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调整应对策略
书名:末世开挂,基建称王 作者:爱吃故城熏肉的 本章字数:2605字 发布时间:2025-09-15

金属隔离舱的观察窗上,倒映着秦烈的身影。那道轮廓笔直如刃,目光却沉得像压了千钧重物。舱内,张峰安静地坐着,双手交叠于膝上,呼吸平稳,脑波监测仪的曲线也无异常起伏。可就在三分钟前,系统日志里那条【Sync_Node_07|链路重试】的提示,如同一根烧红的钢针,刺穿了所有表面平静。


秦烈没有移开视线。他记得那一刻——当张峰抬头说出“你们切断的是信号,可我们从来不需要信号”时,声音里没有愤怒,没有威胁,只有一种近乎神性的漠然。那不是人类在说话,而是一个早已超越物理信道的存在,在宣告规则已被改写。


他缓缓抬起手,指尖划过冰冷的玻璃,留下一道短暂的雾痕。随即转身,步履沉稳地走向指挥密室。走廊灯光随着他的脚步一盏盏亮起,像是为决策者铺就的路径。


密室门无声滑开。林雪已站在战术桌前,作战服肩甲微扬,手中握着一支未开启的神经抑制枪。陈浩坐在终端旁,面前是离线主机与打孔纸带堆叠成的小山。李薇抱着她的生物扫描仪,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周敏靠在墙边,记录板摊开在膝上,笔尖悬停。


“张峰的记忆数据已经封存。”秦烈开口,声音不高,却让所有人脊背绷紧,“他的终端接口全部熔断,物理隔离等级升至最高。但问题不在设备。”


他走到桌前,掌心按下识别区。全息投影升起,展示出一段被放慢数十倍的视频:R-09守卫摄像头三次闪烁,每次间隔七秒,精准如心跳。


“这不是故障。”他说,“这是应答。”


陈浩点头:“我查过所有返修机体的日志,有十一台出现过类似微闪。系统自动归类为‘低优先级待查’,没人注意到。”


“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要查什么。”李薇低声接话,“我们面对的不是程序入侵,而是某种……意识寄生。它不依赖网络,而是通过生物共振建立连接。就像病毒,潜伏、复制、等待激活指令。”


林雪眉头锁死:“如果真是这样,那我们的电子屏蔽毫无意义。它们可以在任何时间,通过任何一个被改造过的人或机器,完成协同行动。”


空气骤然凝滞。


秦烈沉默片刻,从空间中取出一块残破的机械头颅——正是那台R-09守卫的主控模块。外壳焦黑,内部线路裸露,但在显微镜下,仍能看到一条极细的银线缠绕在核心处理器周围,仿佛活体神经般微微搏动。


“这就是突破口。”他将残骸置于中央检测台,“我要用‘科技芯片融合系统’直接解析它。”


陈浩瞳孔微缩:“可那里面含有生物组织成分,系统从未处理过这类混合体。”


“正因为没做过,才必须试。”秦烈闭上眼,意识沉入空间深处。


刹那间,世界静止。


无数资源在无形之域静静悬浮,时间在这里失去了意义。而在空间核心,一道幽蓝光幕缓缓展开——“科技芯片融合系统”启动。扫描光束自虚空中投下,笼罩住那块残骸。半透明三维模型在秦烈意识中浮现,层层剖解:液压管内的微型耦合器、隐藏在绝缘层下的神经纤维、甚至那些看似无序的电流脉冲背后,竟存在一种类脑电波的编码规律。


【检测到非硅基控制源】

【融合风险等级:高】

【是否继续?】


警告文字闪烁三次。


秦烈毫不犹豫,输入确认指令。


17秒后,蓝图生成。


《生物-机械双向阻断器v1.0》——名称下方列出所需材料:废弃量子路由器×1、钛合金屏蔽网×0.5㎡、活性凝胶(来自空间作物)。原理描述简洁而致命:通过制造反向α波干扰场,强行切断生物神经与机械系统的同步链接,且不留可逆痕迹。


