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潼关的壁垒与朝堂的暗斗
书名:重生之昭明之路 作者:晓锐 本章字数:1229字 发布时间:2025-09-17

潼关的城墙上,风卷着沙尘,刮得人睁不开眼。高仙芝手持长枪,望着远处的黄河,身后的安西军将士铠甲鲜明,气势如虹——这是大唐最精锐的部队,刚从西域调回,还带着沙场的铁血气息。

 

“陆御史,你来得正好。”高仙芝转身,递给陆昭一封密信,“安禄山派人来‘慰问’,实则是探听潼关的兵力部署。你看,这信里的每一句话,都在试探我们的底线。”

 

陆昭接过密信,只见上面写着“听闻安西军入潼关,恐惊扰百姓,不如撤军归西域”,字里行间满是威胁。他冷笑一声:“他是怕我们挡住他的路。高将军,我这次来,是想跟你商议——立刻加固潼关防线,再调三万安西军进驻蒲津关,堵住他从河东偷袭的通道。”

 

“我早有此意,”高仙芝点头,指着城墙上的箭楼,“但潼关的粮草只够支撑五万大军三个月,而且……杨国忠那边,怕是不会同意调兵。”

 

话音刚落,潼关守将匆匆赶来:“将军,杨宰相派人来了,说‘安禄山忠心耿耿,无需过度防备’,命您立刻停止加固防线,撤回蒲津关的驻军!”

 

陆昭脸色一沉。杨国忠这是在帮安禄山!他接过使者带来的文书,只见上面盖着宰相府的印鉴,语气强硬:“若再擅自调兵,以‘擅动兵权’论处!”

 

“简直荒唐!”高仙芝怒拍城墙,“安禄山都快打到家门口了,他还在帮着叛贼!”

 

陆昭按住他的肩膀,冷静道:“将军息怒。杨国忠是怕我们兵权过大,威胁他的相位。我们不能硬抗,得想个办法绕开他。”

 

两人商议许久,最终定下计策——高仙芝以“操练安西军”为名,继续加固潼关防线,对外宣称“只是常规训练”;陆昭则返回长安,借着“考核基层防务”的名义,向唐玄宗进言,争取调粮调兵的旨意。

 

回到长安的当天,陆昭就闯进了大明宫。御书房里,唐玄宗正对着地图皱眉,见他进来,叹了口气:“你来得正好。杨国忠说你和高仙芝‘小题大做’,安禄山只是正常扩军,是吗?”

 

“陛下,这不是小题大做!”陆昭递上考核数据和巡查密报,“三镇兵力已超二十万,粮草够支撑半年,史思明的胡骑营已训练完毕——这是谋反的铁证!杨国忠之所以反对加固防线,是怕我们兵权过大,威胁他的相位!”

 

唐玄宗沉默了。他知道陆昭说得对,但杨国忠是他的宠臣,又是杨贵妃的哥哥,他不想轻易得罪。“朕知道了,”皇帝最终说,“粮草可以调给潼关,但调兵的事,再等等——朕派使者去范阳,安抚安禄山,看看他的态度。”

 

陆昭心里一凉。皇帝还是在犹豫,在纵容。他刚要再劝,杨国忠就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安禄山的谢恩表”:“陛下,您看,安禄山收到您的慰问,特意上表谢恩,还说‘愿为陛下镇守边疆,至死不渝’——这不是忠心耿耿是什么?陆昭就是想挑拨陛下和节度使的关系,趁机掌控兵权!”

 

“你血口喷人!”陆昭怒视杨国忠。

 

“是不是血口喷人,陛下自有判断,”杨国忠冷笑,“陆御史,你还是管好你的考功司吧,别整天想着挑拨离间。”

 

唐玄宗揉了揉眉心:“好了,别吵了。陆昭,你退下吧。调兵的事,朕自有安排。”

 

陆昭躬身告退,走出御书房时,只觉得一阵寒意从脚底升起。杨国忠的阻挠,皇帝的犹豫,安禄山的步步紧逼——大唐的命运,正朝着悬崖边缘滑落。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重生之昭明之路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