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我没有错
书名:精神罪世界 作者:我精神很正常 本章字数:2629字 发布时间:2025-09-21

病房的白墙映着暖光,江涛大夫望着眼前的病人,语气带着几分顺应却又暗藏笃定:“我便是火神爷,眼下不需你添火了。你命属水,往后莫要再碰火,这火神庙也不是你的去处。现在就动身回家吧,好好修行心性,多帮衬家里人——他们早盼着你回去团聚。”


病人的指尖轻轻攥了攥衣角,眼神里藏着一丝不确定:“你……当真不会再叫我回来了?”


“火神与你本就无缘,不必再来。”江涛大夫的话落得干脆,却没让空气变得冰冷,反倒像给了病人一颗定心丸。


下一秒,病人忽然转向围在一旁的护士,脸上竟绽开几分轻快:“众位仙童,别送啦!这里终究不适合我,我爹娘来接了,该回人间去咯!”


站在门边的父亲连忙上前,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哽咽:“小雨,咱……咱回家。”


“哎!”病人响亮地应着,忽然拍了拍自己的胸口,笑着说,“你瞧我这名字,小雨,可不就是水属性嘛!回了家,做个自在水神也不错!”他脚步轻快地跟着父亲往外走,背影里再也寻不见往日偏执躁狂的影子,倒多了几分孩童般的澄澈。


病人刚走出诊室,助理大夫就快步凑上来,眉头还拧着:“江大夫,他这状态,真算病情稳定了?”


“对他而言,这已是最好的结果。”江涛大夫轻轻靠在桌边,目光仍落在门口,“能听得进道理,不钻牛角尖,心里先静下来,把躁狂的劲儿压下去,这就是第一步。”


“那出院后会不会反复?”助理的笔已经握在了手里,随时准备记录。


“这么长时间的心理暗示打底,再加上药物稳住了底子,问题不大。”江涛大夫顿了顿,补充道,“后期可以用抗抑郁症的中药调理,慢慢巩固就行。”话音刚落,助理立刻低头在本子上记个不停,护士们也手脚麻利地整理起诊室——消毒棉片归位,床单重新铺展,下一位患者很快就要到了。没人知道新的诊疗会遇到怎样的“风浪”,助理悄悄摸了摸白大褂口袋,里面的绳子叠得整整齐齐,那是为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备好的。


与此同时,药房大厅里的李宗誉终于松了口气——响了一下午的手机总算安静下来。他跟药房经理反复叮嘱:“厂家发的货记得核对清楚,现在物流快,别漏了件。”交代完工作,下班的铃声刚好响起。同事王芳匆匆跟他说家里有事,没来得及一起吃饭,李宗誉便拐进街角的小吃店,一碗馄饨、两个包子,简单对付了晚饭,转身就走向了不远处的网吧。


网吧里烟味混着键盘敲击声,李宗誉却径直点开了学术论坛。屏幕上,南洲市虹梅广场精神病人杀人案的帖子正刷屏:有人说当时亲眼见受害者唐小美没了气息,案子传着传着就变了样——有人把李宗誉吹成了“隐世侠客”,说他眨眼间制服凶手,还让濒死的唐小美“起死回生”。流言越传越玄,有人深信不疑,有人嗤之鼻,也有人猜测是唐飞在生意上结了仇家,遭人雇凶报复,更多人在帖子里怒骂“拿精神病当犯罪工具”的卑劣。


李宗誉快速划着鼠标,没多停留——这些虚头巴脑的传言,对他研究精神病学毫无帮助。很快,他的目光落在了一条新药资讯上:日本研发的“立助马弥”胶囊要在南洲开发布会,江苏省的精神科专家都会到场。他指尖在鼠标上顿了顿,心里盘算着:要是时间能凑开,真想去听听,说不定能学到些新东西。


