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的冷光在指挥密室的地面上拖出细长的影线,像一道道未闭合的电路。全息投影仪尚未启动,战术桌边缘一圈微弱的待机蓝光,映得四周墙面泛着青灰。秦烈站在桌前,指尖轻点台面,唤醒系统的一瞬,空气中浮现出三组交错的数据流——来自“静默之匣”的测试报告、外围节点部署模拟图,以及一份刚由李薇提交的神经共振阈值分析。
林雪靠在门框边,作战服肩扣微微松开,手里握着一支新配发的便携扫描笔。她没说话,只是盯着那三股数据流缓慢旋转,仿佛在确认它们是否仍遵循人类逻辑。
“所有人到齐了。”秦烈开口,声音不高,却让角落里的陈浩立刻抬起了头。后者正低头调试终端,手指悬在回车键上方,像是怕按下去会惊动什么。
“蚀光计划,进入最终定案阶段。”秦烈将手掌覆于识别区,全息界面骤然展开,一幅立体城市模型浮现,B7区域被标为深红色,七座应急供电舱的位置闪烁着微弱黄点。
“第一阶段:布网。”他调出一组伪装装置的设计图,“陈浩提出的‘广告投影仪嵌套方案’通过。首批十个‘静默之匣’节点将在今晚完成改装,利用城市残余电网维持低功耗运行。热管理由张峰远程协助优化,外壳采用复合隔热层,确保红外特征低于环境背景值。”
陈浩终于松开按键,抬头:“我已经写完自动化监控程序。每个节点独立运作,一旦检测到同步信号尝试激活,立即启动自毁协议,不留反向追踪路径。”
“第二阶段:筛查。”秦烈切换画面,显示一组脑波采样流程,“所有返厂机械单位必须经过‘静默之匣’双重验证。李薇开发的活性凝胶贴片已量产,未来七十二小时内完成全员生物标记建档。”
林雪走到桌边,将扫描笔放在台面:“我建议增加一项——心理应激反应测试。”
众人目光集中过来。
“不是审讯,也不是怀疑。”她语气平稳,“而是模拟高压情境,比如突发断电、通讯中断、队友异常行为。观察每个人在压力下的神经反馈是否存在延迟或共振倾向。这样既能避免误判,也能提前发现潜在脆弱点。”
李薇点头:“可以结合贴片数据,做动态对比。我们不需要知道你在想什么,只关心你的大脑是否还在‘自己控制’。”
短暂沉默后,周敏在记录板上写下:“准入标准升级:生理基线 + 行为稳定性 + 应激响应三重认证。”
秦烈看着她落笔,忽然问:“如果你发现某人三项全过,但他做的事违背团队原则呢?”
周敏笔尖一顿,抬头:“你是说……制度管不住人心?”
没人接话。
秦烈没有回答,只是将手移向空间入口,取出一块密封容器。里面是R-09守卫的核心残骸,银线仍在缓慢搏动,如同休眠的寄生根须。
“这就是证据。”他将容器置于中央,“这不是程序漏洞,也不是设备故障。这是一种能跨越机械与生物界限的意识链接。它不依赖网络,不留下日志,甚至能在断电状态下完成应答。”
他放大一段视频——摄像头三次闪烁,间隔七秒,精准如心跳。
“它已经学会模仿正常状态。所以,我们的防御不能只靠技术。”
林雪接过话:“第三阶段,是信任重构。”
她调出一张新的部署图:“巡逻路线取消固定算法,改为每日人工干预+随机偏移。技术岗位实行双人轮值,操作全程录像并签字备案。任何单人接触高危系统的权限,全部收回。”
“还包括命令链。”秦烈补充。
他走向主控终端,输入一串指令。屏幕亮起,提示需双人生物认证。
“从现在起,所有关键指令必须由两名指挥层成员同步授权。密钥基于实时脑波基线与心率变异性生成,每次使用后自动销毁。”
陈浩皱眉:“但如果入侵者能模仿脑波模式呢?”
“那就再加一层。”秦烈抬起左手,掌心向下,轻轻按在读取器上,“主控权限,写入空间芯片系统。”
空气微微一颤。
那是只有他知道的通道——科技芯片融合系统的底层接口。物理隔绝,时间静止,连信号都无法穿透。
“这意味着,”他说,“哪怕外面的所有系统都被接管,只要我还站着,就能重启一切。”
会议室陷入长久寂静。
周敏忽然轻声问:“如果……有一个人,通过了所有测试,遵守所有规则,甚至比谁都更坚定地执行计划——可他做的每一步,其实都在帮对方推进目标呢?”
她的笔停在纸面,墨迹微微晕开。
“那是系统的问题吗?”她继续说,“还是说,人性本身就有无法填补的缝隙?”
没有人回答。
秦烈只是缓缓闭眼,意识沉入空间深处。幽蓝光幕再次展开,科技芯片融合系统静静悬浮,等待指令。
【生物熵值密钥生成中】 【双链验证机制载入】 【主控权限迁移进度:98%】
最后一行字符跳动了一下。
然后,极快地闪过一帧不属于当前界面的符号——扭曲的线条勾勒出一个星形轮廓,与他左腕内侧的旧伤疤完全一致。
画面恢复正常。
系统提示:【权限锁定完成】
秦烈睁眼,转身面向众人。
“蚀光计划,批准执行。”
命令逐级下发。工坊灯火通明,十台伪装成废弃广告投影仪的装置整齐排列。外壳漆皮剥落,内部却藏着银灰色立方体,蜂窝状散热孔微微震颤。陈浩亲自检查每一台的量子迷彩膜覆盖情况,手指划过表面,确认光学遮蔽层无破损。
“第一批次,准备就绪。”他对通讯器说。
林雪站在测试台旁,手中拿着一台手持式干扰检测仪。她按下启动键,仪器屏幕显示环境信号平稳。
就在她准备记录数据时,其中一台装置的指示灯忽然闪了一下——绿色脉冲,持续0.3秒,频率与R-09摄像头的三次闪烁完全一致。
她皱眉,靠近查看。
屏幕数值未变,日志也无异常标记。
她伸手触碰外壳,温度正常。
“可能是电流波动。”陈浩走过来,看了眼监控后台,“测试过程中偶发现象,已归类为噪声。”
林雪没说话,只是将检测仪贴近装置底部,重新扫描。
信号曲线平滑如初。
她点点头,记下编号,放入待运清单。
远处,秦烈站在高层走廊尽头,望着工坊方向。夜风穿过通风口,在金属管道间发出低频嗡鸣。他抬起右手,拇指缓缓摩挲过左腕内侧那道星形疤痕。
皮肤之下,似乎有极其细微的震动,转瞬即逝。
他收回手,打开通讯频道。
“通知前线,第一批节点,准予投放。”
指令下达三分钟后,第一辆改装运输车驶出基地侧门,车顶装载着伪装投影仪,缓缓融入废墟的阴影。
车内,驾驶员戴着新型神经监测贴片,表情平静。车载系统显示其脑波频率稳定,心率正常。
但在无人注意的瞬间,副驾驶座下方,一枚原本应处于关机状态的备用电源模块,内部电路轻微跳动了一次——一次本不该存在的微电流脉冲,沿着接地线悄然蔓延,最终消失在黑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