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运筹帷幄
投影仪的光束在白色幕布上勾勒出软件架构图,曲俊的激光笔红点停在 "跨平台兼容模块" 上,跟打靶瞄准似的。对面技术总监戴明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出急促的鼓点,跟催命符似的:"你们用的 Java 框架和我们现有系统有三个版本冲突,上周试运行时出现 17 次数据丢包 —— 跟筛子似的漏。" 会议室里响起此起彼伏的翻资料声,曲俊看见助理小林悄悄把备用的 PPT 翻到故障解决方案那页,跟考试偷看答案似的。
"这是我们针对贵公司系统做的定制化补丁。" 曲俊抽出三份纸质报告推向前方,装订线处还带着打印机的温热,跟刚出锅的豆皮,"上周在华中科大实验室模拟运行时,我们接入了三种老旧服务器型号 ——" 他忽然注意到戴明手腕内侧的纹身,是串二进制代码,和自己大学时暗恋的女生写在笔记本上的一模一样。那个夏天他们总在武昌江滩聊算法,跟聊人生似的。
手机在裤兜震动,是母亲发来的武昌鱼做法视频。曲俊指尖悬在接听键上两秒,还是调成静音。屏幕余光瞥见窗外街道口的霓虹灯次第亮起,高校门口的小吃摊飘来油泼面的香气,让他想起创业初期和陈军在户部巷吃豆皮的夜晚,那时他们总说要做出 "让武汉骄傲" 的软件产品,跟说大话似的。戴明的质疑声突然尖锐起来,曲俊抬头时恰好看见夕阳把自己的影子投在幕布上,像面即将扬起的旗 —— 武汉人说的 "不服周" 就是这股劲。
……
当陈军在江汉路夜市买到第 N 杯难喝的珍珠奶茶时,手机终于弹出新艺诚公司的短信:"明早十点,请携带广告方案修订版参会。" 霓虹灯下,卖盗版光碟的小贩正和城管扯皮周旋,CD 封面上的香港明星在夜色里笑得模糊,跟假人似的。他忽然想起今早路过汉口江滩时,看见几个老人在晨光里打太极,动作舒展如江水流动;和武昌省美院学生在东湖边写生的姿态异曲同工 —— 都是武汉的魂,一个刚劲,一个柔。
武昌汉街的公司办公室里,曲俊正在白板上画新的数据流图,马克笔在 "用户体验优化" 几个字上洇开墨痕,跟水墨画似的。玻璃门外传来脚步声,陈军带着满身夜色推门进来,西装领口沾着江汉路的尘埃,跟从战场回来似的。两人对视时,都看见对方眼底的血丝 —— 这是他们重建公司后第 27 次分头谈判,也是第一次在深夜的办公室独处,跟两个疲惫的战士。
"新艺诚的财务章在香港注册的离岸公司手里。" 陈军把笔记本摊在白板前,"市场部和财务部的矛盾本质是董事会两派博弈,齐副总想用广告方案绑定我们的资源对抗张派 —— 跟武汉人说的 ' 借刀杀人 ' 似的。" 曲俊的马克笔在 "风险评估" 栏画下重点符号,忽然闻到陈军身上若有若无的清茶味,和今早自己在街道口便利店买的似乎是同一款,跟心有灵犀似的。
陈军望向 18 层楼下的车水马龙,感到武昌的路灯总比汉口的柔和些,像裹着层糯米纸的糖。曲俊忽然指着白板上的 "软件外包" 和 "广告方案" 两个模块:"如果我们把两者做成资源置换呢?用他们的广告渠道换你们的客户数据接口…" 话未说完,陈军已经在笔记本上算出可行性比例,钢笔尖在 "协同效应" 四个字下画了三道横线,跟打了三个惊叹号。
清晨七点的阳光斜切进武昌积玉桥的律师事务所办公室,陈军看着林律师整理文件时袖口露出的刺青 —— 是半朵凋谢的莲花,和他在新艺诚公司行政助理笔记本上看到的图案一模一样,跟暗号似的。昨夜那条匿名短信像根细针扎在神经末梢,此刻他特意选了件藏青色暗纹西装,领口别着曲俊送的银色领带夹,在晨光里泛着冷硬的光,跟穿了铠甲。
"根据您提供的授权结构,新艺诚的离岸公司注册地在开曼群岛," 林律师的手指划过合同附件,"但他们国内主体公司的公章使用流程存在明显漏洞,上周市场部加盖的方案章其实未经董事会备案 —— 跟私刻公章似的。" 陈军望着窗外长江二桥的车流,在汉口沿江大道见过的老租界建筑,那些雕花铁门后藏着的,也是这样盘根错节的利益网,跟武汉的老里份,弯弯绕绕。
九点五十分,陈军踏入江汉路附近的新艺诚公司时,前台的插花换成了白玫瑰,花瓣上凝着的水珠像未干的泪痕。会议室里多了张陌生面孔 —— 戴酒红色丝巾的中年女性,正用修甲精致的手指翻动他昨夜加急修订的方案。"陈副总果然有备而来," 普通话夹杂着粤语腔,她抬头时眼尾的细纹里嵌着笑意,"我是香港总部派来的法务顾问周女士,听说您对我们的结构很感兴趣?"
