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的滋味最是煎熬。自将那包“加料”的点心送出去后,张小鱼便如同惊弓之鸟,每一丝风吹草动都让他心神不宁。他既期盼长春宫那边能有所反应,又害怕反应过来的会是无法承受的雷霆之怒。
御膳房的日常依旧,熬粥、当差、经营着那已大幅收缩的“外卖”网络,但他做每一件事时,都仿佛能感觉到背后有无数双眼睛在盯着。徐公公的沉默,皇帝的余威,长春宫莫测的态度,像几座大山压在他的心头。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那步棋是否走得太过冒险,是否早已被人看穿,正等着他自投罗网。
这种焦虑在第二天下午达到了顶峰。他去永和宫送粥时,发现太医换了一个人。不再是往日那位熟悉的太医,而是一位面容严肃、眼神锐利的中年太医,旁边跟着的药童也换成了两个生面孔。
崔嬷嬷介绍说是太医院轮值,但张小鱼却从那新太医审视的目光中,感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意味。他检查药渣、询问熬煮过程时,格外仔细,问题也格外刁钻,仿佛不是在关心药膳,而是在查验什么。
“近日这粥,都是你一人熬制?未曾假手他人?”新太医状似随意地问道,目光却紧盯着张小鱼的双眼。
张小鱼心中狂跳,强迫自己镇定回答:“回太医话,都是小的亲手熬制,不敢有误。”
“火候、水量、下料顺序,都严格遵照方子?未曾有过任何……增减?”太医的语气平淡,却带着一种不容错辨的探究。
“绝无增减!”张小鱼回答得斩钉截铁,后背却已渗出冷汗,“小的深知药膳关乎娘娘凤体,每一步都谨遵太医您和之前那位太医的吩咐,不敢有丝毫差错。”
新太医盯着他看了片刻,才缓缓移开目光,淡淡道:“嗯,谨慎些是好。太妃娘娘凤体刚有起色,经不起任何波折。”
这番话,听起来像是正常的医嘱,但听在心中有鬼的张小鱼耳中,却字字都像是敲打和警告。是皇帝派来的人?还是徐公公那边开始怀疑药膳出了问题,借太医院之手来探查?
他感觉自己就像走在薄冰之上,冰面之下,无数暗流涌动,随时可能破裂。
接下来的两天,这种无形的压力有增无减。他隐约感觉到,自己似乎被某种力量更严密地“关注”起来了。有时走在宫道上,会觉得似乎有人在不远不近地跟着;有时在御膳房忙碌,会瞥见陌生的面孔在门口一闪而过。
四喜也悄悄告诉他,感觉最近好像有人也在暗中留意他们这几个常在一起的小太监。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张小鱼知道自己必须更加小心,任何一点行差踏错,都可能招致灭顶之灾。他将所有的心思都隐藏起来,表现得比以往更加恭顺、麻木,甚至刻意显得有些笨拙,仿佛完全被皇帝的“褒奖”和后续的压力吓破了胆,只求安稳度日。
然而,就在他几乎要被这沉重的压力压垮,开始后悔自己的冒险之举时,转机,却以一种他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方式,悄然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