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落下的瞬间,整个礼堂陷入了一种诡异的死寂。
数百双眼睛,或震撼,或迷茫,或惊骇,齐刷刷地聚焦在主席台那个从容站立的少年身上。
那段来自三十多年前的录音,像一枚无形的深水炸弹,在每个人心底炸开了滔天巨浪。
周承志那年轻而炽热的声音,与眼前这个被污蔑为“剽窃者”的李砚,形成了一种跨越时空的惨烈共鸣。
王主任的脸色从铁青变成了煞白,嘴唇哆嗦着,却一个字也吐不出来。
他怎么也想不到,李砚手里竟然握着这样一张能掀翻桌子的底牌。
这已经不是剽窃的问题了,这是在揭一个被强行掩埋了三十多年的伤疤!
李砚没有理会台下的骚动,他只是平静地收起录音机,对着话筒,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礼堂的每一个角落:“诗,是无罪的。”
说完,他转身走下主席台,在众人自动分开的道路中,径直离去。
身后,是压抑到极致后轰然爆发的议论声。
当晚,社区旧书屋。
屋外,秋雨淅淅沥沥,敲打着老旧的玻璃窗,发出沙沙的声响。
屋内,一盏煤油灯的火苗在玻璃罩里轻轻摇曳,将几人的影子拉得忽长忽短,投在堆满旧书的墙壁上。
李砚将那份泛黄的手稿,与苏绾带来的《守卷人手札·补遗》并排摊开在破旧的木桌上。
灯光下,周承志那遒劲有力的笔迹与手札上清秀的蝇头小楷,仿佛在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
沉重的气氛压得人喘不过气。
“他们给了我最后通牒。”李砚率先打破沉默,声音冷静得像屋外冰冷的雨水,“三天。三天之后,学校会以‘扰乱教学秩序’为名,给我记大过处分,同时,这本手稿将被封存进档案室,永不见天日。”
他的话像一块石头砸进深潭,激起的不是水花,而是更深的寂静。
封住他的嘴,锁住这本旧书。
这不仅仅是针对他个人,更是要彻底掐灭这首诗,以及它背后那段历史最后一点微弱的火光。
“诗不该被关进档案柜。”李砚一字一顿地说道。
“岂有此理!”沈老爷子猛地一拍桌子,气得胡子都在发颤。
他缓缓摘下老花镜,用粗糙的指节用力揉着酸涩的眼眶,声音里带着一股前所未有的沉重,“我教了一辈子书法,临摹过无数碑帖,今天才第一次觉得,这支笔,比刀还重。”
这支笔,既能写下传世文章,也能签下埋葬真相的命令。
“有办法的。”一直沉默的苏绾突然开口,她的手指轻轻抚过家传手札上的一行字,“手札里记载了一种方法,名为‘诗魂共鸣’。”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集中到她身上。
“书上说,当十人以上,心志相通,齐声诵读同一首强大的唐诗时,可以短暂地激活一片区域的文气场。在这个场域内,所有听到诗句的人,都会不受控制地共鸣诗人的情绪,感受到那份最原始、最纯粹的激荡。”苏绾的眼睛在灯火下闪着光,“这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感染,无法用任何行政命令禁止。”
“哪一首诗有这么大的力量?”大壮瓮声瓮气地问。
李砚和苏绾对视一眼,几乎异口同声地吐出了一个名字:“《将进酒》!”
李白,诗中之仙,其传世名篇《将进酒》,狂放不羁,豪情万丈,最适合点燃人心之火!
“好!”大壮一拳砸在自己掌心,发出沉闷的响声,“这事儿交给我!我这就去把篮球社和武术队的兄弟们都拉来!不就是背诗吗?咱们体育生有的是力气!我让他们用肌肉记忆把‘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给刻进骨头里!”
小雪也用力点头,她从背包里拿出笔记本电脑:“宣传我来!我连夜把李白的纪录片和生平资料剪成一个超燃的短视频,配上激昂的音乐,明天就在校内网和各大论坛引爆!要让大家知道,我们为什么要读这首诗!”
看着伙伴们高昂的斗志,李砚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悄然调出只有自己能看到的系统面板。
任务栏上,一条血红色的任务正在滴答作响。
【紧急任务:诗魂的呐喊】
【任务目标:三日内,在德城一中举办一场千人规模的诗会,传播正宗唐音,引发广泛共鸣。】
【任务奖励:功德值达到800点,解锁‘文气加持·领域’技能。】
【当前功德值:482/800】
【任务倒计时:71小时58分23秒】
还差三百多点功德。
李砚深吸一口气这件事,必须闹大,大到让整座城市都能听见这场诗的呐喊!
