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永和宫出来,张小鱼感觉自己像是踩在棉花上,脚步虚浮,却又有一种劫后余生般的轻快。那碗粥带来的微弱好转,是他在这场生死赌局中赢下的第一局,也是至关重要的一局。
但他丝毫不敢放松。李太妃病情只是略有缓和,远未到脱离危险的程度。徐公公的毒计像一把依旧悬在头顶的利剑,随时可能落下。他必须利用这短暂的机会窗口,巩固这微弱的优势,并设法反击。
然而,他还没来得及细想下一步该如何行动,一个意想不到的“回报”却率先找上了门。
傍晚时分,他正在御膳房后院清点今日的“订单”记录,一个穿着体面、显然是某位高位妃嫔宫中有头有脸的管事太监,带着两个小太监,径直找到了他。
“你就是小栗子?”那太监下巴微抬,语气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
张小鱼心中警惕,面上却恭敬答道:“回公公的话,正是小的。不知公公是……”
“咱家是长春宫容妃娘娘身边的。”那太监淡淡道,“娘娘近日脾胃不佳,食欲不振。听闻你颇有些调理饮食的新巧心思,连永和宫太妃都肯进你熬的粥?”
张小鱼心里猛地一突。容妃?那位以美貌艳丽和野心勃勃著称的宠妃?她怎么会注意到自己?还提到了永和宫!是巧合,还是……?
他不敢怠慢,连忙道:“容妃娘娘谬赞了!小的惶恐!太妃娘娘肯用粥,全是太医医术高明,御药灵验,小的不过是谨遵吩咐,小心火候罢了,不敢居功。”
那管事太监似乎对他的谦逊并不感兴趣,直接打断了他的话:“甭说这些虚的。娘娘想尝尝你的手艺,点名要一碗开胃消食的羹汤。做得好了,自有你的赏赐。”
这看似是突如其来的恩宠,但张小鱼却从中嗅到了不同寻常的危险气息。容妃与庆嫔不睦在宫中并非秘密,而徐公公背后的钟粹宫贤妃与容妃的关系也颇为微妙。在这个节骨眼上,容妃突然点名要他做吃的,其目的绝不仅仅是“开胃”那么简单。
这更像是一次试探,一次借题发挥,甚至可能是想将他卷入另一场更高级别的妃嫔争斗中。
答应?风险未知,可能成为容妃对付其他人的棋子。 不答应?立刻就会得罪这位正当宠的妃嫔,下场可能更惨。
电光石火间,张小鱼已有了决断。他脸上露出受宠若惊又万分为难的表情:“能得容妃娘娘垂青,是小的八辈子修来的福分!只是……只是小的如今每日需固定时辰去永和宫当差,熬煮药粥耗时颇长,只怕……只怕一时半会儿难以精心做出能奉于娘娘驾前的佳肴,若是匆忙应对,又恐怠慢了娘娘……”
他这话说得极其巧妙,既表达了恭敬和愿意效劳的态度,又抬出了永和宫和“固定时辰”作为婉拒的挡箭牌,暗示自己是“奉命行事”,身不由己,最后还强调需要“精心”制作,为拖延时间留了后路。
那管事太监果然皱了皱眉,永和宫虽然失势,但名分犹在,他也不好强行逼得太紧。他哼了一声:“罢了,娘娘也只是随口一提。你既不得空,便先记着这事。待你得空了,长春宫随时等着你的‘精心’之作。”语气中已带了几分冷意。
送走了长春宫的人,张小鱼后背又是一层冷汗。容妃的突然介入,让本就复杂的局面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暗流汹涌。他感觉自己像一颗被各方势力踢来踢去的石子,稍有不慎就会被碾碎。
然而,福祸相依。容妃的这一举动,虽然带来了新的风险,却也意外地给他提供了一个思路。
徐公公和钟粹宫想借他这把“刀”去杀庆嫔,那他能不能……也想办法借一借其他势力的“势”,来搅浑这潭水,为自己争取生机呢?
比如,这位突然对他表现出“兴趣”的容妃娘娘?
一个更大胆、更冒险的计划雏形,开始在他心中慢慢浮现。他需要更小心地揣摩各方心思,更需要一个合适的时机,将水搅动起来,让那些想让他当棋子的人,自己也站到棋盘上来!
夜色渐深,御膳房的灯火次第熄灭。张小鱼藏身于阴影之中,目光扫过长春宫、钟粹宫、永和宫的方向,眼神闪烁不定。
这池水,是越来越浑了。而他这条小鱼,必须在被淹死之前,学会在激流中逆行,甚至……尝试着去搅动更大的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