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菌种培育的小危机
书名:不会种田的农民 作者:一个老农民 本章字数:4755字 发布时间:2025-09-19

  夜幕如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缓缓地笼罩了整个村庄,然而村委会里却依旧灯火通明。王有为身姿挺拔地站在黑板前,手中的粉笔与木板亲密接触,发出清脆的声响,写下了“天麻培育计划”这几个刚劲有力的大字。旁边的小雨,双手小心翼翼地捧着那本泛黄的《本草辑要》,宛如捧着稀世珍宝,时不时轻声补充着关键信息。


  “各位叔伯婶婶,”王有为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而坚定,目光真诚地扫视着将村委会挤得满满当当的村民们,“我和小雨在后山幸运地发现了野生天麻。经过这段时间的深入研究,我们打算大胆尝试人工培育天麻。”


  老支书坐在前排,他轻轻地敲了敲手中的烟袋锅,那声音在安静的会议室里格外清晰。他缓缓说道:“有为啊,这天麻可不是那么容易伺候的,它娇气得很呐。”


  “是啊,”张婶赶忙接过话茬,脸上带着一丝担忧,“我爷爷那会儿就说过,天麻得依靠一种特殊的菌才能存活下来,咱们哪懂这些门道哟?”


  小雨连忙翻开手中的《本草辑要》,手指准确地指着其中一页,眼神专注而自信:“书上写得明明白白的,天麻需要和蜜环菌共生。我们打算从采集野生天麻的周围取土,那里的土里面应该含有这种蜜环菌。”


  王有为紧接着说道:“而且我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现在人工培育天麻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了。县农科站的李技术员已经答应下周过来指导我们。”


  村民们的议论声渐渐小了下去,大家都在认真思考着王有为和小雨的话。这时,王二狗挠了挠头,一脸疑惑地站起来问道:“有为哥,这天麻能卖多少钱啊?”


  小雨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兴奋地说道:“现在市场上,人工种植的天麻干货每斤能卖到三百元左右。要是野生的,品相还好的话,价格能翻倍呢!”


  “这么多?”人群中顿时爆发出一阵惊叹声,大家的眼神里都透露出一丝心动。


  “但是,”王有为提高了音量,神情严肃地说道,“天麻的生长周期比较长,从种植到收获至少需要两年的时间。这期间我们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心血。”


  老支书缓缓站起身来,走到黑板前,他的眼神里充满了鼓励和期待:“有为说得对,这事急不得。不过要是真能成,那对咱们村可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啊。”他转向众人,目光坚定地说,“我看这样,先让有为和小雨搞个小试验田,等成功了咱们再扩大规模。”


  “我同意!”张婶第一个举起了手,脸上满是热情,“我家后山有块阴凉地,挺适合种这个的。”


  “我家可以出劳力。”王二狗也积极地响应道,大家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


  会议一直持续到深夜,最终大家达成了初步共识:由王有为和小雨牵头,村民们自愿参与,先开辟半亩试验田进行天麻培育。


  送走最后一位村民后,王有为长舒了一口气,他感觉身体里的力气都被抽干了,一下子瘫坐在椅子上。小雨轻轻地递给他一杯热茶,两人的指尖在杯沿不经意间轻轻相触,这一瞬间,两人的心里都泛起了一丝涟漪。


  “累了吧?”小雨轻声问道,她的声音就像一阵温暖的春风。


  王有为摇了摇头,目光望向窗外皎洁的月光,认真地说:“不累,就是觉得责任重大。”他转过头,看着小雨,眼中满是迷茫和期待,“你说,咱们真能成功吗?”


  小雨在他身边轻轻坐下,小心翼翼地翻开药书,眼神专注地说道:“你看这里,书上说得很清楚。只要我们精心模拟出天麻的自然生长环境,严格控制好温湿度,成功的几率很大的。”


  两人头挨着头,专注地研究着书上的记载,不时在笔记本上认真地记下要点。村委会的老式吊灯洒下昏黄的灯光,将他们的影子拉得长长的,仿佛在诉说着他们的坚持和努力。


  “我觉得最关键的是菌种。”王有为皱着眉头,一脸担忧地说道,“咱们得确保带回来的腐殖土里有足够的蜜环菌。”


  小雨咬着笔杆,思考了一会儿,眼睛突然一亮:“要不明天咱们再去一趟发现天麻的地方?多取些土样回来。”


  “好主意。”王有为点点头,突然又想起了什么,补充道,“对了,还得准备些松木屑和栎树叶,书上说这是培育天麻最好的基质。”


  夜越来越深,整个世界仿佛都陷入了沉睡,村委会里只剩下他们两人。小雨打了个哈欠,揉了揉发酸的眼睛,她的眼皮都快睁不开了。


  “我送你回去吧。”王有为站起身来,开始收拾桌上的资料,他的动作轻柔而小心,生怕吵醒了这宁静的夜。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月光像一层银色的薄纱,轻柔地洒在他们身上。王有为推着自行车,小雨静静地走在他身旁。夜风轻轻地拂过路边的稻田,带来阵阵清新的稻香。


  “有为,”小雨突然开口,声音清脆而动听,“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天麻培育成功了,接下来要做什么?”


