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机变如神
金夫打趣笑了:“怎么啦,你苏兄还打起我的考勤来了,呵呵… 我们干的这档子事可冇得你老兄这么自由哦;有时候是想干也得干;有时候是不想干也得干呐。说个不恰当的比方,我们就有些像农民一样,除了自己瞎忙之外,还得看老天爷的脸色才行啊。有时候老天爷不给你好脸色的话,那你就只有喝西北风的份。”
苏哈哈笑:“哪里哪里…… 你怎么把自己跟农民相比?农民老薪哥拿的是锄头;你拿的是笔杆子和摄像机呵。那物件儿都不一样,咋能一样呢。”
金夫:“你看着感觉可能是不一样;但,道理是差不离的。农民除了自己干事,洒下自己的汗水外,田里的活有没有收获还得看老天爷给不给面子,这春夏秋冬该种啥不该种啥… 要是碰上个洪涝灾害,可就倒了八辈子霉,一年四季岂不是瞎折腾。干我们这行的也差不多,虽说外行人看我们好象很舒服、很风光、很惬意。但是,该干什么,写什么、采访什么也有框框条条的。有的事能写能说,有的事晓得了也得烂在肚子里。这限制:一是来自领导;二是来自上面的指示精神。你说,我们跟农民从意义上讲,是不是差不多。”
苏见金夫这么说,笑了笑:“也是… 唉,干哪行都有本难念的经啊。来来来,你看一下,有认得的朋友吗?”
金夫:“有的熟,有的还真不熟。不过又好象在哪打过照面……”
A:“怎么呵,金夫。你已经认不出我来了?真是贵人多忘事呵。”
B:“是呵,三个月前你还来过我们公司做过专题访问什么的呢。怎么,这也忘了?” 这么一说,金夫才恍惚是从梦里醒来一样,忙说对不起,对不起。
C:“你来晚了一步,来来来喝酒。”
金夫忙推:“哎呀,我真不会喝酒。”
D:“哎呀,我说哥们啦,你就莫扫我们的兴了,当记者的整天不是这里采访,就是那里去应酬,有时还凑个牌局的角… 这,哪里有不会喝酒的,又怎么可能不会喝酒呢?说了哪个相信。来来,意思意思一下。”
一群人吃啊喝啊,都有几分酒精上头了,便聊起了共同比较感兴趣的敏感话题 - 玩女人,也没刻意回避在座的女同胞。
C:“哎,服务生,去,叫几个靓女过来陪一下唱卡拉 ok!”
D 指着在座席上女的:“她们几个女的,可以去按摩按摩、桑拿桑拿。”
“金夫,听说你最近帮你那哥们的公司跑新闻,怎么样,搞定那个广告策划案了吗?” 刚一坐下,就有朋友打趣道。金夫苦笑着摇摇头:“别提了,被竞争对手抢走了,陈军那家伙估计现在正郁闷得想撞墙呢。”
“哈哈,没想到陈副总也有失手的时候啊。” 另一个朋友接过话茬,“想当年,他在商场上可是战无不胜,没想到这次栽了跟头,真是风水轮流转啊。”
金夫笑了笑,没有说话。他的思绪不禁回到了几年前,那场轰动一时的轿车走私风波。那时候,周薪和司马杰两个黑道大佬为了争夺走私渠道,在望海楼国际大酒店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打斗和火拼。他作为记者,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目睹了那惊险的一幕,现在想起来还心有余悸。
“金夫,你发什么呆呢?” 朋友的话打断了他的回忆。他摇摇头,端起酒杯:“没什么,就是想起了以前的事。来,喝酒!”
