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山林间弥漫着淡淡的雾气,张小鱼藏身于山洞之中,迷离双眼正欲合上,却见阿福身影再度闪现眼前。阿福神色匆匆,携一布囊赠予他:“宫中细作四伏,此地亦非久留之地。此囊中干粮足可支撑三日,速往东北方向行进,至山脚下的猎户村落,或可寻得一线生机。”
张小鱼接过布囊,沉甸甸的触感给予他些许心安。阿福又道:“我已布下疑阵,引开追兵,然容妃心狠手辣,难保无其他眼线。途中切记多加小心,莫要贪恋一时歇息,唯有至猎户村落,方有脱身契机。”张小鱼郑重点头,将布囊斜挎于肩,逃离山洞,一头扎进山林深处。
身形隐匿于丛木之间,他脚下生风,不敢稍作停留。穿过密林,越过溪涧,不知行进了几许光景,直待体力几近透支,才寻得一处隐蔽草丛稍作歇息。此时,山风拂面,带来阵阵松涛之音,却也夹杂着若有若无的人声。他心下一凛,莫非追兵已至?
慌忙起身,继续穿林疾行,视野却渐渐被遮蔽。正当他心浮气躁之际,忽闻前方传来清脆的鸟鸣声,音律婉转,似在为迷途之人指引方向。他心念一动,循声而去,眼前豁然开朗,竟是一片山间空地,绿草如茵,野花烂漫。
空地中央,一位身着灰布长衫的清瘦老者,正手持竹竿,悠然垂钓于清溪之畔。其周身散发出一股与世无争的淡然之气,仿佛这山林间的一切喧嚣纷扰皆与之无关。张小鱼怀着几分忐忑,徐步上前作揖道:“晚辈张小鱼,因遭逢劫难,流落至此,恳请老前辈援手。”
老者微抬眼皮,打量了他一番,随后将竹竿轻轻搁置一旁,缓声言道:“山林间素来藏龙卧虎,老朽虽年迈体衰,却也颇谙些草药之术。看你面带惊恐之色,想必是中了何人暗算。且随我来,或许能助你一臂之力。”
言罢,老者率先起身,沿着蜿蜒小径走向不远处的一间破旧木屋。张小鱼心怀感激,连忙紧随其后。木屋内陈设简陋,仅有一张木桌、几把粗凳以及墙角堆叠的药草。老者示意他坐下,随后从药篓中取出几味草药,将其细细研磨成粉,又以山泉水调和成糊状。
“将此药糊敷于腕上伤处,可解毒止痛,不出半日,伤势当有所缓解。”老者将药碗递至他手中,语气温和如春日暖阳。
张小鱼依言敷药,顿感清凉之意自伤口沁入心脾。他抬头凝视老者,眼眸中满是感激:“前辈恩情,没齿难忘。不知前辈高姓大名,待他日小鱼若有出头之日,定当厚报。”
老者轻笑摇头:“老朽本山野之人,无名无姓,也无需你报答。只是看你眉宇间英气逼人,不该终身困于山野。此溪边有条小舟,你可顺流而下,直至水路交汇处,见一株千年古槐,其下必有贵人相候。机缘到来,切莫错过。”
张小鱼听罢,心下豁然开朗,似有一束光明自幽暗处透来。他再次向老者致谢,旋即走出木屋。果见溪边泊着一叶扁舟,船身虽旧,却甚为坚固。他跃身上船,以竹篙轻点,小舟便顺着溪流悠悠驶去。
水流潺潺,两岸景色如画,张小鱼心中忧虑稍减。回想宫中种种经历,从外卖郎穿越成假太监,历经生死劫难,如今竟被逼至山林,命运多舛,却又于绝境中屡获生机。他暗暗发誓,若真有贵人相助,东山再起之日,必让那些算计他之人瞠目结舌。
小舟顺流直下,约莫半个时辰,溪流渐宽,水面豁然开朗,远处果见一棵参天古槐,虬枝苍劲,直插云霄。张小鱼弃舟登岸,快步奔至槐树之下。环顾四周,见不远处有一青石长亭,亭中隐隐约约坐着一位身着浅蓝长衫的书生,正手持折扇,似在等待什么人。
他心下一紧,莫非这书生便是老者所言的贵人?怀揣着紧张与期待,他快步走向长亭,行至亭前,躬身施礼道:“晚辈张小鱼,适才于山林中得遇一位老者指引,言在此处可见贵人,不知公子是否……”
书生闻声抬头,目光清澈如水,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与欣喜:“山林老者向来神秘,其言多有深意。小兄台能至此处,已是缘分不浅。在下柳子墨,正欲寻一志同道合之人共赴江湖,不知你可愿同往?”
张小鱼听闻此言,心中巨石落地,连忙应允。他知这是命运给予他的又一次转机。二人并肩走出长亭,向着未知的前路迈进。而那古槐树下,张小鱼的过往已然尘封,未来正徐徐展开画卷,等待他以智慧、勇气和坚韧去书写崭新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