  王有为放慢了脚步,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儿,他认真地说道:“我想过。如果成功了,咱们可以扩大种植规模,同时尝试培育其他珍稀药材。”他顿了顿,眼神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我还想建一个小型加工厂,对药材进行初步加工,提高附加值。”


  小雨的眼睛在月光下闪闪发亮,她兴奋地说道:“我们可以注册商标,打造自己的品牌。现在城里人很看重药材的产地和品质。”


  “没错!”王有为兴奋地说,他的声音里充满了激情,“咱们村的自然环境这么好,完全可以打‘绿色无污染’这张牌。”


  不知不觉间,他们已经到了小雨借住的张婶家门前。院墙上的夜来香开得正盛,那浓郁的香气弥漫在整个夜色中,让人陶醉。


  “到了。”王有为停下脚步,温柔地说道,“明天早上我来接你,咱们一起去后山取土样。”


  小雨点点头,却没有立即进门。两人静静地站了一会儿,夜虫的鸣叫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仿佛在为他们的沉默伴奏。


  “那...晚安。”王有为最终说道,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舍。


  “晚安。”小雨轻声回应,然后转身轻轻地推开院门。


  回到家中,王有为丝毫没有睡意。他点亮台灯,柔和的灯光照亮了整个房间。他在书桌前摊开笔记本,开始详细规划天麻培育的每一个步骤。从场地的选择到基质的配比,从菌种的培养到日常的管理,他写得极其认真,每一个字都饱含着他的希望和决心。


  窗外,一轮明月渐渐西沉,月光变得越来越淡。王有为揉了揉发酸的手腕,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深吸一口夜间清新的空气。远处的山影在月光下若隐若现,那里藏着他们发现的野生天麻,也藏着整个村子的希望,就像一颗种子,在黑暗中等待着发芽的时刻。


  次日清晨,第一缕阳光还没来得及洒进房间,王有为就早早地起床了。他将昨晚整理得整整齐齐的资料小心地装进背包,出门前,他特意带上了几个干净的塑料袋和一个小铲子,仿佛带上了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


  小雨已经在张婶家门口等候多时了。今天她换了一身利落的运动装,头发高高地扎成马尾,显得格外精神,就像一朵盛开的鲜花,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早啊!”她笑着向王有为招手,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张婶给咱们准备了干粮和水。”


  两人满怀期待地向后山进发,清晨的露水调皮地打湿了他们的裤脚。山间的雾气还没有完全散去,给树林披上了一层朦胧的面纱,仿佛是大自然为他们准备的神秘礼物。


  “就是这里。”小雨兴奋地指向前天发现天麻的地方,眼神里充满了喜悦和激动,“咱们得小心点,别破坏其他还没长成的天麻。”


  王有为小心翼翼地蹲下身,轻轻地拨开地面的落叶,就像在揭开一个神秘的面纱。“你看,这里还有好几株小的。”他轻声说道,眼中满是惊喜。他用铲子小心翼翼地取了一些腐殖土,装进塑料袋,仿佛装进的是满满的希望,“这些土里应该含有蜜环菌。”


  两人忙碌了近两个小时,像勤劳的小蜜蜂一样,采集了足够的土样,还收集了一些松针和栎树叶。下山时,太阳已经升得老高,炽热的阳光照得人睁不开眼。


  “咱们直接去找老支书吧。”王有为擦了擦额头的汗,坚定地说道,“他昨天说有事要商量。”


  村委会里,老支书正和几个村干部热烈地讨论着。见王有为和小雨进来,他连忙招手,脸上露出和蔼的笑容:“来得正好!我们正说要去找你们呢。”


  “怎么了?”王有为把背包放在桌上,眼神里充满了疑惑。


  老支书笑眯眯地说:“昨天你们走后,我和几个村干部商量了一下。村委会决定把后山那片荒地划给你们做试验田,大概有三亩多。”