就在这时,书屋虚掩的后门被轻轻推开一道缝,一阵冷风裹挟着雨丝吹了进来。
一个身影在门口一闪而过,随即便是一叠东西被塞了进来,落在门内的地板上,发出一声轻响。
李砚警觉地走过去,只见地上是一沓因年深日久而泛黄的油印小报,上面用一张小纸条压着。
他拾起纸条,上面是几行仓促而有力的字:“别让我亲手埋了它第二次。”
字迹,与桌上的手稿如出一辙。
是老周!
李砚心中一震,迅速翻开那叠名为《春雷诗社通讯》的资料。
粗糙的纸页上,记载着八十年代德城中学生诗社的各种活动纪要。
当他翻到其中一页时,瞳孔骤然收缩。
一则报道的标题赫然写着:德城五所中学联合举办“春雷诗会”,参与人数逾两千人!
报道的策划人和总负责人,正是当年意气风发的周承志!
原来,早在三十多年前,老周就已经做过同样的事情,而且规模远比他想象的要宏大!
李砚猛然抬头,目光穿透昏暗的灯光,望向窗外沉沉的夜色,一股前所未有的使命感涌上心头。
“我们不是开创者,”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我们是接棒人。”
次日清晨,雨过天晴。
德城一中的教学楼公告栏前,围满了学生。
原本贴满各种通知和海报的地方,此刻被一幅巨大的宣纸海报所占据。
海报之上,是三个墨迹淋漓、龙飞凤舞的大字——传灯社!
字迹苍劲有力,铁画银钩,一看便知是出自沈老爷子之手。
那股扑面而来的厚重历史感,瞬间镇住了所有围观的学生。
“传灯”,薪火相传,灯火不灭。
社名之下,是清晰的活动日程:
一、每日午间,“唐音十分钟”校园广播。
二、每日放学后,“诗武擂台”操场快闪。
三、本周末,于社区旧书屋开放“盛唐茶席”,以诗会友。
最下方,还有一个用手机就能扫的二维码,写着“入群,即为传灯人”。
“我靠,这是要搞大事啊?”
“传灯社?名字挺有逼格,不就是李砚他们搞的玩意儿吗?昨天刚闹完,今天就顶风作案?”
“作秀吧,现在谁还关心这个?还诗武擂台,中二病犯了?”
“不过沈老爷子的字是真牛逼……”
议论声中,有人嗤之以鼻,觉得这是哗众取宠;但也有更多的人,被那股决绝的气势所感染,悄悄掏出手机,对准了那个二维码。
黄昏,夕阳将操场染成一片金黄。
大壮果然兑现了他的承诺。
他带着篮球队和武术队的三十多个男生,在操场中央围成一个巨大的圆阵。
他们没有穿校服,而是统一换上了宽松的运动服,一个个身材挺拔,充满了力量感。
“预备——起!”
随着大壮一声怒吼,所有人同时发声。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他们的声音不是文绉绉的吟诵,而是发自胸腔的呐喊,雄浑、有力,充满了原始的生命力!
每念一句,他们的手臂都会配合着做出一个动作,时而如投篮般奋力上抛,时而如出拳般猛然前冲,动作整齐划一,划破空气,带着呼呼的风声。
诗句与力量,文与武,在这一刻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不远处,小雪架起手机,正对着他们进行直播。
手机屏幕上,弹幕瞬间刷爆了。
“卧槽!体育生集体背诗?这画面太美我不敢看,哈哈哈哈!”
“笑死我了,这算什么?行为艺术吗?”
“等等……你们别说,这气势有点燃啊!比我们语文课上死气沉沉念的带感多了!”
“前面的别走,我怎么感觉有点热血沸腾了?‘天生我材必有用’这句吼出来的时候,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李砚独自一人,静静地立于操场边的旗杆之下。
他看着远处那群用汗水和肌肉呐喊着诗句的少年,看着系统面板上不断跳出的提示。
【功德+1,来自王强的震撼与认可】
【功德+1,来自刘丽的好奇与参与】
【群体传播有效,范围加成,功德+3】
他握紧了拳头,感受着那股从无到有、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的力量。
“火,已经点起来了。”他低声自语,目光从热火朝天的操场,缓缓移向了远处那栋安静的、负责全校广播的行政楼。
操场上的呐喊,能覆盖的范围终究有限。
但广播的声音,却能传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甚至飘出围墙。
李砚的眼神变得深邃而锐利。
明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亮这座城市,当校园广播的喇叭准时响起,那,才是真正决定胜负的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