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局位于宫廷的外围区域,靠近西华门,这里的气氛与御膳房的喧嚣忙碌、慈宁宫的肃穆威严截然不同。空气中弥漫着各种来自宫外的、未经精致加工的气息:新鲜瓜果的清香、水产的淡淡腥气、泥土的味道,甚至偶尔还能闻到一丝市井街巷传来的烟火气。
采买处是百味局里一个颇为特殊的部门。这里的太监不像宫内那样时刻紧绷着神经,言行举止间多少带了些宫外人的随意和圆滑。负责带张小鱼的是一个姓王的老太监,在百味局干了二十多年,脸膛红润,见人总是带着三分笑,眼神里透着精明的算计。
“小子,以后你就跟着咱家。”王太监打量着张小鱼,语气还算和善,“咱们这差事,说难不难,说易不易。宫里各位主子的舌头刁着呢,既要东西好,又要来历明,价钱还不能离谱。出了宫门,眼睛放亮些,耳朵竖长些,该打听的打听,不该问的别问,手脚干净,脑子灵活,这差事才能做得长久,明白吗?”
“嗻!谢王公公指点,小的初来乍到,凡事都听您吩咐!”张小鱼恭敬地回答,努力适应着这里的新环境。他知道,这看似宽松的岗位,规矩一点也不少,甚至因为涉及银钱和宫外联系,可能更加敏感。
王太监对他的态度还算满意,简单交代了些采买的流程、注意事项以及需要打交道的几家皇商和固定货栈后,便道:“明儿个正好有一批南边新到的时鲜果子要送进来,咱家带你去认认门路,也见识见识。”
第二天,天蒙蒙亮,张小鱼便跟着王太监,以及另外两个采买处的太监,在一队侍卫的监护下,从西华门侧门走出了紫禁城。
当高大的宫门在身后缓缓闭合,清晨微凉的空气夹杂着完全不同于宫内的、鲜活而复杂的气息扑面而来时,张小鱼竟有片刻的恍惚。街道两旁是低矮的民居和早早开门的店铺,远处传来小贩隐约的叫卖声和车轮碾过青石路的声响。
这就是宫外的世界!他穿越以来,第一次真正踏出那囚笼般的红墙。
王太监熟门熟路地领着他们穿过几条街道,来到一处颇为气派的货栈前。里面早已堆满了各色竹筐木箱,装着水灵灵的荔枝、杨梅、枇杷等南方水果,伙计们忙碌地搬运清点。
“王公公,您老来了!快里面请!今年头一茬的荔枝,给您留着最好的!”货栈掌柜满脸堆笑地迎上来,显然与王太监极熟。
王太监矜持地点点头,开始熟练地检查货物,讨价还价。张小鱼跟在后面,仔细观察学习,同时他那属于现代外卖员的、对生鲜品质和价格的敏感度开始自动运转。
他发现,这宫里的采买,看似严格,实则其中可操作的空间极大。货物的等级划分、价格的浮动、甚至运输损耗的核算,都大有文章可做。王太监和那掌柜之间看似激烈的讨价还价,眼神交流中却透着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
一趟宫外之行回来,张小鱼心中已大致有数。这百味局采买处,油水丰厚,关系错综复杂,既是一个难得的肥差,也是一个步步惊心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