  “真的?”小雨惊喜地睁大眼睛,她的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和喜悦。


  “当然是真的。”老支书点点头,神情严肃地说,“不过有个条件——如果培育成功了,得优先教村里人技术。”


  王有为激动地握住老支书的手,声音有些颤抖:“一定!我们本来就想带动大家一起干。”


  离开村委会,两人迫不及待地直接去了老支书说的那片荒地。这里地势平缓,背风向阳,阳光温柔地洒在土地上,确实是个理想的地点。


  “咱们得先把杂草清理干净。”王有为卷起袖子,干劲十足地说道,“然后搭个遮阳棚,天麻不能直接暴晒。”


  小雨已经蹲下身仔细检查土壤,她的眼神里透露出专业和自信:“土质不错,疏松透气。咱们把采集来的腐殖土混进去,应该很适合天麻生长。”


  接下来的几天,两人就像两个不知疲倦的战士,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这片试验田上。清除杂草、平整土地、搭建遮阳棚……王有为的皮肤晒得更黑了,就像被大自然涂上了一层健康的颜色;小雨的手掌也磨出了茧子,但谁都没有一句怨言,因为他们心中有着共同的梦想。


  第五天下午,县农科站的李技术员如约而至。他是个四十出头的中年人,戴着一副黑框眼镜,显得文质彬彬。他说话慢条斯理但十分专业,每一个字都像是一颗智慧的种子。


  “选址不错。”李技术员在试验田转了一圈,满意地点点头,他的眼神里透露出对年轻人的认可和鼓励,“不过天麻培育最关键的是菌种。你们采集的野生菌种需要先进行扩繁。”


  小雨连忙拿出他们准备的腐殖土,小心翼翼地递过去,就像递上了自己的宝贝:“这些是我们从发现天麻的地方取来的。”


  李技术员仔细检查后说:“菌种活性不错。我教你们一个简单的方法扩繁:用煮过的松木屑做培养基,保持适当湿度,一个月左右就能得到足够的菌种。”


  他耐心地讲解了天麻培育的各个环节,从菌种培养到播种技巧,从温湿度控制到病虫害防治。王有为和小雨像两个认真听讲的学生,认真地记着笔记,不时提出问题,他们的眼神里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


  “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临走前,李技术员拍拍王有为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有什么问题随时联系我。县里很支持你们这种创新尝试。”


  送走李技术员,王有为和小雨立即行动起来,就像两台加满油的机器。按照指导,他们搭建了一个简易的菌种培养室,严格控制温度和湿度,仿佛在为菌种创造一个温暖舒适的家。


  傍晚时分,夕阳像一个巨大的火球,将天空染成了金红色,美得让人窒息。两人坐在田埂上休息,微风轻轻拂过他们的脸庞,带来一丝惬意。


  “累吗?”王有为递给小雨一瓶水,眼神里充满了关心。


  小雨摇摇头,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就像一朵盛开的花朵:“不累。看着这片地从杂草丛生变成现在这样,特别有成就感。”


  王有为望着她被夕阳映红的侧脸,心中涌起一股暖流,突然有种想要拥抱她的冲动。但他只是轻轻地说:“等天麻长出来,咱们就成功了第一步。”


  “嗯。”小雨点点头,目光坚定地投向远方,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美好景象,“这只是开始。等试验成功了,我们还可以尝试培育其他珍稀药材。”


  夜幕降临,星星像一颗颗璀璨的宝石,镶嵌在黑色的天幕上。两人收拾好工具准备回家。月光下,新搭建的遮阳棚投下整齐的影子,整片试验田已经初具规模,就像一个即将诞生的婴儿,充满了无限的可能。


  走在回家的路上,月光洒在他们身上,仿佛给他们披上了一层银色的纱衣。王有为突然停下脚步,认真地说:“小雨,谢谢你。”


  “谢我什么?”小雨疑惑地转头看他,眼神里充满了好奇。


  “谢谢你相信这个计划,相信我能行。”王有为的声音有些哽咽,他的心里充满了感激,“如果没有你,我可能现在还在为种不好玉米发愁。”


  小雨停下脚步,认真地看着他,眼神里充满了信任和鼓励:“有为,是你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我只是……恰好出现在了对的时间。”


  月光下,两人的影子重叠在一起,仿佛是命运将他们紧紧地连在一起。王有为鼓起勇气,轻轻握住了小雨的手。令他惊喜的是,小雨没有挣脱,反而回握了一下,这一瞬间,时间仿佛静止了,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王有为知道,无论前方的路有多难走,只要有身边这个人在,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的手紧紧相握,心也紧紧相连。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不会种田的农民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