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刘伯温斩龙脉
书名:中国神话故事传说 作者:邪神风雨 本章字数:3588字 发布时间:2025-09-23

洪武三年的秋,南京城的紫金山总飘着一层淡雾。刘伯温站在奉天殿的丹陛上,指尖捏着的罗盘指针疯狂转动,铜盘面的八卦纹泛着冷光 —— 自上月朱元璋定都南京,紫金山的地脉就总不安分,夜里常能听见地底传来隐隐的龙吟,钦天监奏报,说是天下残存的龙脉之气相互感应,恐扰新朝国运。

“伯温,”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手指敲击着案上的玉玺,声音沉得像紫金山的岩石,“朕知你精通天文地理,能断阴阳。今日召你,是要你去斩尽天下龙脉,绝了那些觊觎江山的隐患。”

殿外突然刮进一阵风,吹得刘伯温的官袍下摆翻飞。他抬头看向朱元璋,见龙椅上的天子眼神锐利,却藏着一丝不安 —— 新朝初立,北有元蒙残余,南有土司割据,若真有龙脉助逆,后果不堪设想。刘伯温躬身行礼,掌心的罗盘渐渐平稳:“臣遵旨。只是龙脉乃天地灵气所聚,斩之恐伤地脉,需寻得‘顺天’之法,不可一味强断。”

朱元璋从案上拿起一柄长刀,刀身泛着暗金色,刀柄刻着复杂的龙纹,正是当年徐达北伐时从元廷国库缴获的 “斩龙刀”。“此刀乃陨铁所铸,曾斩过元人的‘黄金龙脉’,赐你用之。若遇顽抗的龙脉精怪,不必手软。”

刘伯温接过斩龙刀,只觉刀柄传来一股凉意,像是有寒气顺着指尖往心口钻。他忽然想起年轻时在武当山学艺,师父曾说:“龙脉者,非仅为帝王服务,更是一方水土的生机。断龙脉如断人之血脉,需慎之又慎。”

三日后,刘伯温带着两名随从,背着斩龙刀与八卦镜,踏上了寻脉之路。首站是秦岭 —— 钦天监说,秦岭乃天下龙脉之祖,余脉遍布南北,若能断其主峰龙脉,其余支脉自会削弱。

秦岭深处的云雾比南京城更浓,走了三日,才见一片依山而建的村落。村里的房屋都是青石垒的,屋顶覆着厚厚的茅草,奇怪的是,此时已入秋,村里的桃树却还开着花,花瓣落在地上,竟不沾半点尘土。

“老先生,借问这村子为何如此奇异?” 刘伯温拦住一位挎着竹篮的老者,见他须发皆白,却面色红润,手里的篮子里装着刚采的灵芝,灵芝上还沾着露水。

老者打量着刘伯温,目光落在他背上的斩龙刀上,眉头皱了起来:“客人是来斩龙脉的吧?这村子叫‘龙栖村’,靠着秦岭主峰的龙脉,村民靠龙脉灵气滋养,才能四季有收成,老人孩子都少生病。你们若斩了龙脉,这村子就完了。”

刘伯温心头一沉。他跟着老者走进村里,见孩童在溪边嬉戏,溪水清澈见底,水底的鹅卵石竟泛着淡淡的青气 —— 那是龙脉灵气外泄的迹象。老者把他领进一间石屋,屋里的石桌上摆着一个龟甲,龟甲上刻着八卦纹,与他的罗盘纹路隐隐呼应。

“这是玄龟壳,” 老者指着龟甲,“玄龟守着秦岭龙脉的眼,已有千年。它说,龙脉不是帝王的私产,是护佑百姓的生机。你们若硬要斩,它不会答应。”

话音刚落,屋外突然传来一阵震动,溪水开始翻涌,村口的桃树林里飘出一团青气,青气渐渐凝成一只巨大的玄龟虚影,玄龟的背甲上刻着秦岭的地形图,眼睛是两颗莹白的玉石,正冷冷地盯着刘伯温。

