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课铃一响,教室里像被打开了的汽水瓶,气泡瞬间炸开。椅子腿摩擦地面的声音、翻书的声音、同学间的笑声和呼喊声混成一片。
林染把地理练习册合上,正准备换政治书,耳边传来冯梓的声音:“走,厕所。”
冯梓是她这学期的新同桌,短发,笑起来有两个浅浅的梨涡。虽然认识才两周,但两人已经成了课间固定的“厕所搭子”。
林染点点头,把笔插进笔袋,起身和冯梓并肩走向门口。
刚迈过门槛,她的目光就被走廊那头吸引住了——顾白正和17班的几个男生站在一起说话。
绿色的校服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清爽,顾白的袖口卷到小臂,露出一截干净的手腕。他微微低着头,听同伴说话,嘴角带着淡淡的笑。阳光透过走廊尽头的窗子洒下来,给他的发梢镀上了一层浅金色的光。
林染的心“咚”地跳了一下,脚步下意识慢了半拍。
“等一下。”她压低声音对冯梓说。
冯梓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立刻明白了,冲她挤了个狡黠的眼神:“哦——原来如此。”
“闭嘴。”林染瞪她,却忍不住弯了弯嘴角。两人像做贼一样,放慢脚步,跟在顾白后面不远处。
走廊很宽,中间有一排盆栽,绿萝的叶子在风里轻轻摆动。人来人往,有人抱着书快步走,有人靠在窗边聊天。顾白和朋友们并肩走着,完全没注意到身后的她们。
林染能清楚地看到他的背影——肩膀宽阔,步伐干净利落。她的目光忍不住在他身上停留,却又在下一秒赶紧移开,假装在看墙上的公告。
“你这样盯着人家看,小心被发现。”冯梓用胳膊轻轻碰了碰她,小声调侃。
林染猛地低下头,假装研究地上的瓷砖花纹。耳朵却像被火烧一样发烫。
走到走廊拐角处,顾白和朋友们停了下来。林染心里一紧,赶紧拉着冯梓躲到公告栏后面。
公告栏上贴满了上个月的月考成绩单和运动会的照片,五颜六色的纸张层层叠叠。林染透过照片之间的缝隙偷看——顾白正和一个戴眼镜的男生说话,那是17班的数学课代表,叫李哲。
李哲递给顾白一瓶水,顾白接过,低头拧开瓶盖,喝了一口。
林染的心里像被什么轻轻刺了一下,但很快,她甩了甩头,把那点酸涩压了下去。
“走吧。”冯梓拉了她一把。两人趁着顾白转身的瞬间,快步朝厕所方向走去。
男女厕所在同一层,而且紧挨着。女厕所门口摆着几盆绿萝,叶子油亮;男厕所门口挂着一块蓝色的牌子。
刚走到绿萝旁边,身后就传来脚步声。林染屏住呼吸,低头假装整理袖口。
脚步声从身边经过,带起一阵淡淡的洗衣粉香味——是顾白的味道。
冯梓在旁边憋笑,小声说:“你脸都红到脖子了。”
“闭嘴。”林染压低声音,却没忍住笑了一下。
走进厕所,冰凉的瓷砖和消毒水的味道让她稍微冷静了一点。隔间里有人低声聊天,水声断断续续。
冯梓在她旁边洗手,侧头看她:“你喜欢他多久了?”
林染愣了一下,水流冲击掌心的感觉让她有点出神。
“高一的时候吧。”她轻声说,“第一次月考后,他帮老师发卷子,走到我座位旁边,说‘你名字挺好听的’。”
“就这样?”冯梓挑眉。
“就这样。”林染笑了笑,“后来就一直……注意他。”
冯梓没再说话,只是用毛巾擦手时轻轻碰了碰她的胳膊,像是在安慰,也像是在鼓励。
从厕所出来,走廊安静了一些。林染刚走到拐角,就看见顾白正靠在窗边和李哲聊天。
他的目光不经意地扫了过来,林染的心跳猛地一缩。但她没有像以前那样躲开,而是挺直了背,和冯梓一起走过去。
“你不躲了?”冯梓侧头问。
“为什么要躲?”林染扬了扬下巴,语气平静,“我又没做错事。”
她的声音不大,却透着一股笃定。那一刻,她忽然觉得,喜欢一个人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更不需要因此卑微。
顾白似乎愣了一下,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半秒,然后点了点头。
林染也微微点头,像和一个普通朋友打招呼那样自然。
回到座位上,冯梓凑过来小声说:“行啊林染,有大女主那味儿了。”
林染笑了笑,翻开政治书。她知道,自己的脚步不会因为任何人而停下——即使那个人是顾白。
课堂上的高光
第二节是政治课。周老师抱着一摞卷子走进来,眉头微皱:“上次小测,我们班整体考得不理想。选择题还好,大题失分严重。”
教室里一片安静,只有卷子翻动的声音。林染接过自己的卷子,看到上面的分数——78分。不算差,但离她的目标还有距离。
周老师开始讲评试卷,讲到最后一道大题时停了下来:“这道题,全年级只有不到十个人拿到满分。我们班有一个——林染。”
全班的目光瞬间集中到她身上。林染愣了一下,随即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你给大家讲讲你的思路。”周老师说。
林染站起来,走到讲台前。她深吸一口气,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几个关键词:“设问是‘原因+措施’,材料里提到了‘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所以要结合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两本书的知识点……”
她的声音清晰而稳定,粉笔在黑板上发出“吱呀”的声音。讲到一半,她甚至指出了参考答案里的一个逻辑漏洞:“这里如果只答‘财政投入’,会忽略市场作用,最好加上‘引导社会资本参与’。”
教室里安静极了,连窗外的风吹动树叶的声音都能听见。周老师满意地点点头:“很好,思路清晰,还能发现答案的不足。坐下吧。”
林染回到座位,心里有种说不出的轻松。冯梓冲她竖起了大拇指,小声说:“太酷了!”
课间的小插曲
下课后,走廊上又热闹起来。林染正收拾东西,忽然听到有人喊她的名字。
“林染!”
她抬头,看见李哲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张纸,“顾白让我把这个给你。”
林染愣了一下,接过纸。那是一张地理竞赛报名表,上面写着几个字——“你地理进步挺大的,要不要试试?”
字是顾白的,干净利落。林染的心跳又开始不争气地加速。
冯梓在旁边眼睛都看直了:“哇哦,这算什么?邀请吗?”
林染笑了笑,把报名表放进抽屉:“算同学间的鼓励吧。”
“那你去吗?”冯梓问。
“去啊。”林染抬起头,眼神坚定,“为什么不去?”
结尾的内心独白
那天晚上,林染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窗外的月光透过窗帘的缝隙照进来,在墙上投下一道细长的光。
她想起走廊上的偶遇,想起讲台上的那一刻,也想起顾白的字。
喜欢一个人的心情,像春天的风,轻轻吹过,却能带来满树的花开。
但她更清楚,花开不是为了被欣赏,而是为了自己的生命。
林染在心里对自己说:“我会变得更好,不是为了谁,而是为了我自己。”
隔壁班的距离,不过是一堵墙。而她的路,通向更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