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的陆昭,更加忙碌了。他推行的“战后新政”,在唐肃宗的支持下,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减免赋税,鼓励农耕,重建吏治,选拔人才,开放边境互市,与回纥、吐蕃等国保持友好关系。
河北道的赵州,是新政的典范。曾经的流民,如今都有了自己的土地;曾经的荒地,如今变成了良田;曾经破败的城池,如今重建得焕然一新。陆昭与苏婉亲自来到赵州,看着百姓们安居乐业的景象,心里充满了欣慰。
“陆大人,苏姑娘,你们来了!”老农看到他们,激动地迎了上来,手里拿着刚收获的粮食,“这是我们种的麦子,味道很好,你们一定要尝尝!”
陆昭接过麦子,笑着说:“多谢老伯。看到你们日子过得好,我们就放心了。”
苏婉则走进学堂,看着孩子们读书的模样,脸上满是笑容。她拿出自己写的诗集,分给孩子们:“你们要好好读书,将来做个对大唐有用的人。”
回到长安后,陆昭又开始整顿吏治。他废除了杨国忠时期的腐败制度,选拔有才华、有品德的寒门子弟担任官员,严厉打击贪官污吏。长安的官场风气,渐渐变得清明起来。
唐肃宗看着陆昭的功绩,心里充满了感激:“陆卿,若是没有你,大唐绝不会恢复得这么快。”
陆昭躬身道:“陛下,这不是臣一个人的功劳,是百官的努力,是百姓的支持,更是陛下的信任。”
深秋的一天,陆昭与苏婉站在长安的城楼上,望着重建的长安。城墙坚固,街道整洁,百姓们安居乐业,孩子们在街头嬉戏,一派繁荣景象。远处的皇宫,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庄严而肃穆。
“陆兄,你看,长安终于恢复往日的繁荣了。”苏婉轻声说,眼里满是感慨。
“嗯。”陆昭握住她的手,“这只是开始。我们还要让大唐的边境安定,让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让后世子孙,再也不用经历战乱。”
他们站在城楼上,看着漫天的晚霞,心里充满了希望。安史之乱的阴霾已经散去,大唐迎来了新生。陆昭知道,他的使命还没有结束——他要继续推行新政,守护大唐的平安,守护他与苏婉的幸福。
院子里的海棠,已经结出了果实。苏婉摘下一颗海棠果,递给陆昭:“陆兄,尝尝,很甜。”
陆昭接过海棠果,咬了一口,果然很甜。他看着苏婉,笑着说:“婉妹,明年春天,我们再种些海棠吧。”
“好啊。”苏婉点头,“我们要让院子里的海棠,永远开下去。”
夕阳西下,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长安的城楼上,一对璧人相依相偎;大唐的土地上,万物复苏,生机盎然。一个新的时代,正在缓缓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