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十五载二月,洛阳城外的冻土还未化开,陆昭的三路大军已如铁钳般将城池合围。东门下,唐军的攻城锤撞得城门“咚咚”作响,城楼上的叛军箭如雨下,每一次撞击都伴随着双方士兵的惨叫与鲜血飞溅。
“元帅,洛阳城墙高厚,叛军又囤积了足够半年的粮草,硬攻损失太大!”张巡策马来到陆昭身边,甲胄上沾着箭羽,“安禄山亲自在城头督战,叛军士气比我们预想的更盛。”
陆昭勒住马,望着城楼上那杆“忧国之危”的大旗,眼神冰冷。他抬手示意暂停攻城,身后的传令兵吹响号角,唐军缓缓后退,留下满地尸体与断箭。“安禄山是在等我们粮尽自退,”陆昭声音低沉,“他知道我们的粮草要从江南经陕州运来,只要截断粮道,这围就解了。”
话音刚落,斥候匆匆来报:“元帅!史思明率五万胡骑营,绕开陕州,朝着我们的粮道去了!”
陆昭并不意外——这正是他与郭子仪早已预料到的后手。“传我命令,让郭子仪按计划行事。”他翻身上马,抽出佩剑指向洛阳城门,“另外,告诉李光弼,明日一早,全力攻打南门,让安禄山以为我们要从南侧突破,牵制他的兵力!”
城楼上,安禄山看着唐军撤退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身边的谋士凑上前:“大帅,史思明将军已经出发,不出三日,就能截断唐军粮道。到时候唐军无粮,我们再出城反击,定能大胜!”
“哼,陆昭这小子,还是嫩了点。”安禄山举起酒坛,猛灌一口,“等我杀了陆昭,拿下长安,就登基称帝!”
而此时的长安,苏婉正站在粮库外,看着士兵们将一袋袋粮食装上马车。她收到陆昭的密信,知道史思明要偷袭粮道,特意从长安官仓调拨了十万石粮食,亲自押送前往陕州。“李大叔,路上一定要小心,”苏婉叮嘱粮队首领,“遇到叛军,不要硬拼,立刻绕路走,粮道绝不能断。”
首领躬身应下,赶着马车缓缓离去。苏婉望着粮队的背影,心里默默祈祷——这不仅是唐军的粮草,更是陆昭的胜算,是大唐的希望。她不知道,一场针对她的危机,正在暗处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