绸缎庄伙计无意间透露的消息,像一道闪电,劈开了张小鱼脑中混沌的迷雾。南边来的“名贵补品”中混入的诡异药材,与徐公公那条未能彻底斩断的毒计线索惊人地重合了!
这绝不仅仅是巧合!
强烈的直觉告诉他,必须抓住这条意外出现的线索。徐公公倒台了,但那条隐藏在深处的毒蛇似乎并未被杀死,只是换了一个更隐蔽的巢穴,甚至可能变得更加危险。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仔细复盘听到的信息:南边来的货、码头卸货、摔了一箱、货主惊慌掩盖、疑似那种诡异药材……
关键点在于“码头”和“货主”。只要能找到当时在场的搬运工或者码头管事,或许就能问出那批货的货主是谁,最终又运往了何处。
但这对他一个小太监来说,太难了。码头鱼龙混杂,他人生地不熟,贸然打听极易打草惊蛇。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了宫外那颗刚刚布下的棋子——石小七。蜜饯铺子接触三教九流,消息灵通,或许能通过他,用更迂回的方式打听到一些情况。
下一次出宫采买时,他再次指定了石家铺子的蜜饯,并在货单不起眼的角落,画了一个极简的小船和问号的图案。
石小七收到货单,看到那标记,心领神会。几天后,张小鱼再次去取货时,石小七在包裹蜜饯的油纸内侧,用糖浆极淡地画了一个歪歪扭扭的箭头,指向“漕帮”两个字,旁边还有一个表示银钱的符号。
漕帮?张小鱼心中一动。是了,码头搬运大多由漕帮势力控制。要想打听消息,少不了要通过他们,而且需要打点银子。
他立刻明白了石小七的意思。下次采买时,他故意多报了一点损耗,将结余的几钱碎银,巧妙地裹在给石小七的“赏钱”里递了过去。
又过了几日,反馈来了。油纸内侧的符号变得更加复杂:一个模糊的人名(或绰号)“黑三”,一个地点“丁字埠头”,还有一个时间“初三午时”。
信息有限,但指向性已经非常明确!石小七通过他的渠道,找到了可能知情的漕帮小头目“黑三”,经常在“丁字埠头”活动,最好在“初三午时”左右去找。
张小鱼计算着日子,距离下月初三还有十来天。他必须想办法在那个时间点,安排一次出宫采买。
这并不容易。采买的时间和地点通常由王太监根据宫内需求和货品情况安排,他一个小行走太监没有决定权。他只能耐心等待,并 subtly地在那几天向王太监推荐一些可能需要去码头附近采购的水产或南方水果。
机会终于来了。初二那天,宫里一位贵人突然想吃新鲜的鲥鱼,而这批鲥鱼预计初三上午会运抵码头货栈。王太监果然将这项采买任务派给了熟悉路线的张小鱼,并叮嘱他务必挑最新鲜的,晌午前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