绫音也凑过去研究:“嗯…还行,算平缓的。
不过瞳酱说了,非惯用手看天命,右手看后天努力呢!”
仿佛为了印证绫音的话,雨宫瞳紧接着说:
“所以呀,如果你发现自己的非惯用手(天命手)上的生命线形状不是特别理想,
先别着急!
记得再看看你的惯用手(后天命手)!
如果惯用手上的生命线形状更平缓、更强韧,那就说明你完全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
——比如改善生活习惯、调整心态、优化环境——
来大大地补充和增强你的生命力!
天命不够,努力来凑,完全可行的!”
【弹幕】
【希望!我的右手生命线超长!】
【右手战士在此!天命脆皮,后天来补!】
【瞳酱是光!是希望!】
“瞳瞳酱还听说哦,”
雨宫瞳的语气带着点惊叹和向往,
“有些超级幸运儿的生命线,能一路延伸到无名指下方!那种就是传说中的‘血牛’体质,生命力顽强得令人羡慕!”
“更厉害的是,还有些人不止一条生命线!”
她用手在生命线内侧比划,
“在主要生命线的内侧,会有一条甚至多条平行的‘辅线’!
据说最多能有三四条!
这些辅线不一定和主生命线源头相连,分开的源头也算数。
生命线嘛,原则上是越多越好,越多条,代表你的生命根基越深厚,抗压和恢复能力越强!”
美咲立刻低头猛看自己的手掌内侧:
“辅线?哪里有?绫音你快帮我找找!我是不是隐藏的‘多命战士’?”
绫音没好气地拍开她的手:
“别找了!你内侧只有吃薯片蹭的油光!”
雨宫瞳的讲解还在继续:
“还有一种很有趣的情况,是在生命线的尾部,可能会出现一个小小的分叉。”
她用彩笔在生命线靠近手腕的末端点了一下,
“这个小小的分叉,在手相学里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旅行线’!
拥有这条线的人啊…”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神秘的向往,
“往往预示着,你有可能会离开家乡,去很远的地方生活或发展。”
【弹幕】
【旅行线!听起来好浪漫!】
【我要去远方!快给我旅行线!】
【离家远?有点怕怕…】
“但是!”
雨宫瞳话锋一转,笑容充满鼓励,
“别担心!有旅行线的人,通常被认为适应力很强,运气也不错!
因为他们见识会更广,遇到的机会自然也会更多。
就像一棵生命力顽强的小草,无论在哪里,都能扎根生长,活得很好!”
“当然啦,”
她再次强调,将两只手并拢展示,
“别忘了我们的原则:不要只看一只手!左手(天命)和右手(后天命)都要看!
把两只手呈现的信息结合起来,才是你完整的人生剧本哦!”
【弹幕】
【收到!左右开弓!】
【左手看血条长度,右手看回血速度!】
【瞳酱小课堂笔记+1!】
美咲已经开始盘算着要早睡起“养右手生命线”了,而绫音则对自己的“平缓长弧”颇为满意,觉得当个“血条战士”也不错。
“好啦,家人们,接下来我们把目光投向第二条重要的线——智慧线!”
雨宫瞳的声音清晰悦耳,将大家的注意力从生命力的强弱引向了思维的奥秘。
【弹幕】
【来了来了!看看我是不是聪明绝顶!】
【直觉派在此!智慧线短到离谱!】
【我这条线长得绕手腕三圈!(夸张)】
【瞳酱快讲,我需要知道我男朋友的脑回路!】
美咲立刻把左手伸到绫音鼻子底下,急切地问:
“快!快看我的智慧线!长不长?我是不是深思熟虑型的?”
绫音嫌弃地推开她的手,却还是忍不住瞥了一眼,吐槽道:
“你?还深思熟虑?你买薯片都是看包装袋哪个颜色顺眼就拿哪个好吗?”
“那叫直觉!直觉懂不懂!”美咲不服气地嚷嚷。
屏幕里,雨宫瞳仿佛听到了她们的争论,微笑着解释道:
“首先大家要明确一点哦,智慧线体现的是一个人的思考方式和‘脑回路’,它和智商的高低没有直接关系!
并不是说智慧线越长就越聪明哦~”
【弹幕】
【松了口气!我线短但我成绩好啊!】
【智商和思考方式分开,这个说法科学!】
【懂了,是处理器型号不同,不是性能高低!】
“那智慧线的长度代表什么呢?”
雨宫瞳伸出自己的手,指尖划过掌心的横纹,
“它其实代表的是一个人思考问题时间的长短倾向。”
“智慧线越短呢,就越倾向于‘直觉型’选手!”
她语速稍快,显得很有活力,
“这种人通常反应敏捷,有些‘急智’,可能瞬间就能做出判断,但未必会想得很深很远。”
“而智慧线越长呢,就代表是‘深思熟虑型’的!”
她的语速放缓,显得沉稳,
“这种人比较稳重,做事喜欢三思而后行,但有时候也容易考虑过度,想得太深太远,甚至有点纠结。”
“长短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哦,这只是不同的个性特点。”
她强调道,
“了解这一点,其实有一个非常实用的用处——就是可以帮助你判断,该如何与别人高效沟通!”
【弹幕】
【实用技能Get!】
【原来如此!怪不得我老板不听我长篇大论!】
【我女朋友就是直觉型!以后直接说结论!】
美咲得意地用胳膊肘捅了捅绫音:
“听见没!直觉型!反应快!这是我的天赋!”
绫音扶额:
“是是是,你的天赋就是凭直觉把实验报告写错然后被教授骂。”
“那是意外!”美咲嘴硬,但明显底气不足。
雨宫瞳继续她的“沟通技巧小课堂”:
“比如说,如果你发现对方的智慧线比较短,是个直觉型的人,那意味着他判断问题的时间短,倾向于快速知道结论。
所以你和他沟通的时候,最好就不要长篇大论、铺垫太多,直接了当地把核心结论告诉他,效率最高!”
“反之的话,如果智慧线比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