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两天,张小鱼度日如年。他既要维持表面的平静,在御膳房正常工作,又要暗中筹划如何窃药,心神消耗极大。
终于,又到了去永和宫熬粥的日子。张小鱼的心情比任何一次都要紧张,但他强迫自己表现得和往常一样,甚至更加沉默恭谨。
踏入永和宫小厨房,一切如旧。太医依旧交代着繁琐的熬粥流程,小药童依旧瞪大眼睛监视着。空气中药香弥漫,但张小鱼却从中敏锐地分辨出几种不同的药材气味——来自太医那边敞开的药箱和正在分拣的药材。
他的目标,就是那些治疗风寒发热的常见药材,如柴胡、黄芩、桂枝等。他不能拿太多,也不能拿太珍稀的,必须看起来像是正常损耗或无意中遗落的。
熬粥的过程漫长而煎熬。张小鱼全神贯注,每一个步骤都做得一丝不苟,不敢有丝毫差错,生怕引起怀疑。同时,他的眼角余光始终留意着太医和小药童的动静,大脑飞速计算着时机。
机会出现在粥快熬好,太医被崔嬷嬷叫出去询问太妃病情,小药童也跟着出去听吩咐的短暂空隙!
只有不到一盏茶的时间!
张小鱼的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腔!他飞快地扫了一眼太医摊开在桌上的药材和药箱。几种他需要的药材正好就在手边!
他动作快如闪电,却又轻巧无声。用手指飞快地捏了一小撮柴胡、几片黄芩、一小段桂枝…每样都只取极少的量,混合在一起,用早就准备好的、极薄韧性又好的油纸包好,迅速塞进袖袋的暗格里。
整个过程不过两三息之间!他甚至能听到自己血液冲刷耳膜的声音。
刚做完这一切,太医和小药童的脚步声就回来了。张小鱼立刻恢复原状,拿起勺子,认真地搅拌着粥锅,仿佛从未离开过灶台。
太医似乎并未察觉异常,小药童也依旧那副懵懂的样子。
张小鱼强作镇定,直到将粥熬好,交给崔嬷嬷,告退离开。走出永和宫很远,他才发现自己的后背早已被冷汗彻底浸透,双腿都有些发软。
成功了!第一步,也是最危险的一步,竟然成功了!
但他不敢有丝毫松懈。如何将药送出去才是下一个难题。直接送去冷宫太冒险,必须借助给青禾送食物的机会。
回到御膳房,他立刻开始准备。他特意做了一种内部可以挖空夹馅的粗粮馍馍,将那一小包珍贵的药材粉末小心地填入其中一个馍馍的中心,然后将口封好,外表看起来与其他馍馍毫无二致。
下一次杂役房来收泔水时,他再次利用钱老头支开旁人,飞快地将那个特殊的馍馍混入几个普通的馍馍中,塞给了前来收取的小德子的继任者(一个小太监),低声道:“麻烦小哥,这些干净的馍馍,若是见到冷宫那边那个叫青禾的小宫女,方便的话就给她吧,看着怪可怜的。”
那小太监有些诧异,但看到是如今御膳房的红人小栗子公公发话,又有好处(张小鱼塞给了他几文钱),便爽快地答应了。
望着泔水车远去的方向,张小鱼的心中充满了忐忑和祈祷。他希望青禾能顺利拿到药,希望那位素未谋面的贵人能挺过这一关,更希望这一切能瞒天过海,不要引来任何风波。
深宫之中,这一次的铤而走险,是情义之举,也是命运之赌。而他手中的筹码,微乎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