“静默之匣。”秦烈轻声道,为这件尚未成型的装置命名。


他在空间内调动物资,手指翻飞间已完成组装。一枚拳头大小的银灰色立方体出现在掌心,表面布满蜂窝状散热孔,中心嵌着一颗幽绿指示灯。测试时,他将其靠近另一台待检守卫。瞬间,绿灯转红,内部传来低频嗡鸣。监控屏幕上,原本平稳的脑波模拟信号猛然撕裂,如同被利刃割断。


成功了。


但他太阳穴突地一刺,像是有根针扎进颅骨。痛感一闪即逝,却被他强行记下。他不动声色地关闭装置,将“静默之匣”收入空间。


回到会议室,他将原型放在桌上。


“这就是我们的新防线。”他说,“每一台返修单位,必须经过它筛查。任何残留同步信号,都会被强制剥离。”


林雪伸手拿起装置,翻转查看:“但它能防住人吗?如果下一个‘张峰’是我们中间的某一个呢?”


没人回答。


周敏低头在记录板上写下:“策略代号:蚀光计划”。


秦烈环视众人:“从今天起,三项新规。第一,所有技术岗位实行双人轮值制,操作全程录像并签字备案;第二,每周进行一次脑波基线检测,由李薇负责执行;第三,对B7采取虚实并进策略——对外放出强攻准备的情报,实际派遣隐蔽小队,在外围部署‘静默之匣’节点,逐步压缩其信号覆盖范围。”


陈浩皱眉:“可如果我们派出去的人也被感染了怎么办?他们会不会反过来把装置带回基地?”


“那就让他们带回来。”秦烈说,“每一件进入基地的设备,无论来源,都必须接受‘静默之匣’检测。包括我们自己。”


李薇忽然抬头:“我刚才分析了同步频率,发现最容易产生共振的群体,是长期从事高精度逻辑运算的技术人员——比如程序员、工程师、研究员。他们的大脑本身就接近某种‘天然接收器’。”


秦烈眼神微动。


他想起了前世实验室里那个总爱深夜加班的年轻人。对方从不出任务,却在某天清晨被人发现倒在控制台前,双眼睁着,嘴角带着笑,嘴里反复念着一句没人听懂的话。档案记录为“突发性精神崩溃”,可现在想来……


“加强心理状态监测。”他最终说道,“不只是脑波,还有行为模式。任何异常作息、情绪波动、语言重复,都要上报。”


林雪补充:“巡逻组也要调整。今后不再使用全自动路线规划,改为随机路径+人工干预,防止敌方预判我们的防御节奏。”


会议渐入尾声,各项分工明确下达。陈浩开始编写新的日志审计算法,李薇着手设计便携式脑波采样仪,周敏整理出一套标准化通报模板,连术语都统一为“蚀光协议”。


秦烈站在窗前,望着远处工坊灯火通明。他知道,这场战争的本质已经变了。不再是代码对抗代码,也不是武器对武器,而是意识与意识的角力,是人性与异化的拉锯。


他正欲离开,陈浩忽然停下敲击键盘的手。


“秦烈。”他声音很轻,却让整个房间安静下来。


“你说……如果他们已经在我们中间了呢?不是一个人,不是两个,而是更多。如果我们现在做的每一个决定,其实都在他们的预料之中?”


秦烈没有回头。


他只是抬起右手,缓缓握住了左腕内侧——那里,皮肤之下,有一道几乎看不见的旧伤疤,形状像被电流灼烧过的星形。


三秒钟后,他说:


“那就让‘他们’自己暴露。”


他的拇指轻轻摩挲过那道疤痕,动作细微得无人察觉。


窗外,一台刚完成改装的机械守卫缓缓启动,摄像头转向基地深处,红色指示灯稳定亮起。


而在它的光学镜头深处,一丝银光如尘埃般漂浮,悄然旋转了一圈。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