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下午,我抱着 “拆快递拆到爽” 的期待,穿着拖鞋、揣着手机就往小区楼下的快递柜跑 —— 前几天网购的零食、新书还有给我妈买的按摩仪全到了,光取件码我就记了满满一屏备忘录。结果刚走到快递柜前,还没来得及扫码,就被一阵震天响的《最炫民族风》给 “包围” 了,抬头一看,小区中心广场上,二十多个阿姨正排着整齐的队伍跳广场舞,红的绿的纱巾在空中飘得比风筝还高,场面壮观得跟小型演唱会似的。
我赶紧低下头专心扫快递码,心里琢磨着 “赶紧取完赶紧走,可别被阿姨们注意到”—— 倒不是我不喜欢广场舞,主要是我这人天生 “肢体不协调”,上学时跳广播体操都能顺拐,上次公司年会被迫跳《兔子舞》,还被同事笑了半个月,说我跳得像 “被按了快进键的企鹅”。
可越怕什么越来什么。我刚把最后一个快递 —— 一个装着按摩仪的大箱子抱起来,就感觉胳膊被人轻轻拽了一下。回头一看,是个穿着粉色运动服、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的阿姨,脸上带着特亲切的笑,手里还拿着个红色的纱巾:“小姑娘,取快递呢?”
我赶紧点头:“对,阿姨,取完就回家。” 说着就想抱着箱子溜,结果阿姨又拽了拽我的胳膊,语气特别热情:“别急着走啊!你看我们这队里,就缺个年轻姑娘,你来得正好,陪我们跳一支呗!就跳《最炫民族风》,简单得很,跟着节奏晃就行!”
我吓得赶紧摆手,箱子都差点没抱稳:“阿姨,不行不行,我不会跳,我肢体不协调,跳起来肯定特别难看,别耽误你们排练。” 可阿姨根本不撒手,还把手里的红纱巾往我手里塞:“什么会不会的!广场舞不就是图个开心嘛!我们刚开始学的时候,比你还笨呢,多跳两次就会了。你看你这身材,这么匀称,跳起来肯定好看!”
旁边几个阿姨也注意到了这边,纷纷围过来劝:“是啊小姑娘,来都来了,跳一支再走呗!”“我们这广场舞还能减肥呢,你陪我们跳会儿,就当活动活动筋骨!” 还有个穿蓝色运动服的阿姨,直接把我手里的大箱子接了过去,往旁边的石凳上一放:“箱子我帮你看着,丢不了!你就放心跟我们跳,别怕错,错了也没人笑你!”
我被阿姨们的热情 “包围” 得没辙,再加上确实不想扫了她们的兴,只能硬着头皮接过红纱巾,心里把 “社死” 两个字默念了八百遍。阿姨们一看我同意了,立马特别开心地把我拉到队伍最后一排,粉色运动服的阿姨还特意站在我旁边,跟我说:“你跟着我跳,我怎么动你怎么动,不难,就四个八拍的动作,记住‘左三步、右三步、抬手甩纱巾’就行。”
音乐刚好放到副歌部分,阿姨们瞬间就进入状态,胳膊甩得又整齐又有力,红纱巾在空中划出漂亮的弧线,脚步踩得 “咚咚” 响,跟装了弹簧似的。我看着旁边阿姨的动作,紧张得手心都出汗了,跟着她的节奏迈第一步 —— 结果刚一抬脚,就差点把自己绊倒,纱巾也甩到了前面阿姨的肩膀上。
前面的阿姨回头冲我笑了笑:“没事没事,慢慢来,别紧张!” 我脸都红了,赶紧调整姿势,接着跟节奏。可我这身体好像跟我脑子不是一伙的,阿姨抬左手,我抬右手;阿姨迈右脚,我迈左脚,活脱脱一个 “人体镜像”,手里的纱巾也被我甩得乱七八糟,一会儿缠在手腕上,一会儿掉在地上,捡了三次纱巾之后,我感觉全广场的目光都在盯着我,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跳了大概半分钟,我实在撑不住了,凑到粉色运动服阿姨耳边小声说:“阿姨,我真不行,我顺拐了,您看我这动作,跟你们格格不入,还是让我走吧。” 可阿姨却笑着拍了拍我的胳膊:“什么顺拐不顺拐的!我看你跳得挺好啊!节奏感比我家孙子强多了!我家那孙子,上次让他陪我跳,跟个木头似的,胳膊腿硬得跟钢筋似的,还不如你呢!”
我愣了一下,差点没反应过来:“阿姨,您别安慰我了,我自己跳得什么样我知道,肯定特别难看。” 阿姨却特别认真地说:“我没安慰你!真的!你看你刚才踩的点,虽然动作有点慢,但都踩在鼓点上了,比我家孙子强多了!他上次跳,全程不在节奏上,我跟在他后面,都被他带跑偏了!”
旁边几个阿姨也跟着附和:“是啊小姑娘,你节奏感真不错!就是动作生了点,多跳两次就好了!”“比我家那上初中的孙女强,她连广播体操都跳不明白,你这已经很好了!” 还有个阿姨拿出手机,对着我拍了两下:“我得给我家老伴看看,人家这小姑娘,第一次跳就这么有感觉,让他也学学!”
