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珙倒台后,分层考核法的推行变得顺利起来。
陆昭趁机优化了考核流程,增加了“百姓评价”环节——让地方百姓对官员的政绩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占“加分项”的一成。这一举措,不仅让考核更加公平,还赢得了百姓的支持。
消息传到宫里,唐玄宗特意召见了陆昭。御书房里,唐玄宗看着陆昭整理的百姓评价册,笑着说:“陆昭,你这个‘百姓评价’的主意不错。官员好不好,百姓最有发言权。”
“回陛下,”陆昭躬身,“考核的根本,是为了选出能为百姓做事的官员。加入百姓评价,才能让官员真正把心思放在民生上。”
唐玄宗点了点头,语气变得郑重:“你推行考核制度,既不怕勋贵的威胁,又能考虑到百姓的感受——看来,你是个只忠于皇权、忠于百姓的人。”
陆昭心里一喜。他知道,唐玄宗这句话,意味着他得到了皇帝的真正认可。
“陛下,”陆昭趁机说,“考核制度虽然顺利推行,但勋贵派的势力依然强大。若是陛下能再派一位正直的官员,协助臣完善考核细则,就能彻底杜绝勋贵的阻挠。”
唐玄宗想了想,说:“朕看张巡就不错,他刚正不阿,又是监察御史,正好帮你监督考核。以后,你们两人共同负责考核制度的推行。”
陆昭躬身领旨:“谢陛下恩典!”
走出御书房,陆昭的心情格外轻松。他知道,自己不仅获得了唐玄宗的注意,还得到了皇帝的授权——这意味着,他在改革中的地位更加稳固了。
回到官舍,陆昭见苏婉在门口等着他。她手里拿着一件厚厚的棉衣:“天快冷了,我给你做了件棉衣,你试试合不合身。”
陆昭接过棉衣,穿上一试,大小正好。他看着苏婉,心里泛起一丝暖意:“多谢苏姑娘,你有心了。”
“你为朝廷做事,辛苦了,”苏婉笑着说,“我能做的,只有这些小事。”
陆昭看着苏婉的笑容,忽然觉得,在这波诡云谲的长安官场中,有这样一个人陪伴在身边,真好。
夜色渐深,陆昭站在窗前,看着远处的大明宫。他知道,王珙的倒台,只是改革风波的一个段落;李林甫的反击,还在后面。但他已经不再是那个初来长安的“地方小吏”了——他有皇帝的认可,有张巡的支持,有苏婉的陪伴,更有一颗坚定的心。
属于他的大唐棋局,才刚刚进入关键阶段。而他的目标,不仅仅是活下去,更是要在这棋局中,成为忠于皇权、造福百姓的执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