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宁宫传来的懿旨,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实则暗流汹涌)的湖面,在御膳房乃至整个宫廷底层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张小鱼——小栗子这个名字,一时间成了众人议论的焦点。
羡慕者有之,嫉妒者有之,暗中揣测者更是数不胜数。一个毫无根基的御膳房低等太监,先是得了皇帝的随口夸赞,紧接着又被慈宁宫点名要去伺候太后药膳,这晋升速度简直匪夷所思。所有人都觉得他定是走了天大的好运,却无人知晓这“好运”背后隐藏的惊涛骇浪。
张小鱼自己更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这突如其来的“恩宠”,非但没有让他感到丝毫安心,反而让他觉得自己被抛到了一个更高、更显眼、也更危险的浪尖上。
慈宁宫!那是太后的地盘,是连皇帝都要晨昏定省的地方!去那里当差,无异于直接置身于整个宫廷权力最核心的漩涡边缘。一言一行,都会被无限放大。更何况,他身上还藏着那么多见不得光的秘密。
这究竟是奖励,还是监视?是保护,还是圈套?
是皇帝因为他“误打误撞”治好了李太妃,真的想给他一个机会?还是皇帝或者太后已经察觉到了什么,想把他放在眼皮子底下方便控制甚至……清算?
亦或是,长春宫容妃娘娘在收到他那份“特殊”的点心后,采取了某种行动,顺势将他推到了太后面前,既是对他“进献”的回应,也是想借此将水搅得更浑?
无数的可能性在他脑中翻滚,每一种都让他不寒而栗。
然而,圣意难违,懿旨已下,他没有任何拒绝的余地。第二天未时初,他怀着赴死般的心情,准时来到了慈宁宫侧门。
通传之后,一位面容严肃的中年嬷嬷将他引了进去。慈宁宫的气氛与永和宫的冷清、御膳房的喧嚣截然不同,这里处处透着一种沉淀下来的、威严而肃穆的宁静。宫人们行走无声,眼神低垂,规矩极大。
他被带到的并非太后日常用膳的主厨房,而是一处相对僻静的小厨房,里面已有两位太医和几个慈宁宫的宫女在等候。药材、食材都已准备妥当,琳琅满目,比永和宫的规格高了不知多少。
引路的嬷嬷冷声道:“以后你就在此当差。每日需熬煮的粥品方子,由太医定时交代。你只负责严格按照吩咐操作,不得有任何自作主张,不得与任何人交谈,做完即刻离开。听明白了?”
“嗻!奴才明白!”张小鱼低头应道,不敢有丝毫怠慢。这里的规矩比他想象得还要严格,几乎不给他任何自由发挥甚至观察的机会。
他收敛心神,全身心地投入到熬粥中。这里的火候、用水、甚至搅拌的力度和频率都有极其苛刻的要求,远比在永和宫时精细繁琐得多。他打起十二分精神,不敢有丝毫差错。
整个过程,那嬷嬷和太医的目光几乎从未离开过他,像是在审视一件没有生命的工具。这种氛围让他感到窒息,却也让他暂时无法去思考那些复杂的阴谋。
直到粥品熬好,由慈宁宫宫女亲自呈走,他被示意可以离开时,他才稍稍松了口气。第一次当差,总算有惊无险地度过了。
走出慈宁宫,午后的阳光照在身上,他却感觉不到丝毫暖意。回头望了一眼那巍峨肃静的宫殿,他感觉自己像是主动走进了一座华丽而危险的鸟笼。
福兮?祸兮?
他不知道这份“恩宠”最终会将他带向何方。但有一点他很清楚,从今天起,他必须更加谨慎,每一步都如同在万丈深渊上走钢丝。慈宁宫既是险地,或许……也可能成为他绝境中的一道护身符?如果他能在太后这里站稳脚跟的话。
只是,那些隐藏在暗处的眼睛,会给他这个机会吗?徐公公,容妃,皇帝……他们又会如何看待他这番新的“际遇”?
新的风暴,似乎正在以他为中心,缓缓凝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