某种动物皮包裹的、极其古旧残破的册子。他小心翼翼地翻开,指着其中一页模糊的插图和一些难以辨认的文字。
“看这个,”老人的手指点着插图上一个抽象的、由两个交织的漩涡组成的符号,“古籍中称之为‘同心契’或‘灵犀引’。记载极少,只言片语提到,是极其罕见的、源于巨大执念或因果的深层灵魂绑定,五感互通是最初级的表现。古时被视为一种……‘诅咒’或者‘祝福’,取决于当事人如何对待。”
楚墨的心脏猛地一跳!同心契!灵犀引!这与秦老爷子之前的说法不谋而合,但显然,墨守心这里的记载可能更为古老和详细!
“这上面……有没有提到如何……控制或者防御外部干扰?甚至……反向追踪探测源?”楚墨急切地问。
墨守心看了他一眼,眼神深邃:“‘同心契’本身玄奥无比,古籍记载多是现象描述,具体操控之法早已失传。至于防御……”
他又翻了几页,指着一处更加模糊的段落和几个残缺的符号:“这里提到,强大的‘契’本身会形成一种独特的灵魂频率,如同黑夜中的明灯,既容易吸引‘魑魅魍魉’,也理应具备一定的‘自晦’之能。所谓‘自晦’,便是收敛自身光芒,融入环境,令外邪难察。但这需要极高的双方默契和精神掌控力,非一日之功。”
自晦!收敛自身频率!
楚墨瞬间想到了他和叶苒正在进行的屏障训练!方向是对的!
“那这些符号呢?”楚墨指着那些残缺的“灵纹”。
“这些是古代方士研究出来的辅助‘灵纹’,据说刻画在特定材质上,可以微弱地影响周围能量场,起到安抚、聚焦或者……干扰的作用。”墨守心指了指桌上那些半成品,“但效果有限,且需要正确绘制和激活。你刚才认出的那个,确实是‘守’纹的一部分,用于稳定心神,构筑屏障。”
老人顿了顿,意味深长地看着楚墨:“你那个能认出‘灵纹’的本事……或许,才是你们目前最需要挖掘和掌握的关键。‘契’给予你们的,可能远不止感知共享。”
楚墨心中豁然开朗!转化后的契约,不仅能感知,还能与这些古老的神秘知识产生共鸣!这无疑为他们指明了一条全新的、强大的道路!
“至于追踪探测源……”墨守心摇了摇头,“古籍未有记载。但既然对方能用技术手段探测,其源头必然也存在能量波动。理论上,若你们的‘感知’足够敏锐和精准,或许能像蝙蝠回声定位一样,捕捉到那波动的来源。但这同样需要极强的掌控力和……冒险精神。一不小心,可能反而暴露自己。”
信息量巨大!楚墨的大脑飞速消化着这一切。
“多谢前辈指点。”楚墨真诚地道谢。这次探访,收获远超预期。
墨守心摆了摆手,重新变回了那个孤僻的怪老头:“指点谈不上,等价交换罢了。你告诉我‘同心契’再现于世,这个消息的价值,足够抵偿这些陈年旧纸了。”
他顿了顿,脸色变得严肃起来:“年轻人,既然身负此‘契’,是福是祸,全在你们自己。记住,‘灵纹’是工具,心性才是根本。莫要迷失了方向,反被力量所吞噬。也莫要……轻易相信他人,包括我这个老头子。”
最后一句,带着深深的告诫。
楚墨郑重地点了点头。
离开“盲点”古董店时,天色已近黄昏。楚墨回头看了一眼那扇重新关上的、毫不起眼的木门,心中波澜起伏。
一个全新的世界,正在他面前缓缓揭开神秘的一角。
古老的契约,神秘的灵纹,潜在的威胁,以及……无限的可能性。
他坐进车里,没有立刻发动,而是拿出手机,拨通了叶苒的电话。
“准备一下,”他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兴奋和凝重,“我们的训练,需要进入下一个阶段了。关于‘灵纹’,我们有新东西要学了。”
电话那头的叶苒似乎感受到了他的情绪,安静了一秒,然后坚定地回答:
“好。我等你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