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珙的弹劾失败后,勋贵派并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地阻挠考核。
陆昭发现,有几个勋贵子弟的考核册被人动了手脚——“加分项”里的“过失”被偷偷涂掉,换成了“政绩”;还有的地方官员,因为害怕勋贵报复,故意隐瞒了勋贵子弟的失职行为。
“这样下去,考核制度迟早会被他们搞废。”陆昭对着张巡叹气。
张巡冷笑一声:“他们敢动手脚,咱们就敢查!我是监察御史,正好管这事。你把那些被动过手脚的考核册整理出来,我去弹劾他们。”
陆昭眼前一亮。张巡的监察御史身份,正是对付勋贵派的利剑。他立刻把被动过手脚的考核册整理出来,里面有王珙的亲信——考功司主事赵成,偷偷篡改李岫考核册的证据;还有几个地方官员,隐瞒勋贵子弟失职的供词。
第二天,张巡就拿着这些证据,在早朝上弹劾了赵成和几个地方官员:“陛下!考功司主事赵成,私自篡改考核册,包庇勋贵子弟;地方官员李明等人,隐瞒失职行为,藐视考核制度!请陛下严惩!”
唐玄宗看了证据,勃然大怒:“胆大包天!竟敢在朕的眼皮底下篡改考核册!裴光庭,立刻把赵成和李明等人抓起来,严查到底!”
裴光庭躬身领旨,立刻派人去抓赵成。赵成被抓时,还在试图销毁证据,却被抓了个正着。在严刑逼供下,赵成供出了幕后指使者——正是王珙。
“是王侍郎让我篡改考核册的,他说若是李公子被评为‘末等’,宰相大人会怪罪下来,”赵成哭着说,“他还让我给地方官员送信,让他们隐瞒勋贵子弟的失职行为。”
证据确凿,王珙再也无法抵赖。唐玄宗下令,革去王珙的吏部侍郎职务,贬为庶民;赵成和几个地方官员,流放岭南。
消息传到吏部,官员们都对陆昭刮目相看——不仅因为他化解了危机,更因为他借张巡的手,扳倒了王珙这个勋贵派的核心人物。
晚上,陆昭和张巡在酒肆喝酒。张巡举起酒杯:“陆兄,这次多亏了你整理的证据,不然还扳不倒王珙。”
“是张兄的御史身份起了作用,”陆昭笑着说,“若是没有你弹劾,就算有证据,也动不了王珙。”
两人相视一笑,一饮而尽。陆昭知道,经过这件事,他和张巡的盟友关系更加牢固了;而勋贵派,也暂时失去了与他抗衡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