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叶公好龙
书名:中国神话故事传说 作者:邪神风雨 本章字数:3268字 发布时间:2025-09-22

春秋战国年间,叶邑的秋阳总带着琥珀般的暖光,透过雕花窗棂,落在叶公书房的龙纹案几上。叶公名子高,是叶邑的地方长官,生平最嗜 “龙”—— 府中梁柱雕着鳞爪分明的盘龙,窗纱绣着衔珠戏水的游龙,连他常穿的锦袍,衣襟袖口都缀着金线绣的龙纹;案头摆着荆山玉琢的龙形镇纸,墙上挂着鲁国产的龙纹绢画,甚至连祭祀用的鼎器,都刻着 “应龙行云” 的纹样。

“大人又在画龙?” 老管家捧着刚磨好的墨锭走进来,见叶公正伏案挥毫,笔尖蘸着朱砂,在宣纸上勾勒龙的眼瞳。那龙的轮廓已初具形态,龙角如珊瑚般分叉,龙鳞层层叠叠,仿佛蘸着水光,唯独眼瞳留白,似在等最后一笔点睛。

叶公放下笔,指尖摩挲着画纸上的龙身:“昨日梦见应龙显圣,它的眼瞳是琥珀色的,像含着落日的光。我得把这模样画下来,刻在祠堂的梁柱上,也好让先祖看看,如今咱们叶邑,连龙的模样都记挂得这般清楚。”

老管家叹了口气:“大人对龙的心意,连城里的孩童都知道。只是…… 祖上流传的话说,咱们叶家曾受应龙恩惠,若真有龙现身,大人可得好生相待。”

叶公笑了:“我盼着龙来还来不及,怎会怠慢?若真有龙肯来我府中,我必以玉食相待,以锦缎为榻,让它住得舒心。”

这话并非虚言。叶公不仅爱龙的模样,更敬龙的神性。叶邑背靠昆吾山,每年雨季总有山洪,叶公便在城外修了 “龙渊祠”,每逢初一十五,亲自带着祭品祭祀,祈求应龙庇佑百姓平安。祠中供奉的应龙雕像,是他请邻国最好的工匠,用整块青石雕琢而成,龙身缠绕着云纹,爪子下托着一颗白玉珠,据说那珠子是叶公祖传的 “龙涎玉”,能感知龙气。

这年夏天,叶邑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旱。昆吾山的溪流断了源头,田里的禾苗枯得能一折就断,村民们提着空陶罐跪在龙渊祠前,哭求应龙降雨。叶公更是心急,每日清晨都带着三牲祭品去祠中祭拜,跪在应龙雕像前,额头磕得渗血:“应龙大神,求您降下甘霖,救救叶邑的百姓。若能如愿,我必重修祠堂,以黄金铸您的鳞片!”

祭拜的第七天,天空突然变了颜色。原本晴朗的日头被乌云遮住,乌云不是寻常的灰黑色,而是泛着淡淡的金光,在空中缓缓聚成龙的形状 —— 龙首高昂,龙身蜿蜒,龙尾扫过云端,竟真的如叶公画中的应龙模样!

“龙!是龙来了!” 村民们惊呼着跪倒在地,连大气都不敢喘。叶公站在祠前,抬头望着空中的龙形乌云,心脏狂跳 —— 他画了一辈子龙,从未想过真能见到神龙显圣。

就在这时,乌云中落下一道金光,化作一条通体雪白的应龙,龙角如琉璃般剔透,龙瞳果然是琥珀色的,正温和地注视着叶公。应龙的鳞片在阳光下泛着银光,龙爪轻轻落在祠堂前的空地上,没有掀起半点尘土,只有一股清润的水汽弥漫开来,枯焦的野草竟瞬间冒出了嫩芽。

“叶公之子高,” 应龙开口说话,声音像清泉流过玉石,温和却带着神性的威严,“你连日祭拜,求雨救民,心意虔诚,我便应你所求。”

叶公本该欣喜若狂,可当应龙真正站在他面前时,一股莫名的恐惧却从心底翻涌上来。应龙的身躯比他画中的还要庞大,龙爪锋利得能轻易划破岩石,龙瞳虽温和,却透着洞悉人心的光,让他觉得自己的心思都被看得一清二楚。他下意识地后退了一步,脚腕撞到了祭祀用的铜鼎,鼎中的香灰撒了一地。

应龙眼中闪过一丝困惑:“你不是盼着我来吗?为何后退?”

叶公张了张嘴,却发不出声音。他看着应龙的龙爪,想起自己画中那些圆润的爪尖;看着应龙的鳞片,想起自己锦袍上那些柔软的绣纹 —— 原来真正的龙,不是他笔下那般温顺,而是带着一种让人敬畏的力量,一种让他不敢靠近的威严。恐惧像藤蔓一样缠住他的心脏,他转身就往府中跑,连掉在地上的锦袍下摆被风吹得翻飞,都没敢回头。

应龙看着他仓皇逃窜的背影,琥珀色的龙瞳中满是失望。它轻轻叹了口气,龙爪抬起,空中的乌云开始下雨 —— 不是倾盆大雨,而是细密的甘霖,落在枯焦的田里,落在村民的脸上,却唯独绕开了叶公逃跑的方向。

“大神,叶公他……” 老管家跪在地上,看着应龙,眼眶泛红,“他不是有意怠慢,只是从未见过真的神龙,一时慌了神。”

