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宴风波过后,御膳房表面恢复了往日的忙碌,但底下的暗流却愈发汹涌。点心局的人心照不宣地加强了戒备,尤其是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看管,几乎到了风声鹤唳的地步。刘师傅的脾气也肉眼可见地变差了,对任何一点小疏漏都会大发雷霆,尤其是对红案那边的人,更是没什么好脸色。
张小鱼深知,仅靠防备是防不住的。敌人躲在暗处,一次不成,很可能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直到成功为止。他必须想办法破局。
硬碰硬肯定不行,他势单力薄。最好的办法,是寻找盟友,或者至少是能交换信息、互相提防的“准盟友”。
他将目光投向了御膳房内那些并非李师傅嫡系、又同样受到排挤或边缘化的太监。比如那个因为性格憨直、不懂巴结而一直得不到重用的钱老头;比如几个同样在点心局、手艺不错但因为没背景而默默无闻的师兄;甚至包括其他局里一些同样看不惯李师傅那伙人横行霸道的老实人。
张小鱼开始有意识地接近他们。不再是泛泛的闲聊,而是会在干活的间隙,分享一些自己“琢磨”出来的、能让工作更省力或效果更好的小技巧(比如如何更快地给土豆去皮、如何判断油温等),或者偶尔省下一点点心边角料分给大家尝鲜。
他不再仅仅埋头干活,而是会留意倾听他们的抱怨和八卦,从中筛选有用的信息。比如谁和谁关系不好,谁最近手头紧,谁又听到了什么风声。
他尤其注意和那个负责处理废料、经常与外役杂工接触的钱老头搞好关系。几次帮忙干活和分享“美食”后,钱老头的话匣子也慢慢打开了。
“哼,李扒皮那伙人,最近是越来越嚣张了!”一次休息时,钱老头啃着张小鱼给的酥饼,愤愤不平地低声道,“听说他那个大徒弟,就是新顶替来喜的那个,前天晚上偷偷摸摸出去了好久,也不知道干啥去了!”
张小鱼心里一动,状似无意地问:“哦?去了多久?往哪个方向去了?”
钱老头眯着眼回想:“得有个把时辰吧…好像是往西边…对,西边杂役房那边去了?奇了怪了,他去杂役房干嘛?”
杂役房?张小鱼的心跳微微加速。杂役房…那里有王管事,有小德子那伙看他极不顺眼的人…李师傅的徒弟私下接触杂役房的人?这绝非偶然!
他没有继续追问,以免引起钱老头怀疑,只是附和着抱怨了几句,将话题引开。但这条信息,却被他牢牢记住。
另一次,他从一个经常被外派去收取各宫换季衣物的小太监那里,听到一个消息:长春宫的一个低等宫女,前几日偷偷向人打听过御膳房一个新来的、会做新奇点心的小太监的来历,问得还挺细。
张小鱼背后顿时冒出一层冷汗。长春宫!果然还在调查他!而且方式更加隐蔽了!
通过这些零碎的信息交换和拼凑,张小鱼对御膳房乃至周边的人际关系和潜在矛盾有了更清晰的了解。他也小心翼翼地释放出一些善意和互惠的信号,比如帮人代班、分享技巧等,逐渐赢得了少数几个人的些许好感和信任。
虽然还谈不上牢固的盟友,但至少,他不再是完全孤立无援,有了一两个可以偶尔互通声气、互相提个醒的“自己人”。这张小小的信息网,虽然脆弱,却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