“先生,你看!” 随从惊呼着拔出腰刀,却被刘伯温拦住。他放下斩龙刀,从怀中掏出八卦镜,镜面对着玄龟虚影,镜中映出的不是玄龟,而是龙栖村的景象 —— 村民们在田里劳作,孩童在桃树下玩耍,老者在溪边采药,一派安宁。

“玄龟前辈,” 刘伯温对着虚影拱手,“我知龙脉护民,可君命难违。若不斩龙脉,恐有逆贼借龙脉之气作乱,届时战乱四起,百姓更苦。”

玄龟虚影沉默片刻,背甲上的地形图突然亮起,指着秦岭主峰西侧的一道山谷:“那处是龙脉的‘余气口’,而非‘主脉眼’。你若在此处用八卦镜封印,可断龙脉外泄的戾气,又不伤及主脉生机。这样,既不违你君命,也不害这村子百姓。”

刘伯温大喜,跟着玄龟虚影来到山谷。山谷里长满了青竹,竹节上泛着青气,正是龙脉余气汇聚之地。他取出八卦镜,按照玄龟的指引,将镜面贴在一块青石上,口中默念道家咒语:“天地玄宗,万炁本根,封印戾气,护佑生民。”

八卦镜突然亮起金光,金光顺着青石渗入地底,山谷里的青气渐渐变得柔和,不再像之前那般躁动。玄龟虚影看着这一幕,缓缓消散:“先生有慈悲心,日后斩脉,需多观百姓生计,莫要被‘君命’迷了眼。”

离开龙栖村时,老者送了他一袋灵芝:“这灵芝沾了龙脉灵气,能安神定魂,或许能帮你应对日后的凶险。” 刘伯温接过灵芝,心中满是感激 —— 他原以为斩龙脉是铁血之事,却没想到竟能在天地灵物的指引下,找到两全之法。

下一站是昆仑余脉。昆仑山乃万山之祖,余脉延伸至西域,钦天监说,这脉龙脉若被元蒙残余利用,恐会引发西域战乱。刘伯温刚踏入昆仑山脉,就被一阵寒风拦住 —— 寒风中站着一个身穿白衣的少女,少女的头发像雪一样白,眼睛是淡蓝色的,手里捧着一朵雪莲,雪莲的花瓣泛着莹光。

“你就是来斩龙脉的刘伯温?” 少女开口,声音像冰珠落在玉盘上,“这昆仑余脉是我守护的,它关乎西域的水源,若你斩了它,西域的绿洲会变成沙漠,百姓会渴死。”

刘伯温看着少女,见她身上的白衣竟与雪莲融为一体,便知她是雪莲成精,守护昆仑龙脉已有百年。“姑娘放心,我不会硬斩龙脉。只是元蒙残余若借龙脉之气作乱,西域百姓同样会遭难,你可有办法既保龙脉,又防逆贼?”

少女低头看着手中的雪莲,忽然将雪莲递给他:“这是‘镇脉雪莲’,能安抚龙脉之气,让它不被邪祟利用。你把它种在龙脉的‘水源口’,再用你的斩龙刀刻一道‘护水符’,就能护住西域的水源,也能阻止逆贼借气。”

刘伯温跟着少女来到龙脉水源口。那是一处温泉,温泉水冒着热气,水里泛着淡淡的青气,正是龙脉灵气滋养的水源。他接过镇脉雪莲,小心翼翼地种在温泉边,又拔出斩龙刀,在一块岩石上刻下护水符 —— 刀身刚碰到岩石,就传来一阵龙吟,岩石上的符纹竟自己亮起,与温泉里的青气相互呼应。

“这样就好了,” 少女看着温泉里渐渐平稳的青气,脸上露出笑容,“日后若有邪祟靠近,护水符会自动亮起,镇脉雪莲也会散发寒气,把他们赶走。”

刘伯温对着少女拱手:“多谢姑娘相助。我原以为斩龙脉是与天地为敌,如今才知,只要心怀百姓,天地灵物自会相助。”

最后一站是江淮龙脉。江淮之地曾是元末战乱最烈之处,龙脉被戾气污染,时常引发洪涝,百姓苦不堪言。刘伯温刚到江淮,就见河水泛滥,农田被淹,村民们在堤岸上哭喊着加固堤坝,却根本挡不住汹涌的洪水。

“先生,快救救我们!” 一个村民看到刘伯温,跪下来哀求,“这洪水是龙脉戾气引发的,每年都来,我们实在熬不住了!”