酒过三巡,气氛越来越热烈。不知是谁提起了当年的轿车走私风波,大家一下子来了兴致,纷纷说起了自己知道的内幕。
“你们还记得吗,当时周薪带着一帮小弟,拿着砍刀就冲了过来,司马杰那边也不甘示弱,开着车就撞了过去,那场面,比电影里还刺激。” 一个朋友绘声绘色地描述着,“多亏了金夫当时在现场,拍下了不少珍贵的照片,不然我们哪知道黑道火拼这么带劲。”
金夫笑着摆摆手:“那都是过去的事了,现在想想还挺后怕的。” 想起当时的场景,他依然心有余悸。那天,他接到线人的消息,说望海楼有异常情况,便赶紧赶了过去。刚到现场,就看见两拨人正在激烈地打斗,刀光剑影,血肉横飞。他躲在角落里,冒着生命危险拍下了那些照片,后来这些照片成了警方破案的关键证据。
“金夫,你当时就不怕吗?” 一个刚入行的年轻记者好奇地问道。
金夫想了想,说:“怕,当然怕。但作为记者,我们的职责就是记录真相,哪怕有危险,也要往前冲,这就像战士上了战场,哪能怕死呢。” 他的眼神变得坚定,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惊心动魄的夜晚。
聚会在热闹的氛围中继续着,朋友们的调侃和笑声此起彼伏。金夫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感慨万千。商海浮沉,人生百态,无论是商场上的成败,还是黑道上的恩怨,都像是过眼云烟,转瞬即逝,唯有身边的朋友和曾经的回忆,才是最珍贵的。
他不知道陈军现在怎么样了,也不知道曲俊在武汉的麻烦解决了没有,但他相信,他们都会挺过去的。就像当年的轿车走私风波,虽然惊险,但最终还是平息了。生活总是充满了挑战和无奈,但只要有信念和朋友,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就像武汉的长江水,不管遇到多少礁石,总会奔流入海。
夜深了,聚会结束。金夫走出望海楼国际大酒店,望着满天的繁星,深吸了一口气。应酬事就这样告一段落,金夫心里不屑一顾地笑了下,不用多想,金夫有几多地方没有去过。“夜总会”、“娱乐城”、“音乐会所”、“休闲山庄”… 等等,干这行金夫什么场面没见过,这些地方就像武汉的热干面,看着花样多,其实味道都差不多。
本是一段不经意的开始,
情绪张驰在朦胧的边际;
在花开和无奈中,抛开浑沌。
但是,那份纯真的情结,
岂是说走就走。
憧憬没有边界;
凝望是种关怀。
不仅心酸,目光也累。
沉静中的大同世界啊,
请让青涩的心,
悄悄地走向一个世纪,
走向一个新世纪;
以便书写沿途的风景 —— 人生的方程式。
陈军的皮鞋在大理石地面敲出急促的节奏,他盯着手中的名片 ——“海南彩虹传媒总经理 王琼芬”。玻璃门内传来此起彼伏的键盘声,前台小妹妆容精致却眼神疏离:“陈副总,林总正在开会,请稍候。”
等待区的沙发硬邦邦硌着脊背,陈军摸出手机,屏幕上显示着三条未读消息。第一条是曲俊凌晨两点发来的:“武汉这边混凝土供应又断了,查了下是新环保政策卡得严,这破事真是让人头大。” 第二条来自香港化妆品团队:“陈副总,甲方想把代言人换成东南亚网红,预算要砍 30%,这不是为难人嘛。” 第三条最刺眼,是竞争对手公司的宣传海报推送 —— 他们刚拿下海口文旅局的年度推广案,配图里策划总监正举着奖杯笑得张扬,那得意劲儿,跟中了彩票似的。
“陈副总久等了。” 磁性的女声打断思绪,穿香奈儿套装的女人踩着十厘米高跟鞋走来,耳坠在灯光下泛着冷光,“我是王琼芬,听说您在房地产策划界很有名?”
会议室里,陈军展开新做的文旅策划案,投影仪光束在王琼芬脸上投下明暗交界。当讲到 “骑楼老街沉浸式剧本杀” 创意时,对方突然抬手:“陈副总知道我们为什么拿下文旅局的标吗?” 她指尖敲了敲桌上的竞品分析报告,“因为我们有独家资源 ——《海岛传说》剧组下周进组,主演是刚拿了金棕榈的影帝,这牌面,你们比不了。”
茶杯在桌面磕出清脆声响,陈军忽然注意到王琼芬手腕内侧的纹身 —— 半片残破的船锚,和当年走私案现场遗留的黑帮标记一模一样,心里咯噔一下。
武汉汉阳码头,曲俊的鞋底碾过潮湿的木屑。施工队长王虎蹲在路基旁抽烟,安全帽上的反光条沾满泥浆:“曲总,您自己看,这钢筋标号根本不对,昨天圈梁塌方要是砸到人,那可就出大事了……”
