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鱼的手指猛地一颤,那本泛黄的药膳书差点脱手掉落。
“赤焰草……忌与凝香露同用,恐生剧毒之效。” “凝香露,乃庆嫔最爱之物。”
这两行字,像两条冰冷的毒蛇,倏地钻入他的眼底,盘踞在他的心头,带来一阵阵令人窒息的寒意。
徐公公这哪里是赠书?这分明是将一把淬了毒的匕首,塞到了他的手里!其用意之狠辣,算计之深远,让张小鱼浑身发冷。
他瞬间明白了徐公公,或者说他背后钟粹宫贤妃的整个谋划!
他们根本不在乎李太妃是死是活。一个久病失宠的先帝妃嫔,无子无势,死活都激不起太大波澜。
他们的真正目标,是庆嫔!
他们早就知道庆嫔的人在盯着永和宫,盯着自己这个突然冒出来的、能接近李太妃药膳的小太监。他们甚至可能知道庆嫔试图拉拢或控制自己未果。
于是,一个一石二鸟,甚至一石三鸟的毒计浮出水面:
先是暗中指使小菊在太妃药材中做手脚,加重太妃病情,制造混乱和可乘之机。然后,由徐公公用桃木符点醒并胁迫自己,将自己逼入他们的阵营。最后,再抛出这个“赤焰草与凝香露相克”的致命信息!
他们想做什么?
他们是想借他张小鱼之手,将赤焰草(他怀里正好就有!)设法掺入李太妃的饮食中。李太妃本就虚寒病重,再用上性燥热的赤焰草,病情必然急剧恶化,甚至可能一命呜呼!
而与此同时,庆嫔素有使用凝香露的习惯。一旦李太妃因“误用”赤焰草而暴毙,追查起来,太医药方中绝无此药,最终只会查到是他张小鱼这个熬粥的小太监暗中做了手脚。严刑拷打之下,他为了活命,会供出什么?
他完全可以“招认”,是庆嫔娘娘身边的某个人(比如那个掌事宫女!)威逼利诱他,让他用此毒计谋害太妃!甚至可能“交出”庆嫔赐予的“信物”!
届时,人证(他张小鱼)“物证”(可能被伪造的信物)俱在,再加上“赤焰草与凝香露相克”这个太医都能验证的“事实”,一切线索都会完美地指向庆嫔——是她,为了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许是记恨太妃昔日恩怨,或许是别的),指使小太监,用这种隐秘的毒计害死了李太妃!
好狠的计策!好毒的谋划!
一旦成功,庆嫔谋害先帝妃嫔的罪名坐实,必将失宠甚至被赐死!而他张小鱼,作为直接行凶的棋子,无论招不招供,最后都难逃一死,被彻底灭口!钟粹宫则完美隐身,除掉了两个潜在的或现实的对手(庆嫔和可能被庆嫔掌控的他),还能在李太妃死后可能引发的势力洗牌中攫取利益。
这根本不是一个选择,而是一条通往悬崖的绝路!徐公公交给他的不是一个机会,而是一道催命符!
张小鱼感到一阵强烈的反胃和眩晕。他扶着冰冷的墙壁,才勉强站稳。宫廷斗争的血腥与残酷,第一次如此赤裸裸、如此具体地展现在他面前,要将他碾碎成齑粉。
不能坐以待毙!
他猛地攥紧了那本书,指节因用力而发白。恐惧之后,一股极强的求生欲和愤怒涌了上来。想拿我当枪使,再当替死鬼?没那么容易!
但他现在该怎么办?直接向庆嫔告发?庆嫔会信他吗?恐怕第一时间就会杀他灭口!向李太妃求助?一个自身难保的病弱太妃,又能做什么?逃跑?宫墙重重,他一个低等太监,能逃到哪里去?
似乎无论怎么看,都是死路一条。
等等……
张小鱼混乱的思绪忽然捕捉到了一丝微光。
徐公公和钟粹宫的计划,有一个关键的前提——李太妃必须死。
如果……李太妃没有死呢?
如果李太妃的病,非但没有恶化,反而……好转了呢?
这个大胆的念头一旦产生,就再也无法遏制。
赤焰草……性燥热,虚寒者慎用。但若是运用得当,对于某些特定的沉疴痼疾,是否也可能有一点……以毒攻毒的奇效?他不懂医术,但他来自信息爆炸的现代,隐约记得一些似是而非的理论。
当然,这风险极大,无异于火中取栗。但比起那条必死的绝路,这似乎又是一线渺茫的生机!
更重要的是,如果李太妃病情好转,徐公公他们的毒计就失去了根基,必然会阵脚大乱!而自己这个“有功之臣”,或许能在永和宫获得更稳固的庇护,甚至……有机会向李太妃暗示某些阴谋,寻求更大的转机!
赌一把!
张小鱼的眼中闪过一丝疯狂而决绝的光芒。他必须赌一把,赌赤焰草的另一面,赌李太妃命不该绝,也赌自己能在这必杀之局中,蹚出一条生路!
他迅速将药膳书藏好,脸上重新恢复平静,只是眼底深处,多了一份孤注一掷的坚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