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宫崔嬷嬷的突然介入,如同在紧绷的弓弦上轻轻一拨,瞬间改变了内务府审讯堂内的力量对比和气氛。
堂上几位太监的态度明显变得更加审慎。锁拿来顺的命令被迅速执行。当来顺被如狼似虎的侍卫拖进来时,他脸上早已没了往日的神气,只剩下惊惶失措和面无人色。
分开审讯,严加拷问。内务府的手段绝非儿戏。
在确凿的人证(小德子的指认)和可能存在的物证(张小鱼提供的真正证物已被太医查验)面前,来顺的心理防线很快崩溃。他远不如小德子能扛,几轮拷问下来,便涕泪横流地全部招认了。
据来顺供述,一切确是李师傅在背后指使。李师傅因嫉妒张小鱼屡得赏识,风头盖过红案,便心生恶念,想方设法要除掉这个眼中钉。
那些禁药(经太医查验,确认是几种药性猛烈、配伍不当甚至可能产生毒性的药材混合物和不明膏体),是李师傅不知从何处弄来的偏方,本意是想找机会偷偷下在张小鱼制作的点心里,让他背上“点心有毒”的罪名。甚至可能想借此构陷整个点心局。
之前宫宴前夜破坏金瓜酥,也是他们所为,目的就是让张小鱼和点心局出丑受罚。
而指使小德子夹带物品、以及最后栽赃陷害,都是李师傅策划,由来顺具体执行。他们发现张小鱼似乎在暗中调查后,便决定先下手为强,没想到弄巧成拙,反而暴露了自己。
至于那个永和宫小药童的陀螺,来顺也含糊地承认,确实是他给的,目的是想通过小药童打听一点永和宫的消息,尤其是关于张小鱼熬粥的差事,想看看有没有空子可钻,但药童年纪小,并未提供什么有用信息。
至此,真相大致水落石出。一桩因嫉妒而起的、恶毒的陷害案,脉络清晰。
内务府将审讯结果上报,同时派人彻底搜查了红案那个小仓房,起获了更多未使用的“禁药”原料和制作工具。铁证如山。
李师傅很快被革职查办,来顺和小德子也受到了应有的严惩。御膳房进行了一次清洗,李师傅的党羽被清除殆尽。
张小鱼被当场释放。当他走出内务府那阴森的大门,重见天日时,恍如隔世。
胡有为总管和刘师傅早已等在门外,见到他出来,都是长舒一口气,迎了上来。
“没事了就好!没事了就好!”刘师傅激动地拍着他的肩膀,眼圈都有些发红,“这次真是险之又险!多亏了永和宫太妃娘娘…”
胡有为也难得地露出了如释重负的表情:“小子,这次你受委屈了。也亏得你机警,能查到线索,搬来了太妃娘娘这座救兵。回去好好歇息几天,压压惊。”
看着两位上司关切的眼神,张小鱼心中涌起一阵暖流。这次劫难,虽然凶险,但也让他看清了谁才是真正关心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