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裴光庭的支持下,“量化评分细则”很快就得到了唐玄宗的批准。
陆昭拿着圣旨,带着核查团队,开始逐一核对勋贵子弟的履历。他用“量化评分”一算,那些虚报资历的人立刻现了原形——李林甫的另一个侄子李琛,原本号称“实职任职五年”,实际只有两年候补经历,评分直接从“合格”降到“不合格”;还有户部侍郎的儿子,把“捐官的从九品”伪造成“科举的正八品”,评分差了整整10分,按规矩应被罢免。
“陆昭!你敢罢免我的儿子?”户部侍郎冲进核查现场,指着陆昭的鼻子怒吼,“我告诉你,这事没完!”
陆昭语气平静,举起手里的评分表:“侍郎大人,评分是按陛下批准的细则算的,若是您有异议,可以去陛下那里告状。”
户部侍郎脸色铁青,却不敢真的去告状——他儿子造假的证据确凿,闹到皇帝面前,只会罪加一等。
可没过几天,新的麻烦又来了。核查团队里的一个小吏,忽然“失踪”了,他手里拿着李琛的原始档案和评分表。紧接着,就有流言传出,说陆昭“故意销毁证据,包庇李琛”。
“肯定是李林甫的人干的!”张巡怒拍桌子,“他们绑架小吏,偷走档案,就是想栽赃你!”
陆昭却异常冷静:“他们偷走的是副本,原始档案还在我手里。而且,我早就料到他们会来这一手,让苏明县丞派人盯着那个小吏——现在,苏明的人已经找到了小吏的下落,正在暗中保护他。”
果然,当天下午,苏明就派人送来消息——小吏被关在城外的一座破庙里,李林甫的人逼他伪造“陆昭销毁证据”的供词,他宁死不从。
陆昭立刻带着张巡和禁军,赶到破庙,救出了小吏。小吏抱着原始档案,哭着说:“陆御史,他们逼我写供词,我没写!档案都在,一点没少!”
陆昭拍了拍他的肩膀:“辛苦你了。”
随后,陆昭把小吏带到唐玄宗面前,当着皇帝的面,揭穿了李林甫“绑架小吏、栽赃陷害”的阴谋。唐玄宗勃然大怒:“李林甫真是胆大包天!连朕的专项核查都敢插手!”
他下令,按“量化评分细则”,罢免所有虚报资历的勋贵子弟,包括李琛和户部侍郎的儿子;
同时,斥责李林甫“管教不严”,罚俸一年。
消息传开,整个长安震动。勋贵们再也不敢阻挠核查,基层官员们却纷纷拍手称快——他们早就看不惯勋贵子弟靠造假混官场,陆昭的“公正”,让他们看到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