空调的嗡鸣突然变得刺耳,跟蚊子叫似的。陈军注意到市场部王强的领带夹换成了素色款式,财务总监李建国的钢笔换成了金色万宝龙,而墙角的行政助理正低头擦拭桌面,手腕内侧隐约露出半朵莲花的纹身 —— 跟林律师的是一对。当周女士提出要在广告合同里加入 "某项质押条款" 时,他终于明白昨夜那条短信的深意 —— 这根本不是广告方案的谈判,而是董事会两派借外力参与进行的绞杀,跟武汉人说的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华中科大实验室的中央空调冻得人肩胛骨发紧,跟冰窖似的。曲俊盯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据流,听着技术总监戴明的最新质疑:"你们的用户行为分析模块涉嫌侵犯隐私,我们接到了工信部的问询函 —— 跟捅了马蜂窝似的。" 培养皿里的绿萝在 LED 冷光下显得毫无生气,他忽然想起在海口创业时,办公室养的那盆旅人蕉,叶片总是舒展着迎接热带阳光,跟武汉的向日葵似的。
"我们采用的是联邦学习技术,所有数据都经过匿名化处理," 曲俊调出技术白皮书,手指在 "差分隐私" 章节划出重点,"这是我们获得的 ISO/IEC 27701 隐私认证,比国家标准还要严格三级 —— 跟保险柜还保险。" 戴明的手指在键盘上停顿半拍,曲俊捕捉到他眼底闪过的惊讶 —— 这个在街道口长大的程序员,或许没想到本土企业能做出这样的技术方案,跟武汉人说的 "莫欺少年穷"。
手机在实验服口袋震动,是母亲发来的微信:"今晚回家吃饭,你爸钓的武昌鱼有三斤重。" 曲俊盯着屏幕上父亲站在东湖边的照片,鱼竿上的红飘带在风里摇晃,像极了公司开业时挂在汉街门口的彩带,跟喜庆的小灯笼。戴明的声音突然柔和下来:"其实我们更担心的是合作后的分成模式,董事会希望拿到 60% 的流水抽成 —— 跟抢钱似的。"
曲俊抬头时,恰好看见实验室窗外的树枝叶交错,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像极了数据流图里的节点分布,跟天然的网络图。他忽然想起和陈军在珞珈山晨跑时的对话:"真正的博弈不是你死我活,而是找到利益的共振点。" 于是他推开面前的财务报表,指着白皮书最后一章:"如果我们开放技术接口让贵公司参与二次开发,分成模式可以重新商量 —— 跟武汉人说的 ' 有钱一起赚 '。"
当陈军在律师事务所看完新艺诚公司的秘密审计报告时,江汉路那边的路灯已经亮起,跟星星点灯。报告第 47 页标注着:"齐派通过广告方案转移资金至开曼公司,涉嫌洗钱金额达 3200 万 —— 跟搬空国库似的。" 林律师递来的钢笔在 "武昌某文化传媒公司" 字样下画了两道横线,墨迹渗进纸页,像道正在流血的伤口,触目惊心。
武昌汉街的公司办公室里,曲俊正在白板上推演新的分成模型,马克笔突然在 "技术入股" 四个字上断墨,跟断了思路似的。玻璃门被推开的瞬间,他闻到了熟悉的清茶豆焦香 —— 陈军带回的江汉路老字号清茶,杯壁上还凝着冷凝的水珠,跟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两人对视的刹那,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暴风雨前的平静,跟武汉夏天暴雨前的闷热。
"他们想拖我们下水。" 陈军把审计报告副本拍在桌上,指腹碾过 "武昌新世纪" 的字样,"新艺诚的本质是搞跨境资本转移,我们的广告方案会成为资金流转的通道 —— 跟帮凶似的。" 曲俊的指尖划过白板上的 "软件外包" 模块,突然发现两个项目的时间线在七月中旬出现诡异的重合,跟命中注定的坑。
