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大智若愚
陈军回公司时,策划部会议室飘着层薄雾似的烟味,推门就撞见小李对着白板狂写公式,旁边烟灰缸里堆着十几个烟头,三个印着 "利群" 的滤嘴翘在顶上 —— 那是张强的心头好,跟狗撒尿划地盘似的,走到哪熏到哪。
"陈副总,我们模拟了十七次报价模型。" 老戴眼里血丝缠得跟蛛网似的,"要是凌天真敢按 85% 报,我们的分布式方案顶多压到 92%,但利润空间就薄得跟户部巷的豆皮似的,一戳就破。"
"谁说要跟他们拼价格?" 陈军走到白板前,红马克笔在 "政府补贴" 上狠狠画了个叉,"张处长昨儿在粤菜馆那番话,你们是听岔了还是故意装傻?这项目的核心不是价钱,是 ——" 笔尖重重砸下去,"稳当。"
他转身开了投影仪,昨晚收到的匿名资料在幕布上铺开:凌天三年前的质量问题调查报告,还有近半年频繁换财务总监的工商记录,跟走马灯似的。"对手把刀架自己脖子上时,我们要做的,是让评标委员会看清楚,谁才是能把项目揣进兜里焐热的主儿。"
会议室电话突然炸响,前台的声音透着慌张:"陈副总,凌天的市场总监来了,说有天大的合作想谈。" 陈军跟戴明对了个眼,老戴立马起身:"我去应付,你们接着打磨稳定性报告,往细里抠,跟给武昌鱼去刺似的。"
望着老戴背影,陈军忽然想起三年前那个台风天,正是这老伙计揣着保函在暴雨里蹚水,才让曲俊公司在最后一刻搭上投标的末班车。指尖蹭过内袋里的纸条,他晓得,这场仗的风水要转了。
正午十二点,陈军立在公司天台,看凌天大厦楼顶的风向标在风里跳迪斯科。身后脚步声裹着古龙水味飘过来,不用回头也知道是张强 —— 那身定制西装的味道在商战圈跟臭豆腐似的,闻着冲却辨识度高。
"陈副总好兴致,还有闲心看风景?" 张强的声音像被砂纸磨过,"听说贵公司四处散播我们的谣言?"
"谣言?" 陈军转过身,阳光在他侧脸切出刀锋似的轮廓,"我不过是给合作方递了些工商公示的底单。比如,贵公司最近三个月的流水......" 他故意顿了顿,跟说书人吊胃口似的,"跟武汉的出租车计价器似的,忽高忽低没个准头。"
张强的手指攥着栏杆,指节白得跟涂了粉:"你以为耍这些小聪明就能赢?我告诉你,这项目我们吃定了!"
"吃定了?" 陈军嗤笑一声摸出手机,录音里肖英和凌天财务总监的对话钻出来 ——"张强逼我做假账填窟窿,再这么搞我得去经侦科自首了!" 他关了手机,"你说,评标委员会听到这个,会不会觉得你们公司比户部巷的假周黑鸭还不靠谱?"
凌天大厦的影子突然压过来,张强望着陈军眼里的静,才猛醒自己输在哪 —— 这男人从不打无准备的仗,所有的暗示、布局、动作,都跟老武汉的藕汤似的,小火慢煨就等开盖的那一刻。
回办公室,陈军总算摸出根烟点上。烟雾里,墙上的倒计时牌跟心跳似的跳着:72 小时 0 分 0 秒,正一秒秒往下掉。秘书送的文件堆里,最顶上是合作方 B 的到账通知,底下压着交通集团的备忘录,还有张处长秘书发的短信:"招标文件改了,稳定性权重加了 15%,跟给热干面多加芝麻酱似的。"
手机震了震,肖英发的定位显示张强正在 28 楼开紧急会。陈军掐了烟,打开加密笔记本核计划,跟绣十字绣似的:
・技术部:分布式模型本地测试(完成 80%,跟姑娘描眉快收尾了)
・财务组:资产证券化上线(凌晨五点对接银行,跟赶早班轮渡似的)
・情报网:监控凌天高层通讯(启用备用信号塔,跟架起望远镜盯梢)
・总经理:下午三点访合作方 C(带地铁规划初稿,跟提亲揣着生辰八字)
凌天 28 楼会议室,顶灯在水晶灯里碎成一片晃眼的光。张强站在窗前看楼下车流,指节攥得跟拧干的毛巾。会议桌旁高管们窃窃私语,财务总监王海涛的位置空着,跟掉了颗牙的嘴。
"都打起精神!" 张强猛地转身,声音里裹着火,"曲俊公司瞎咧咧,我们不能坐以待毙!" 他瞅着市场总监刘薇,"你去跟所有合作方打招呼,就说换财务总监是战略调整,优化流程呢,跟换季换衣服似的正常。"
刘薇刚点头,门被撞开,王海涛喘得跟跑了三站地似的:"张总,经侦科的人来了,说要查账!"