那时候的互联网远不如现在发达,网上的学术资料少得可怜,也就学术论坛能让人自由交流,连专利保护都谈不上,谁都能上去分享自己的观点。翻着翻着,一篇来自NCBI的论文让他停下了手——《Social Functioning in Schizophrenia: Comparing Laboratory - based Assessment with Real - world Measures》。论文里提到,研究团队测试了四种社会功能评估方法,最后发现,靠访谈得出的评估结果,和患者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功能表现关联特别小,反倒是现实场景下的动态评估、自我报告等方法,彼此间的相关性更强。


“难怪之前总觉得不对劲。”李宗誉小声嘀咕着。这两天他一直在琢磨抑郁症评分表,早就发现了问题:不少题目说得模棱两可,文字又太绕,城里有文化的人用着还行,到了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村,根本没法准确理解,太不公平。他还琢磨出别的门道:城里抑郁症发病率高,跟评分表没关系,就像有些主持人,偶尔情绪低落、觉得悲观,就以为自己得了抑郁症,其实是看着社会上的不公却无力改变,憋出来的情绪反噬;农村倒常发精神妄想症和精神分裂症,好多案例都是被封建迷信逼出来的——好好的人,被那些无稽之谈缠上,硬生生逼成了“神经病”,想想都让人心疼。


眼看快到十点,李宗誉揉了揉发涩的眼睛,满脑子都是病例数据、论文观点,像塞了团乱麻。他索性关掉电脑——得先把脑子里的东西“倒空”,才能理清头绪,再吸收新的知识。他这“先放空再沉淀”的法子,对强化记忆特别管用,要是有读者也常觉得脑子乱,倒不妨试试。


李宗誉这边为明天的事紧着准备,即将开启新工作的苏梅大夫,家里却正上演着一场争执。她硬是把丈夫王中和、儿子王小雨拉到沙发上,语气不容置疑:“今天必须开个家庭会,有重要的事跟你们说。”


“多大的事,非得这会儿说?”王中和手里还拿着报纸,一脸不情愿。


“明天我就去上班了。”苏梅没看他,目光先落在儿子身上,“多挣点钱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我想学着放手——以前总担心小雨,把他护得太严实,现在该给他留出走向社会的空间了。”


王中和立刻放下报纸,脸色沉了下来:“咱们俩的工资,养小雨绰绰有余!你何必出去遭罪,还让孩子没人管?”


“我不是不管他,是想让他自己试着走出去!”苏梅提高了声音,又转头对王小雨柔声道,“小雨,跟妈妈说说,你以后想做什么?有没有想尝试的事?”


王小雨的头埋得更低了,手指抠着沙发缝,声音细若蚊蚋:“我……我还没准备好。我不想跟人说话,画画的时候最开心了——画布上的世界安安静静的,颜色会跟我打招呼,线条会跟我聊天,不用开口,我就能感受到快乐。你们……你们不懂那种感觉。”


“那你就没喜欢过哪个姑娘?”苏梅追问着,语气里藏着一丝急切。


“你问这个干什么!”王中和猛地打断,“小雨连跟邻居打招呼都不敢,哪会有喜欢的人?你就别瞎操心了!”


“王中和!”苏梅的眼眶红了,“从小到大,你总怕他犯错、怕他受欺负,什么都替他做决定,把他关在家里,才让他现在连跟人交流都不敢!你就不能反思反思自己吗?”


“我反思什么?”王中和也来了气,声音越说越大,“我觉得小雨现在这样就很好!画画能让他开心,还有画廊邀请他参展,这就是我教育的成果!你别总想着改变他!”


争吵声在小小的客厅里回荡,苏梅看着固执的丈夫,又看看缩在自己世界里的儿子,只觉得心里又酸又堵——明天要面对的工作挑战或许难,但家里这道关于“放手”与“守护”的坎,似乎更难迈过去。


可无论是诊室里江涛大夫的温柔引导,还是李宗誉对学术的执着琢磨,亦或是苏梅想要推开家门的努力,这些藏在寻常日子里的细碎举动,都像点点微光,悄悄照亮着那些不那么容易的路。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精神罪世界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