暮色漫进窗户时,陈军的手机再次收到匿名短信:"明晚八点,汉口保成路夜市 23 号摊,有人要见你。" 发件人依然显示未知,这次附带了张模糊的照片:穿灰色西装的男人正在新艺诚公司门口与财务总监李建国握手,背景里 "新世纪文化传媒" 的旧 logo 若隐若现,跟幽灵似的。曲俊盯着照片里男人的鞋尖,突然想起三年前在海口,那个举报他们税务问题的商业间谍,穿的正是同款意大利手工皮鞋 —— 跟认亲似的。
长江上的渡轮已经亮起点点灯火,像串散落在黑夜中的珍珠,跟武汉的星星掉进了江里。
陈军不用多想也仿佛看得到那摇曳中的波涛 —— 迷人的如画风景。望着窗外依稀模糊的武昌起义门轮廓,作为土生土长的武汉伢,忽然想起幼年在胭脂路听老中医讲的故事:"真正的医者,要在乱麻中找到病灶的线头 —— 跟解绳子似的。" 此刻他翻开笔记本,在 "风险清单" 最后写下:"商战博弈的核心,从来不是地域差异,而是人心的明暗 —— 就像武汉的天气,有晴有雨,全看老天爷的脸。"
曲俊关掉白板上的投影,灯光亮起时,看见陈军正在修改广告方案的合作条款。笔尖在 "独立第三方审计" 几个字上顿了顿,添上一行小字:"由武昌楚信会计师事务所执行"。此时此刻,他们在商战里藏进了属于武昌的暗桩,跟埋了地雷。
夜色渐深,两人谁也没提保成路夜市的邀约。但当陈军收拾文件时,曲俊注意到他往西装内袋里塞了支录音笔 —— 那是他们在海口创业时买的,曾录下过供应商的违约证据,跟老伙计似的。窗外传来隐约的雷声,天气预报说今夜有暴雨,就像他们即将踏入的,那个布满暗礁的商海漩涡 —— 武汉人说的 "闯江湖",从来不是那么容易。
汉口的暴雨来得毫无征兆,七点五十九分,陈军的皮鞋刚踏上保成路青石板,豆大的雨点便砸在铁皮棚顶,发出炒豆子般的声响,跟下冰雹似的。23 号摊位的霓虹灯在雨幕中忽明忽暗,映出玻璃柜里堆着的旧手表和泛黄的 CD—— 正是照片里李建国握手时的背景,跟老电影场景。卖货的老人戴着草帽,帽檐压得极低,指尖在计算器上敲出摩尔斯电码般的节奏:"要修表?"
"修块老上海牌。" 陈军摸出机械表,表链在掌心硌出细密的麻点,跟按摩似的。老人接过表的瞬间,他注意到对方虎口处有块淡褐色的烫伤疤痕,形状像极了新艺诚公司 logo 的变形,跟盖章认证似的。雨声突然变大,老人凑到他耳边,声音比雨点更轻:"三年前海口海关扣的那批服务器,现在存在汉口舵落口仓库 —— 跟藏了个炸弹。"
陈军的脊背骤然绷紧,跟被冻住似的。这个只有他和曲俊知道的秘密,像把生锈的刀突然剜进记忆 ——2015 年,他们在海口的公司突然被举报走私服务器,导致资金链断裂,最终破产,跟被釜底抽薪。老人从柜台下抽出张泛黄的货运单,复印件上 "收货人:李建国" 的签名被红笔圈住,日期正是公司被查前三天,跟铁证如山。
"下个月十五号,有艘货轮从基隆港出发," 老人的手指划过货运单上的密语,"货柜号 HC-0721,装的是新艺诚从台湾采购的广告投放系统 —— 但申报单上写的是塑胶制品,跟挂羊头卖狗肉。" 雨声中传来皮鞋踩水的声响,陈军余光瞥见两个穿黑雨衣的人影在摊位十米外驻足,跟幽灵似的。
他突然抓起手表,往老人手里塞了张百元钞票:"表修好寄到武昌汉街 18 号。" 转身时故意撞翻摊位上的 CD 盒,邓丽君的老歌在雨地里流淌,混着远处江汉关的钟声,跟催命的曲子。雨衣下的录音笔还在工作,他知道老人最后说的 "去找胭脂路的周先生",正是幼年见过的那位老中医 —— 此刻,老人草帽上别着的银色徽章,和新艺诚公司保洁阿姨胸前的一模一样,跟串起来的证据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