张强一阵头晕,扶着桌子才没倒。他晓得,陈军动手了。"让他们去接待室等着!" 他深吸口气对技术总监李岩说,"分布式模型咋样了?评标前必须搞定,这是咱最后的救命稻草!"
李岩哭丧着脸:"张总,曲俊好像在技术上使坏,测试数据跟武汉的天气似的没准头,怕是要多给点时间......"
"没时间了!" 张强吼得天花板掉灰,"不管用啥招,48 小时内必须弄好!不然咱都得去江滩喝西北风!"
同一时候,曲俊技术部,工程师们围着屏幕盯跳动的数据。技术总监林浩擦把汗打电话:"陈副总,本地测试完成 95%,明晚就能收尾。但凌天好像在加速,咱的干扰措施撑不了多久,跟快漏的伞似的。"
"能撑一分钟是一分钟。" 陈军的声音稳得像锚,"告诉弟兄们,这仗赢了,我请全组去吉庆街撮虾子!"
挂了电话,陈军看表,下午两点五十。离总经理访合作方 C 还有十分钟,他整了整西装走出办公室。路过秘书台时停下:"通知财务组,今晚十二点前必须敲定资产证券化上线时间,银行那边我亲自去磕。"
秘书赶紧记,陈军刚要走,手机震了,肖英发消息:"凌天会散了,张强去经侦科,王海涛被留下。对了,三年前台风天戴明补保函那事,好像有猫腻。"
陈军瞳孔缩了缩。三年前那事一直是他心里的疙瘩 —— 当时戴明冒暴雨去银行补保函,回来烧得跟火炉似的,全公司都夸他忠勇。可肖英说有隐情,难不成这里面还有啥见不得人的?
他正琢磨,戴明从走廊那头过来,脸色白得跟漂过的布。"陈副总,凌天市场总监说合作的事得再聊聊,我瞅着他们是想拖延时间,跟磨洋工似的。"
陈军拍了拍他肩膀:"辛苦了老戴,你先歇会儿,剩下的我来。对了,三年前你去银行补保函,没遇到啥蹊跷事?"
戴明眼神闪了下,立马恢复正常:"能有啥,就雨太大耽搁了点,跟武汉夏天的暴雨似的常见。咋突然问这个?"
"没啥,随便唠唠。" 陈军笑了笑走向电梯,心里却多了个疙瘩。
下午三点,曲俊公司李建国准时出现在合作方 C 会议室,手里攥着地铁规划书初稿。合作方 C 总经理王强热乎地迎上来,握手跟拍板砖似的:"李经理稀客!听说贵公司为这项目下了血本?"
李建国谦虚地笑:"王总过奖,就想把每个细节磨得跟老面馒头似的扎实。这是规划书,盼能入您眼。"
两人刚坐下,王强秘书进来嘀咕几句。王强脸一沉:"李经理抱歉,临时有急事,您先看规划书,我去去就回。"
李建国点头,看着他背影觉得不对劲。随手翻规划书,最后一页合作条款上几个数字被红笔圈着,旁边写着 "凌天公司提供更高报价",跟狗撒的尿记号似的。
他脸一黑,给陈军发消息:"合作方 C 怕是被凌天撬过,条款动过手脚。"
几乎同时陈军手机震了。他看了消息冷笑,三天前就安排肖英盯凌天的商务动静,果然,张强走投无路开始用高价抢人,跟饿疯了的狗抢骨头似的。
"陈副总,银行那边搞定了。" 财务总监戴明进来说,"资产证券化能提前到明天中午上线,但要更多抵押品,跟娶媳妇要彩礼似的。"
陈军沉吟片刻:"把第三栋写字楼押出去,告诉银行,这是咱掏心窝子的诚意。另外让情报网加把劲,盯紧张强和王强的联系,跟猫盯老鼠似的。"
戴明刚走,戴明又敲门进来,手里捏着文件:"陈副总,这是稳定性报告最新版,您过目。"
陈军翻了几页,目光钉在个数据上:"这数跟之前对不上,哪出岔子了?"
戴明愣了下赶紧圆:"哦,技术部刚调的,说更贴合实际,跟裁衣服改尺寸似的。"
陈军盯着他眼睛,看见躲闪的光。"戴经理,这项目对公司跟命根子似的,一根头发丝的错都不能有。让技术部把调整依据发我,我亲自审。"
戴明点头哈腰地走了。陈军靠在椅背上揉太阳穴,最近的事跟缠成团的耳机线 —— 三年前的保函、戴明的反常、报告的数据调整,都透着股不对劲,好像公司内部有条暗流在底下拱,跟要翻船似的。
凌晨两点,曲俊财务科还亮着灯,跟夜里的航标。戴明盯着电脑上的银行流水,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资产证券化是提前了,可银行的抵押要求让资金链更紧,跟勒紧的裤腰带。更邪门的是,凌天的流水突然干净得跟洗过似的,怕不是在转移资产?
"戴经理,陈副总来了。" 助理小声提醒,跟怕惊了猫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