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履历核查结束后,陆昭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来自关内道、河南道等十多个道的基层官员联名写的感谢信,里面密密麻麻签满了名字,还有百姓们送的“公正廉明”匾额。
“陆御史,您可真是我们的青天啊!”一个来自陕州的县令,特意赶到长安,握着陆昭的手激动地说,“以前勋贵子弟靠着造假占着实职,我们这些实干的基层官,一辈子都熬不出头。现在您查了他们,我们终于有机会了!”
陆昭看着眼前的县令,心里暖暖的。他知道,这份“公正”的口碑,比任何官职都珍贵——这是他在大唐官场最坚实的资本。
裴光庭看着感谢信和匾额,笑着说:“陆昭,你现在可是基层官员的‘代言人’了。陛下听说后,特意夸你‘能得民心,善办实事’,打算给你升一级,任从六品侍御史。”
陆昭躬身道谢:“多谢大人栽培,下官只是做了分内之事。”
“分内之事?”裴光庭摇头,“你不仅查了勋贵,还完善了考核制度,更得了基层和百姓的认可——这份功劳,升一级都嫌少。”
晚上,陆昭回到官舍,苏婉早已在门口等着他。她手里拿着一件新做的襦裙,脸上带着笑意:“陆兄,听说你要升官了?我给你做了件新衣服,算是贺礼。”
陆昭接过襦裙,心里泛起一丝甜蜜。他看着苏婉,认真地说:“苏姑娘,这次的事,多亏了你和苏大人。若是没有你们帮忙,我根本查不了履历,也挡不住李林甫的陷害。”
“我们是朋友啊,”苏婉脸颊微红,“而且,我相信你做的是对的事。”
陆昭看着苏婉的眼睛,忽然鼓起勇气,轻声说:“苏姑娘,等我在长安站稳脚跟,定会……”
话还没说完,苏明就匆匆赶来,打断了两人:“陆兄,不好了!李林甫虽然被罚了俸,但他的势力还在,听说他正在暗中联络节度使,想给你制造新的麻烦!”
陆昭心里一凛。节度使?难道是安禄山?
他知道,李林甫向来纵容安禄山,若是两人联手,麻烦就大了。但他看着眼前的感谢信和匾额,又看了看苏婉坚定的眼神,心里忽然有了底气。
“不管他耍什么花样,”陆昭语气坚定,“我有陛下的信任,有基层官员的支持,还有你们在身边——只要我坚持公正,忠于皇权,就不怕他的阴谋诡计。”
夜色渐深,陆昭站在窗前,看着长安的万家灯火。他知道,深耕实务积累的资本,不仅是官职的提升,更是民心的所向;而这份“公正”的口碑,将是他在未来风雨中,最坚固的盾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