手机在裤兜震动,是陈军发来的策划案失败简讯。曲俊盯着手机屏幕,突然听见身后传来争吵声。几个戴安全帽的工人正围着辆洒水车,车身上 “楚江建材” 的 logo 格外醒目 —— 正是断供混凝土的供应商,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曲总,您来得正好!” 穿工作服的男人挤过来,袖口露出青色纹身,“我们老板说了,环保设备没到位就没法开工,要不您跟政府说说情?” 人群中有人悄悄掏出手机拍照,曲俊后颈一凉,想起三天前收到的匿名信 —— 里面是张施工图纸,关键承重柱的标号被人篡改过,这背后肯定有猫腻。
暮色中的长江泛着浑浊的光,像一碗放了很久的面汤。曲俊摸出打火机点燃香烟,火星明灭间看见不远处停着辆黑色 SUV,车窗摇下条缝,照相机的金属光泽闪过,让人心里发毛。
……
报社暗房里,红灯将金夫的脸染成血色。显影液里渐渐浮出照片:望海楼停车场角落,两个戴墨镜的男人正在交接皮箱,其中一人袖口露出半截船锚纹身,看得人心里发怵。
“金哥,前台有您的信。” 实习生小吴的声音从门外传来。牛皮纸袋上没有寄件人信息,拆开后掉出张泛黄的报纸剪页 ——2015 年 8 月 12 日,《海口商报》社会版头条:“望海楼走私案告破,主犯周薪在逃”。剪页背面用红笔写着:“下周三晚八点,十六号码头仓库,有人想见你。” 这不明摆着是鸿门宴嘛。
排版室传来同事的笑闹声:“金夫,你当年拍的走私案照片,现在还能卖个好价钱吧?” 他摸着照片上斑驳的血迹印记,忽然想起聚会时王胖子说的话:“周薪那老小子,听说在东南亚搞起了房地产,最近还跟彩虹传媒有合作……” 这其中肯定有蹊跷。
窗外突然响起刺耳的刹车声,金夫探头望去,看见刚才送信的摩托车正加速驶离,车尾箱上印着 “彩虹传媒 物料专用”,一切都串起来了。
望海楼旋转餐厅,金夫的刀叉在牛排上划出歪斜的痕迹。王胖子正在讲述最新的商圈八卦:“听说彩虹传媒的王琼芬,以前是周薪的情人,当年走私案她可是管账的……” 话没说完,邻桌突然传来玻璃碎裂声,吓了一跳。
穿职业装的女人捂着流血的手掌,面前散落着碎掉的高脚杯。金夫认出那是陈军新接触的客户,王琼芬的助理。他递出纸巾时,看见对方手腕内侧同样有半片船锚纹身,和照片里交接皮箱的男人一模一样,心里的疑团更大了。
“谢谢。” 助理低声道谢,指甲在他掌心快速划过,塞进张纸条。展开后是串数字,金夫突然想起大学时学过的 —— 这里面的内含 “十六号仓库 危险 周薪”,看来这趟浑水是躲不过了。
餐厅落地窗外,暴雨正在冲刷城市霓虹,把一切都弄得模糊不清。金夫摸出手机给陈军发消息,却发现信号格突然消失。抬眼望去,王琼芬正站在电梯口微笑,耳垂上的船锚耳钉闪着冷光,让人不寒而栗。
海口彩虹传媒大厦,陈军盯着监控录像里消失的王琼芬。保安队长挠着头:“陈副总,林总说去地下车库,但监控在十分钟前突然故障……” 他忽然注意到走廊尽头的消防门虚掩,门缝里露出半截女士高跟鞋,事情越来越诡异了。
…… 武汉工地值班室,曲俊对着电脑屏幕瞳孔骤缩。刚黑进楚江建材的系统,就看见采购单里夹着张转账记录 —— 三天前,有人向施工队长王虎的账户转了五十万,附言栏写着 “圈梁事故配合费”,这不明摆着是人为的嘛。窗外传来狗吠,他看见围墙阴影里有人影晃动,手里提着的金属工具箱反光,正是白天在工地出现过的 “环保检查人员”,看来他们早就盯上自己了。
十六号码头仓库,金夫的手电筒光束扫过积灰的集装箱。锈迹斑斑的铁门突然发出吱呀声,穿风衣的男人从阴影里走出,左脸刀疤在月光下像条狰狞的蜈蚣 —— 是当年走私案的漏网之鱼,司马杰的左膀右臂 “老刀”。
“金记者,别来无恙?” 沙哑的声音带着海风的咸涩,老刀抬手示意,几个戴口罩的男人从集装箱后走出,手里的棍棒敲打着地面,“周先生想请你去东南亚做客,聊聊当年没拍完的照片……” 这哪是做客,分明是绑架。
暴雨在仓库顶棚炸响,金夫后背抵着冰冷的铁皮,突然听见远处传来警笛声。老刀脸色一变,对讲机里传来杂音:“警察封锁了码头!还有…… 彩虹传媒的人也来了!” 真是越来越乱了。
陈军在消防通道追上王琼芬时,看见她正在撕扯西装外套,露出里面的黑色背心 —— 整个后背布满船锚纹身,和当年走私案现场遗留的旗帜图案完全吻合,这下真相大白了。
“你早就认出我了,对吗?” 王琼芬转身,眼神里没有惊慌,只有疲惫,“周薪让我盯着彩虹传媒,他想把当年的走私资金洗白成文创产业投资……” 她掏出手机,相册里存满了转账记录和合同照片,“三天前,他让我把文旅局的标让给你们,条件是……”
话没说完,楼梯间传来脚步声。王琼芬突然把手机塞进陈军手里:“去十六号码头,金夫有危险!当年的走私账本,就在望海楼的消防水箱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