应龙没有说话,只是用龙爪碰了碰祠堂前的青石雕像,雕像的眼瞳突然亮起金光:“我知他敬龙,却只敬画中的龙、雕中的龙,而非真正的龙。也罢,我既已应下降雨,便不会食言。只是这叶邑的龙缘,怕是要断了。”

说完,应龙化作一道金光,重新融入乌云中。乌云随着甘霖的落下渐渐散去,只留下空中一道淡淡的龙形光晕,转瞬也消失不见。

叶公跑回府中,躲在书房的柜子里,浑身发抖。直到听见外面传来村民的欢呼 ——“下雨了!下雨了!” 他才敢慢慢探出头,透过窗缝看到田里的禾苗重新挺直了腰杆,村民们举着陶罐接雨,脸上满是喜悦。可他心里却没有半分欣喜,只有浓浓的悔意和羞愧。

“我竟如此胆小……” 叶公坐在龙纹案几前,看着自己画了一半的应龙图,狠狠扇了自己一巴掌。他想起自己说过要以玉食待龙,要以锦缎为榻,可真正见到龙时,却吓得落荒而逃;想起村民们说他是 “叶邑第一爱龙人”,可他的爱,竟如此不堪一击。

第二天清晨,叶公带着祭品再次来到龙渊祠。祠堂前的青石雕像,眼瞳中的金光已经褪去,只有龙爪下的龙涎玉,还泛着淡淡的光泽。他跪在雕像前,把自己画的所有龙图都烧了,口中默念:“应龙大神,是我浅薄,只爱龙的形,不爱龙的神。我知道错了,求您再给我一次机会,让我弥补过错。”

接下来的日子,叶公变了。他不再执着于画龙、雕龙,而是把精力都放在了治理叶邑上。他组织村民挖渠引水,把甘霖存进蓄水池,以防下次旱灾;他把府中那些龙形的玉器、锦袍都变卖了,换成粮食分给穷苦的村民;他还在龙渊祠旁盖了一所学堂,教孩子们认识山川河流,告诉他们龙不是仅供观赏的纹样,而是守护一方水土的神灵,要心怀敬畏,而非只爱表面的模样。

老管家看着他的变化,欣慰地说:“大人现在,才是真的懂龙了。”

叶公笑了笑,从怀中掏出一块小小的龙涎玉 —— 那是他从雕像上取下来的,每天都带在身上,提醒自己曾经的过错。“我只是想让应龙大神知道,叶邑的人,不仅记挂龙的模样,更记挂龙的恩情。”

秋末的一天,叶公正在学堂教孩子们认识星图,突然看见空中飘来一朵祥云,祥云上站着一个身穿白衣的少年,少年的眼睛是琥珀色的,腰间挂着一块龙形玉佩,正是应龙的模样。

“叶公,” 少年开口,声音还是那熟悉的清泉般的音色,“你知错能改,心怀百姓,我都看在眼里。”

叶公又惊又喜,连忙起身行礼:“应龙大神,您肯原谅我了?”

少年点头,从祥云上走下来,递给叶公一片龙鳞:“这是我的逆鳞,你把它嵌在龙渊祠的雕像上,以后叶邑若有难,只需对着雕像默念我的名字,我自会前来相助。” 他顿了顿,又说,“真正的‘好龙’,不是爱它的形,而是敬它的神,承它的志。你做到了。”

叶公接过龙鳞,鳞片温热,像带着阳光的温度。他看着少年重新化作应龙,飞向云端,心中满是感激。

后来,叶公把龙鳞嵌在了雕像上,龙渊祠的香火越来越旺。叶邑的百姓们都知道,他们的叶公曾因惧怕神龙而逃跑,却又因知错能改而得到神龙的原谅。人们把这个故事传了下来,告诫后人:喜欢一样东西,不能只看它的表面,更要理解它的本质;敬畏一种力量,不能只停留在口头,更要付诸行动。

许多年后,叶公去世了,百姓们把他葬在龙渊祠旁,墓碑上刻着一条没有鳞片的龙 —— 那是叶公生前特意嘱咐的,他说自己不配拥有完整的龙纹,只愿用这样的方式,永远记挂着应龙的教诲。

而龙渊祠的雕像,因为嵌了应龙的逆鳞,每年雨季都会泛出淡淡的金光,叶邑再也没有遭遇过旱灾。孩子们常常在祠堂前玩耍,听老人们讲叶公好龙的故事,听应龙庇佑叶邑的传说。

有人说,每逢月圆之夜,能看见应龙的身影在祠堂上空盘旋,龙瞳中的琥珀色光芒,像在守护着这片土地,也像在提醒着每一个人:真正的喜爱,是发自内心的理解与敬畏;真正的成长,是敢于面对自己的过错,并努力弥补。

这便是叶公好龙的神话传说。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笑话,而是一段关于成长与醒悟的故事 —— 叶公曾因表面的喜爱而失态,却又因内心的悔悟而蜕变,最终懂得了 “好龙” 的真谛。就像我们每个人,或许都曾有过 “叶公” 般的时刻,喜欢一样东西,却害怕它的真实;敬畏一种力量,却不敢面对它的本质。但只要愿意反思,愿意改变,就能从 “好其形” 走向 “好其神”,从浅薄的喜爱,走向深刻的理解与敬畏。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中国神话故事传说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