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宴席筹备藏玄机
书名:假太监美食闯江湖 作者:晓锐 本章字数:1465字 发布时间:2025-09-15

日子在战战兢兢的平衡中悄然流逝。张小鱼努力维持着“痴迷厨艺”的人设,一边跟着刘师傅精进手艺,一边小心翼翼地应付着长春宫偶尔传来的“点餐”要求,同时警惕着任何可能的风吹草动。

 

就在他渐渐适应这种如履薄冰的节奏时,御膳房接到了一项重大任务——筹备中秋宫宴。

 

中秋乃重要节庆,宫中照例会举办盛大宴席,邀请皇亲国戚、文武重臣共度佳节。这对于御膳房而言,无疑是一场硬仗,也是展现实力、争夺脸面的关键时刻。

 

整个御膳房如同上了发条般高速运转起来。所有人员取消休假,日夜赶工。采买、备料、拟定菜单、试菜…每个环节都紧张有序,却也暗藏着无形的竞争。

 

总管胡有为亲自坐镇,将任务分派到各局。红案李师傅负责主菜大席,点心局刘师傅负责宴席点心和节庆特供糕点,压力巨大。

 

刘师傅将点心局的人手分成几组,有的负责传统的月饼制作(各种馅料、饼皮),有的负责宴席上搭配的精细点心,有的则专门研制几样能在宴席上博得喝彩的“新奇玩意”。

 

张小鱼因为之前“创新”的名声,被刘师傅点名加入了“新奇玩意”小组,这既是对他的看重,也意味着极大的压力——做得好,可能一鸣惊人;做不好,或者不合时宜,那就可能万劫不复。

 

小组里另外还有两个手艺不错的太监,但对张小鱼这个“空降”的新人并不太服气,尤其觉得他是靠“歪门邪道”上位的。

 

张小鱼无暇顾及这些内部的小摩擦,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点心的研制中。他知道,这次宫宴不同以往,众目睽睽,绝不能行差踏错。他设计的点心,必须既新颖别致,又不能过于突兀,必须符合宫廷宴饮的格调和中秋的寓意。

 

他尝试了几种方案。比如,想用糯米粉做成半透明的玉兔造型,内里包裹流心的奶黄馅,寓意“玉兔捣药”、“团圆甜蜜”。但试验了几次,造型不易把握,蒸制后容易变形,口感也难以达到最佳。

 

时间紧迫,小组内气氛有些焦躁。

 

就在张小鱼苦思冥想之际,他无意中看到负责宴席点心的小组正在制作一种用模具压出各种吉祥图案的传统酥皮点心,心中忽然一动。

 

他找到了刘师傅,提出了一个想法:“师傅,传统的酥皮点心寓意好,但样式或许可稍作变化。能否将酥皮做成更立体的造型?比如,做成小巧的南瓜、寿桃形状,不仅应季(南瓜秋熟),寓意也好(多福多寿)。馅料或许也可尝试些新搭配,比如南瓜泥混合少量咸蛋黄,甜中带咸,风味或许更独特?”

 

刘师傅听了,沉吟片刻。南瓜造型确实新颖应景,咸甜口味在宫廷点心中虽不常见,但并非没有先例,关键在于比例把握。

 

“想法不错。但宴席之上,稳妥为主。咸蛋黄用量必须极少,只能略增风味,不可喧宾夺主。造型也要精致,不能粗糙。”刘师傅提出了要求。

 

“徒弟明白!”张小鱼心中有了底。

 

他立刻着手试验。调整酥皮油糖比例使其更适合造型,反复调试南瓜泥和咸蛋黄馅料的配比,使其口感绵密,咸味似有还无,只会提升甜香的层次感。最后,还用细密的工具刻画出南瓜的纹路,顶部加上一小截绿油油的瓜蒂(用烫过的菠菜梗代替)。

 

当一笼笼栩栩如生、金黄诱人的“金瓜酥”出炉时,浓郁的奶香和淡淡的咸蛋黄香气弥漫开来,引得众人侧目。

 

刘师傅亲自尝了一个,酥皮一碰即碎,内馅香甜绵软,那一点点咸味恰到好处地中和了甜腻,让人回味无穷。

 

“好!”刘师傅难得地露出了笑容,“就是它了!赶紧定量生产,注意火候和造型,务必个个精致!”

 

小组里的另外两人见张小鱼的点心获得了认可,虽然心里还有些别扭,但也不敢再说什么,开始配合着进行大批量制作。

 

张小鱼稍稍松了口气,但他并未放松警惕。宫宴筹备事务繁杂,人员流动大,正是容易出纰漏的时候。他对自己经手的原料、工具都格外留意,成品也反复检查,生怕被人做了手脚。

 

然而,他防得住明枪,却未必防得住暗箭。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假太监美食闯江湖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