刘伯温取出罗盘,罗盘指针疯狂转动,指向河中央的一处漩涡 —— 那正是龙脉戾气汇聚之地。他拔出斩龙刀,刀身一接触空气,就发出阵阵龙吟,像是在呼应地底的龙脉。

“这次的龙脉被戾气污染,若不斩去戾气,百姓永无宁日。” 刘伯温对随从说,“你们帮村民加固堤坝,我去斩戾气。”

他纵身跃到河中央,踩着一块浮木,举起斩龙刀。刀身的金光与河底的戾气相撞,激起巨大的浪花。刘伯温闭上眼,回忆起玄龟和雪莲精的话,心中默念:“我斩的是戾气,不是龙脉生机,求天地灵物助我。”

突然,河底传来一阵温和的龙吟,与斩龙刀的龙吟相互呼应。一道青气从河底升起,青气中竟有无数鱼虾的虚影,像是在帮他引导戾气。刘伯温抓住机会,将斩龙刀对着漩涡狠狠劈下 —— 金光闪过,漩涡中的戾气被劈成两半,渐渐消散在水中。

洪水慢慢退去,河底露出了湿润的土地,土地上竟冒出了嫩绿的草芽。村民们欢呼着跑到堤岸上,对着刘伯温磕头:“多谢先生救了我们!”

刘伯温收起斩龙刀,心中豁然开朗 —— 原来 “斩龙脉” 并非斩尽杀绝,而是斩戾气、保生机,顺天应人,方能护佑天下。

回京复命时,朱元璋见他没有斩尽龙脉,反而有些不悦。刘伯温却不慌不忙,将龙栖村的安宁、西域的水源、江淮的退洪一一奏报,最后说:“陛下,龙脉不是国运的根本,百姓才是。若百姓安居乐业,就算有龙脉,也无人会借气作乱;若百姓流离失所,就算斩尽龙脉,天下也难安定。”

朱元璋沉默良久,终于点了点头:“伯温,你说得对。朕之前是被‘江山’迷了眼,忘了百姓才是根本。” 他命人将斩龙刀封存于国库,不再提斩龙脉之事,反而下旨减免赋税,安抚百姓。

多年后,刘伯温告老还乡,回到青田。有人问他斩龙脉的经历,他总是笑着说:“我从未斩过龙脉,只是帮天地灵物,护住了百姓的生机。真正的‘斩脉’,是斩去心中的贪念与执念,顺天应人,方能长久。”

后来,人们在秦岭的山谷里,还能看到八卦镜的金光;在昆仑的温泉边,镇脉雪莲年年盛开;在江淮的河边,草芽岁岁泛绿。百姓们说,那是刘伯温的慈悲心,化作了天地间的守护之力,永远护佑着这片土地。

而那柄斩龙刀,虽被封存于国库,却在每年的清明,会自动发出淡淡的金光 —— 像是在提醒后世的帝王,国运在民不在龙脉,只有心怀百姓,才能江山永固。

这便是刘伯温斩龙脉的神话传说。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力量不是逆天而行,而是顺天应人;真正的智慧不是斩尽杀绝,而是护佑生机。就像刘伯温,用一把斩龙刀,斩去的是戾气与执念,留下的是百姓的安宁与天地的和谐。每当我们看到西域的绿洲、江淮的良田、秦岭的村落,都会想起那个心怀慈悲的老者,想起他用智慧与善意,在天地间写下的 “顺天护民” 的篇章。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中国神话故事传说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