我被阿姨们夸得有点不好意思,紧张感也少了点,干脆破罐子破摔,跟着音乐的节奏瞎晃 —— 反正都已经 “社死” 了,不如干脆开心点。没想到这么一来,反而没那么顺拐了,虽然动作还是不标准,但至少能跟上阿姨们的节奏,手里的纱巾也能勉强甩起来了。
跳完一支《最炫民族风》,我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地跟阿姨们说:“阿姨,我实在跳不动了,得回家了,不然我妈该着急了。” 阿姨们也没再留我,粉色运动服的阿姨还帮我把箱子抱过来,递给我:“今天谢谢你啊小姑娘,跟你一起跳,我们都觉得更开心了!以后没事常下来跟我们跳啊,我们每天晚上七点都在这儿!”
我接过箱子,赶紧点头:“好,阿姨,以后有空我就来。” 说着就抱着箱子往家跑,刚跑两步,就听见后面阿姨们喊:“小姑娘,下次来记得穿运动鞋啊!穿拖鞋跳不方便!” 我回头冲她们挥了挥手,心里又暖又好笑。
回到家,我把箱子往地上一放,就瘫在沙发上笑 —— 想起自己刚才跳广场舞顺拐的样子,还有阿姨们夸我 “节奏感比她家孙子好” 的话,就觉得特别有意思。我妈从厨房出来,看见我笑得直捂肚子,还以为我怎么了:“你取个快递怎么这么开心?是不是快递里有什么好东西?”
我把刚才被阿姨们拽去跳广场舞的事跟我妈说了,我妈也忍不住笑:“你这孩子,平时连跟人说话都害羞,居然还敢跟阿姨们跳广场舞?不过那些阿姨人都挺好的,平时我买菜回来,她们还总给我递瓶水呢。” 说着还跟我感慨:“现在的广场舞阿姨,可比我们那时候时髦多了,不仅跳得好,还会用手机拍视频发抖音,上次我还看见她们跳《科目三》呢,跳得比年轻人还带劲!”
我掏出手机,刷了刷小区业主群,没想到居然看见有阿姨把刚才跳广场舞的视频发上去了 —— 视频里,阿姨们跳得特别整齐,我在最后一排,虽然动作有点笨拙,但确实没怎么顺拐,下面还有不少业主评论:“这小姑娘是谁家的啊?第一次跳就能跟上节奏,不错啊!”“这节奏感可以啊,比我家孩子强多了!”“下次我也去跟阿姨们跳跳,看着挺有意思的!”
我看着评论,忍不住笑了 —— 本来以为是 “社死现场”,没想到居然成了 “小型表扬大会”。晚上吃饭的时候,我跟我妈说:“妈,下次晚上没事,我陪你去跟阿姨们跳广场舞吧,感觉还挺有意思的。” 我妈特别开心:“好啊!正好我最近胳膊有点疼,跳广场舞还能活动活动,到时候让阿姨们好好教教你,争取下次跳《科目三》的时候,你别再顺拐了!”
过了两天,我真的陪我妈去跳广场舞了。这次我特意穿了运动鞋,还提前在网上搜了《最炫民族风》的广场舞教程,跟着视频练了两遍。到了广场,阿姨们看见我,特别开心地把我拉到队伍中间,粉色运动服的阿姨还跟我说:“小姑娘,你今天来得正好,我们今天学新舞,《科目三》,你会不会?”
我赶紧摇头:“阿姨,我不会,您教我吧。” 阿姨笑着说:“没事,我教你!这《科目三》比《最炫民族风》还简单,就那几个动作,跟着我学就行!” 说着就开始给我示范,旁边的阿姨们也跟着一起教我,有的教我抬手的动作,有的教我踢腿的节奏,特别有耐心。
虽然我还是偶尔会顺拐,但阿姨们从来都不笑我,还一直鼓励我:“没事,慢慢来,多练两次就会了!”“你看,这次比上次好多了,已经能跟上节奏了!” 跳完舞,阿姨们还拉着我聊天,问我在哪上班,平时喜欢吃什么,跟我说小区里哪家菜店的菜新鲜,哪家水果店的水果便宜,跟家人似的特别亲切。
现在,我已经成了广场舞队伍里的 “常客”,虽然跳得还是不如阿姨们好,但至少不会顺拐了,有时候还能跟阿姨们一起跳《科目三》,引得旁边散步的人拍照。阿姨们也总跟别人夸我:“这小姑娘,第一次跳的时候还顺拐呢,现在跳得可好了,节奏感比我家孙子强多了!”
每次听到阿姨们这么夸我,我都觉得特别温暖。其实一开始,我对广场舞没什么好感,觉得那是 “阿姨们的专属活动”,跟我没什么关系。可现在才发现,广场舞不仅是阿姨们的爱好,更是她们传递热情和温暖的方式 —— 她们用最直白的热情,拉着你融入这个集体,用最真诚的鼓励,让你慢慢变得自信,哪怕你跳得再不好,她们也不会嘲笑你,只会用最温暖的方式接纳你。
就像那天取快递被拽去跳广场舞,本来是个意外,却让我收获了满满的快乐和温暖。那些阿姨们,用她们的热情打破了陌生人之间的隔阂,用她们的鼓励让我克服了对 “肢体不协调” 的自卑,也让我明白了:生活里的小意外,有时候反而会变成最珍贵的小惊喜。现在每次路过小区广场,听见熟悉的广场舞音乐,我都会忍不住放慢脚步,因为我知道,那里有一群特别可爱的阿姨,她们会笑着跟我打招呼,会拉着我一起跳舞,会用最朴素的方式,让我感受到这个小区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